Image

北京老城,从“有机更新”到整体保护

Image 2021-05-25

【讲述】

讲述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建筑学家吴良镛之子 吴晨

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城市规划传承有序。改革开放初期,居民居住条件简陋、拥挤,许多四合院里都搭了临时建筑,房屋年久失修,漏雨、积水问题严重。为尽快改善市民生活条件,当时的旧城改造采用了“拆除旧四合院盖楼房”的简单思路,对城市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我父亲吴良镛长期关注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新中国成立后,他和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等一道参加北京城市规划,完成了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等工作。怎样在保留旧宅精神内核和文化肌理的基础上,让居民居住环境更为理想?1984年,父亲首次提出,胡同改造要变“大拆大建”为“有机更新”,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到菊儿胡同等地的改造之中,获得成功。

父亲对我的影响,更多是为人处世之言传身教。从我记事起,他便常于夜晚在灯下埋首画图、勤奋写作。2002年,受欧洲“城市再生”概念启发,我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城市复兴”理念,注重对古建筑的整体保护、积极创造、全面复兴。秉持这一理念,我完成了北京老城总体城市设计,以及大栅栏、什刹海、前门东侧鲜鱼口等的保护复兴规划及设计研究工作。由我主持设计的“北京坊”建筑群将现代时尚感与周边建筑融合为一,成为“网红打卡地”。

城市设计所实现的,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空间变化,更是置身其中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需要沉下心来长期积淀。父亲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寒冷冬日,总是带着学生走街串巷,统计、画图。我从业也已三十年,越发体会到这样的热情:对城市和家园的热爱,是建筑师永远的责任感。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张胜、高建进、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4日 1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