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重新认识成都国宝系列丨她穿着汉服讲解,武侯祠“三绝碑”有哪三绝

Image 2021-05-17

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又将来临。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目前,成都市共有博物馆16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50家、非国有博物馆110家,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均是全国城市第一,堪称“中国博物馆之城”。在最近的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成都市有8家博物馆分别获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至此,成都的国家级博物馆数量达到20家(一级6家、二级7家、三级7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有10家。

日前,红星新闻文化频道特别推出“重新认识成都国宝”系列报道。为此,红星新闻记者深入成都各大博物馆,采访了年轻一代的讲解员,通过她们生动活泼的讲解,带你探索这座神奇的中国博物馆之城,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镇馆之宝”。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被称为“三绝碑”的唐碑是镇馆之宝,每天都有来自全国的游客到此一睹它的真容。今天,将会有一位身穿汉服的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三绝碑”到底有哪三绝。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讲解员马媛媛讲解唐碑

“三绝碑”具体有哪三绝?

成都武侯祠是中国现存唯一君臣合祀祠庙,也是最负盛名的刘备、诸葛亮以及蜀汉英雄的纪念地。唐碑是武侯祠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家一级文物,被称为“三绝碑”。具体有哪三绝?我们一起来探寻。

其实,全国范围内的“三绝碑”总共不下10处,各具特色。位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三绝碑唐很有意思。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领27个僚属到武侯祠拜谒,武元衡是谁呢?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来到这里,他发现一个问题——“碑表未立”,没有表明诸葛亮身份的碑刻。所以就让节度府名为裴度的人,撰文立碑,缅怀蜀汉遗德,以此激励后世。

游客参观武侯祠博物馆唐碑

裴度是后来著名的宰相,有非常高的文学素养,所以他在文章中,首先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倾慕赞扬之情,顺便称颂了诸葛亮的文治武功,在文章开头他说道,“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裴度广泛深读了前代史书,收集前贤先哲,有的人具备臣子对待君王的气节,但是却没有开创国家的才能;有的人深得立身处世之道,却没有管理民众的才能。谁能兼备这四种才能呢?只有诸葛亮一人。所以啊,其写文之人,文笔为一绝。

裴度完成文章后,由书法家柳公绰来书写,柳公绰是唐朝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柳公权自创了柳体,在整个书法界堪称是楷模式的人物。哥哥柳公绰的名气虽然没有弟弟大,但是我们看其字体也是行如流水,而且非常端正,所以在书法上,我们称之为一绝。

在碑文的左下角有五个字“镌字人鲁建”鲁建是当时著名的刻工,他的镌刻相当精湛,我们推测,他可能也是会书法之人,才能够把握书法的精髓。

因此,整块唐碑从文章本身、书法到镌刻都相当精彩,被后人称为“三绝碑”。这是四川迄今为止保存很好的唐代碑刻之一,上世纪90年代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这通碑刻不仅在现代被当作宝贝,在古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被它折服,但是他们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非得把自己的感想留在上面,类似于现代的“到此一游”。因此我们可以在旁边看到一些小字以及题跋。在唐碑的背后,文字风化得厉害,其内容主要记录了武元衡率领的27个僚属姓名以及官位。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博物馆热”是“文化自信”的直观表达

穿着武侯祠文创服饰的马媛媛已经当了5年的讲解员,她的讲解活泼、生动,与游客的互动丰富,她不愿意在讲解中拘泥于形式,更多地用直白的话语以及恰当的形容,让游客能够直接了解文物所饱含的深层意义,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酷爱旅游的马媛媛,每到一个城市都会首先走进那里的博物馆,她认为这是最快了解一座城市文化发展脉络的方式,“我从小就爱阅读有关历史、文化、艺术的书籍,来到博物馆当一名讲解员,不仅能随时触碰到我喜欢的三国文化,也能分享给喜欢它的人。”马媛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别看她如今对讲解游刃有余,第一次带游客时,虽然只有3人,但马媛媛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紧张到只想到把所有学习的内容,全部讲出来,包括馆内的树木、建筑,让本来只有1个小时的讲解时间,延长了半个小时,“我发现这样的讲解方式有点冗长,游客体验感并不会很好,需要因人而异。”马媛媛说,在后来通过馆内培训和自我充电后,她才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讲解风格。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讲解员马媛媛

最为最新一代的讲解员,马媛媛觉得90后很“快”,无论是时代的发展还是吸收新知识的速度,她都反应迅速,并愿意将其融入到讲解中,带给游客更加轻松的体验感。她认为,把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通过新时代的表达传递给每天来往于武侯祠的游客,是她肩负的责任。

“成都是极具浓厚文化底蕴的现代都市。一个城市的发展和传承,与文化的载体密不可分。”谈及如今的“博物馆热”,马媛媛认为,这正是我们对于“文化自信”的直观表达,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具有的深厚意义被大众接纳、认可的表现。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摄影记者 谢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