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一次壁画展何以成为网红打卡点?

2021-05-25

活动海报

5月1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以下简称“工笔画院”)主办的“丝路怀古——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历年壁画临摹项目成果展”如期闭展。

“本次展览以文献展形式呈现,着重以古丝绸之路壁画资源为中心,以中外文化艺术互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为导向,旨在建构丝绸之路壁画的新价值和新范式。”工笔画院院长张见表示。

壁画展成网红打卡点

5月11日至17日,展览所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北区)艺术与文献馆成为北京的网红打卡点,游人纷至沓来,通过一幅幅壁画,感受古丝绸之路的灿烂文化和中国工笔画的源远流长。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的场地位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内,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知道的人也少,但是近一个星期来游人如织,甚至成为京城网红打卡地,这说明各界对壁画的兴趣很浓厚。

据了解,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2016年以来工笔画院对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艺术资源进行再发掘和展示的工作成果,参展作品包括研究人员2017年至2020年实地进入新疆、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完成的壁画临摹作品。

《阿艾石窟 药师佛》 100x170cm

中国旅游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展览分为“丝路梵像”“丝路流金”“北国遗珍”三大部分。其中,“丝路梵像”展区作品以临摹新疆龟兹、高昌、于阗、焉耆等18个石窟遗址壁画为主,内容包括帝释天、闻法天人、供养比丘等人物造像、龟兹伎乐等场景以及“释迦牟尼以七茎莲花供养燃灯佛”“慈力王本生”“慕魄太子生埋开口”等佛教故事。“丝路流金”展区主要展示了甘肃的石窟壁画摹作,原画大多来自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展品涉及《张议潮出行图》等世俗题材以及《药师七佛》等宗教题材。其中,摹自莫高窟第3窟的《千手观音》精密繁复,引得众多观众驻足。“北国遗珍”展区主要体现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等地的壁画遗存,包括宗教题材和世俗题材,宗教题材兼及佛教、道教人物造像。其中,河北毗卢寺壁画中的玉皇大帝造像在冕旒处采用“沥粉贴金”工艺,人物胡须勾勒通过粗细线条交替的笔法,兼具体积感与通透性。

《克孜尔石窟171窟 金翅鸟》 110x68cm

据本次展览策展团队介绍,本次展出的作品遵照“现状临摹”原则,力求还原壁画的尺寸、原料、质地与创作过程。展厅中专门辟出一块场地,摆放着实际临摹过程中使用的矿物、泥土、画笔、颜料等,呈现了研究人员就地取材制作泥板、使用与原画相同的矿物颜料进行临摹等细节。工作人员在现场拿起一块贝壳状的展品告诉记者,这是文蛤的化石,将其研磨成粉,可以制成绘制壁画的颜料。

现状临摹意味着,连壁画的破坏与残损也在摹作中予以完整呈现。比如,克孜尔石窟第163窟的立佛摹作,头部一片漆黑,五官难辨。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因为这尊佛像下曾有人生火,导致佛像头部烟熏严重,对此情况,摹作也予以保留。又如,克孜尔石窟第69窟的孺童供养摹作,旁边本有高大的佛像,如今却只留下一些粗硬的刀刻痕迹,那是由于历史原因,佛像被毁,而供养孺童却得以幸存下来。

展览现场

此外,展厅一角还实景还原了石窟壁画临摹的场景。厚厚的土墙边,摆放着桌椅、梯子、水桶以及各种绘制壁画的工具,桌上的壁画摹作刚刚完成,盘中颜料尚未干涸。柔和的灯光从头顶照下来,在昏暗的展厅里形成一方窄窄的亮光,仿佛置身古老的石窟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陈胜前专门坐到画师坐过的椅子上,让同伴为自己拍了一张照片。他感叹道:“这个展览太珍贵了。这些壁画,一般行外人是很难看到的,因为壁画保护对光线有要求,而且游客的触摸、呼出的湿气,都会严重影响壁画的保存,所以很多壁画是不对外开放的。而这些临摹的作品是经过艺术家仔细分析后,用接近甚至一模一样的原料绘制而成,尽可能地呈现了壁画的完整样貌,其本身就是一件件艺术珍品。”

游客郭志飞在榆林窟第25窟的壁画摹作前驻足良久。平时做商务工作的他对壁画很感兴趣,看到豆瓣网上有人推荐壁画展,便专程赶来参观。他说,自己曾去过榆林窟,对第25窟的壁画印象深刻,没想到临摹的作品也这么棒。“对于不能去现场的人来说,这样的临摹展非常值得一看。相比于平面的画册,临摹画展不仅还原了壁画作品,还营造了和石窟一样的氛围,展览本身也是一种推广,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壁画、保护壁画。”

串起艺术的丝绸之路

谈到申报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临摹与推广项目的缘起,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工笔画院名誉院长何家英表示:“中国的绘画,不仅有宋元以后的文人画传统,还有唐宋以前的工笔画传统,特别是留下了大量的壁画遗存。我们申报这个壁画临摹项目,一方面是与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方针相吻合,通过壁画串起一条艺术的丝绸之路;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对壁画的临摹,从壁画当中挖掘更可贵的艺术语言。”

张见表示,在当今知识语境中,“丝绸之路”具有多重语义。它既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又是一个渗透着历史、记忆、交流、融合、冲突的文化空间概念。当下的中国,民族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承载一带一路主要地理空间的丝绸之路被赋予了历史、和平、合作、包容、互信、融合、命运共同体等诸多语意,因此对丝绸之路艺术资源的再发掘,建构其在当代艺术史话语中的“文化互通”价值,将成为形塑当代中国的重要力量。

展览现场

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大量壁画遗存作为重要的实物资料,既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民族变迁、思想观念等文化现象,又是对相关历史文献的一种验证和补充。这些图像资料为人们全面探索丝绸之路的文化艺术提供了新路径,对其作出更深入的资料梳理和学理阐述,有助于回应“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

工笔画院艺术研究部主任于量表示,在很多文字、文献不存的情况下,壁画记录了人类在古丝绸之路上活动的很多信息。在世界艺术史上,壁画是我们美术史的上半部分,早期的壁画结构和工笔画的早期绘画是相通的,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语言,并没有分国度或者时间。

展览现场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截至目前,工笔画院围绕“一带一路”科研规划,已经开展了5年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艺术考察调研、学术研究、临摹梳理等工作。2016年8月,工笔画院与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展开围绕“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的合作。2017年,该院承办了“中国古代壁画摹制技法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培训的40名学员均为国内各大院校、文博、画院等机构的专业人士,在社会及业界都享有较高知名度。2018年7月,“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临摹及推广项目”在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启动,参与者实地进入9个石窟寺,完成了对相关壁画的考察与临摹。2019年至2020年,该院对新疆吐鲁番、和田、焉耆和甘肃敦煌等地的壁画遗迹进行了整理性临摹。

“通过组织人才进行壁画的临摹和梳理,我们希望达到两个目的。”张见表示,其一是促进工笔画院的工笔画创作,其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梳理,串联起古丝绸之路上所有壁画的重要节点,打破以时间为序研究美术史和艺术演变的观念,以古丝绸之路为刻度,挖掘古代艺术形式、艺术审美以及多元文化交融互鉴下的艺术发展规律,建构其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文化互通价值,以实现壁画艺术在丝绸之路上跨越时空的文化互动。

《玛扎伯哈石窟1窟 鹿野苑初转法轮》130x80cm

时值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本次展出的151件壁画摹作将全部捐赠给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结束后,不少专家、学者、同行纷纷为工笔画院出谋划策。美术馆等机构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提出邀请,希望能进行巡展;有的专家还代为联系国外的展出机构,希望能和国外的壁画展进行交换展览。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临摹壁画展。将丝绸之路上的壁画一块一块地临摹下来,一方面,有助于深处都市的艺术家、学生等从中获取营养;另一方面,如果有机会到国外进行展出,会比单纯的画册等更直观、更真实,有助于我们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刘旭光说。

在残破中感受它的美

一直以来,壁画保护都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壁画、了解壁画;另一方面,又要给它最佳的保护,防止其因保护不力而受到破坏。在工笔画院的艺术家们看来,壁画临摹既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又对壁画原件起到保护作用。

于量介绍,壁画临摹分为现状临摹、整理临摹、复原临摹等多种方式,工笔画院此次更多采用的是现状临摹。“作为一个艺术机构,我们的临摹和文博系统的临摹角度不同,文博系统更多的是从文物保护、修复的角度出发,而我们更多的是从绘画的传承出发,从视觉出发。”

《库木吐喇21窟 天人》80x120cm

张见认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折射出中国早期工笔画的源流,其造型、构图、色彩以及历经沧桑的风骨,无不对当今工笔画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相比于张大千等前辈的壁画临摹,我们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拥有更开阔的视野,用中西方壁画比较的方式进行临摹,具有当代的价值。我们相信,临摹本身也是艺术,它不仅保留着临摹者的天然情感与主体意识,也体现着临摹者的艺术修为与思想温度。”

工笔画院专职画家、本次项目的参与者王菽一介绍,壁画临摹大致分为3个步骤,一是进行遗址的田野考察,二是参考这一地区的考古报告,三是壁画绘制。“所有这些步骤,对我们今后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田野考察是壁画临摹的第一步。王菽一说,她印象最深的是在新疆和田临摹壁画。和田壁画遗址主要集中在达玛沟和丹丹乌里克,其中,达玛沟位于沙漠边缘,有公路能到,而丹丹乌里克地处沙漠腹地,以前据说骑骆驼需要3天,他们去的时候,30公里的石子路开车走了3个小时,然后还步行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莫高窟220窟 药师七佛》540x396cm

“先田野考察,再去看壁画,那种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王菽一说,在查阅丹丹乌里克遗址壁画的资料时,她发现上面有好多小点,当时很纳闷,为什么同样是在和田地区,丹丹乌里克和达玛沟的壁画差距那么大?后来到了现场才知道,丹丹乌里克地处沙漠腹地,那些壁画在风沙中保留了千年,之前看到的小点,都是风沙留下的痕迹。“不经过田野的考察和实践,很难真正理解壁画。经过田野考察、实地探访,再去观看壁画、查阅史料,看壁画的造像内容,才能真正理解这张壁画的意义。所以我们的临摹不是进行表面性质的复制,而是要学术性、研究性地去临摹。”

从2017年到2020年,艺术家韩茂远全程参与了丝绸之路壁画临摹工作。他说:“通过临摹这些壁画,我了解了工笔画的演变过程,从龟兹的西域画风,到毗卢寺的明代中原画风,整个演变过程在我脑子里更清晰了。”

作者:李凤

原题:《摹千年丝路 促文化互通——“丝路怀古——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历年壁画临摹项目成果展”侧记》

编辑:王莹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