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岐黄有术、本草无疆。”《典籍里的中国》开启中华传统医学探索之旅

Image 2021-05-15

5月2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终于在广大粉丝的热盼中,迎来了第四期《本草纲目》。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精神,让节目再次迸发触动心灵的力量。

看罢本期节目,笔者不禁感慨:《典籍里的中国》又何尝不是一档“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文化节目呢?

而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也是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一种形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所指出,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倍速”流行的时代,《典籍里的中国》逆喧嚣而行,点亮阅读之灯,翻开厚重典籍,为我们拨开历史厚重的云烟,带我们徜徉于文化宽广的河流,令人在一眼千年的心灵回望中,感受到久违的从容与纯粹,找回本以为失去了的“慢”下来的能力!

近三个月时间,仅更新了四期。作为一档罕见的“月播综艺”,《典籍里的中国》“慢”出了一道“我若盛开,清风自来”的荧屏景观——在耐心等待的日子里,许多热心观众将往期节目反复温习,并购来原版书籍品读,他们甚至逐步习惯了如此轻缓的更新频率,因为有足够的留白让他们去咀嚼、消化和吸收,在经典的天地尽享文化的快意。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境外媒体也关注到了这档被誉为“封神之作”的节目。《香港文汇报》海外版肯定节目以《本草纲目》为切口,聚焦中华医学典籍,正是希望发挥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增进大众对中华传统医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法国欧洲华语广播电台评价节目让观众感受到李时珍不畏万难、逆流而上的决心,开启了一场极其震撼的心灵之旅;美国《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称:“自3月上传至YouTube以来,《典籍里的中国》已被观看2.5亿次,豆瓣评分为9。”

看节目≠读典籍

但总得有人牵你走进“历史的图书馆”

今天,伴随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高度崛起,大众对“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深层问题有着日益旺盛的求知欲。

人人皆知,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历史的图书馆”,但真要一个人去翻阅那些距离我们有些遥远的典籍,大家往往因为受限于时代背景和语言理解的鸿沟,望而却步。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发起的全新文化探索,其初衷就是当好“领读人”和“伴读者”,让大众了解典籍、亲近典籍。

节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保驾护航下,在各界权威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下,在制作团队的呕心沥血下,先帮观众把典籍“读薄”,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激发观众的兴趣之后,再由观众自己“读厚”。具体到选题上,节目颇有章法地从不同领域选取出兼具文化厚度、思想深度和精神力度的鸿篇巨著,让观众每打开一部典籍,就打开华夏文明的一个切面。

在已被节目识读过的四部典籍中,《尚书》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天工开物》是“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史记》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开创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这四部典籍,各有侧重地从政治、哲学、文学、历史、农业、技术、医学等诸多角度探究中华文明的精髓,生动阐释了民本思想、农本思想、实录精神、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等深远影响后世的理念,为观众持续丰富着一部“中华典籍导读手册”。

第四期《本草纲目》播出之后,#爆米花做法竟出现在本草纲目中#登上热搜,这个鲜为人知的细节迅速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李时珍的扮演者王劲松老师也亲自打call:“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在中国大地上被传递了四百多年!”有一位网友留言道:“低头看了一眼怀里的爆米花,香哭了!”

本期节目还告诉大家,三七也是由李时珍首次写入本草书中的,我们今天使用的专治跌打损伤的“云南白药”正是以三七作为主原料制成……四百多年前,李时珍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修利民之书,惠后世百姓。当你看完这期《典籍里的中国》,便不会只将《本草纲目》视作束之高阁的历史文献,或是专属于医学生的案头经典,它明明就活在我们寻常的日子里,一种想要翻阅它的亲近感油然而生。

实话实说,节目中的典籍都是难啃的大部头。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学者为之皓首穷经,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在有限时长里极尽“浓缩”之能事的《典籍里的中国》,终究无法取代阅读本身,但它至少可以牵着观众走进“历史的图书馆”,时常驻足,偶尔沉迷,总有收获。

打开历史胸襟

以包容和发展的眼光“传千年之经义”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

《典籍里的中国》最为可贵的,就是这种胸襟广博的大历史观。每期节目都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代入视角出发,在纵横上下五千年的时空叙事中,求问古圣先贤,踏访历代山河,通过共读一本典籍,让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话。

典籍虽是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的厚重载体,但不可否认,它们多少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典籍里的中国》制作团队通过大量通读、比照和论证的前期工作,重点提取和当下大众最为相关、最有共鸣、最易感知的精华思想,同时努力帮助观众用包容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典籍的价值,借由不同视角的融合,让大众获得对典籍更为立体的认识。

以第二期《天工开物》和第四期《本草纲目》为例,这两部巨著都是明代科学成就的代表:前者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蕴含了中国古人“开物成务”的技术观;后者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于一体,记录了中华民族运用和开发物质的历史,向世界诠释了东方生命科学的智慧。

一直以来,大众对于明朝中后期起到近代中国的科技落后,存在各种各样的讨论,持全盘否定态度的大有人在,说它是“文化之痛”毫不为过,这种悲观的情绪甚至深远影响着今天。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融合故事性和知识性的客观讲述,让许多观众真切感受到:中国古代的科技创造远不止“四大发明”,即便在明朝中后期,中国的传统科技依然走在世界前列,求真务实、格物致知的精神,心系苍生、造福于民的情怀,从未断流。

在《本草纲目》当期,节目由专家补充解释了“为什么要把《本草纲目》编这么大”,因为李时珍认为,不能因为自己的学识和时代限制而对一些药物资料大肆地删减,故“不厌详悉”;同时,李时珍立言破惑,会对前人记录的错误、封建迷信等发表观点,这就是书中随处可见的“时珍曰”;此外,节目还传递了“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天下共修,世代永新”的发展理念,正是秉持着这种不断开拓创新的理念,一代代医者不断地解决新的时代难题,国家才会提出要保护典籍,用好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修撰《中华医藏》,为后世医学奠定重要基础。

品读经典,首先要站在典籍及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去理解它的高度和亮度,而后在一个庞大的时空参照系中,去感受它的意义和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将人文视角延伸到全世界,并告诉观众: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多次引用《本草纲目》,并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1953年,李时珍的画像被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新落成的校舍大礼堂的走廊里,和李时珍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等世界著名科学家;在201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一并被收录,这也是仅有的两部中国医学典籍。

经典并非万能和终极,各有局限与缺失。

于我们而言,对经典最好的致敬和学习,就是在汲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展开创新和超越。相比起传统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科技自信”上的努力破题尤为令人感动——在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今天,它竭尽所能地从文化宝库中挖掘“中国传统科学精神”这笔丰厚的财富,从中获取继往开来的力量和勇气,这几乎可以代表对本国历史温情与敬意的最美表达。

浓烈的英雄主义人文气息

赋经典阅读以温度和渴望

作为一档面向大众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融合戏剧、影视和综艺,将厚重的典籍文本转化为轻盈的视听语言,让观众随着酣畅淋漓的表演,感受祖先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筚路蓝缕创造文明、薪火相传的过程。

时空穿越的精妙形式,赋予了有限的舞台空间以无垠的想象天地。

节目如乘一叶扁舟,在时光之河里逆流顺流,看历史在天空中云卷云舒,望文化在山川间蜿蜒向前。每逢“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着古圣先贤来到现在亲见今天的一切,先贤们的一望、一握、一哭、一笑,总能直击心扉。他们泪流满面,观众同样无法自已,因为在那些瞬间,古与今拥有了同一种脉搏、呼吸和心跳。

一位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在知乎中如此评价《典籍里的中国》:“非常感激它以这样的形式把典籍带到大家的面前,我知道很多人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都会为数千年间古人保留传统文献的这种坚守而感动,也会为中华文明传承有序而感到自豪。这种感动和自豪,应该属于现在依然日常使用、阅读汉字的每一个人。”

当然,更余味悠长的,是每期节目传递出的精神主题。从《尚书》里伏生“《书》的文字不易懂,所以要讲,所以我讲了一辈子”的守护,《天工开物》里宋应星“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的旷达,到《史记》中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执著,再到《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坚韧……人的命运、人的情感和人的精神,汇聚起这档节目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波”。

第四期节目中,“李时珍”承受着父亲离世的悲痛,肩负重任修著《本草纲目》,一段长跪磕头、飙泪送父的画面,仿佛把时光拉回到了四百多年前。诸如此类震撼人心的沉浸体验,为理性的阅读,增加了几分感性的英雄主义人文气息。

林语堂先生曾说:“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他可以拿一本《离骚》或奥玛开俨的作品,牵着他的爱人的手到河边去读。如果天上有可爱的白云,那么,让他们读白云而忘掉书本吧,或同时读书本和白云吧”。

是的,基于内心渴望的阅读,才是真正幸福的,才是对心灵与精神发起的心甘情愿的崇高磨砺。又或许,只有当内心的感性之花火与脑中的理性之光芒相结合,才能助我们真正点亮那盏品读经典的灯。

乐见其成的是,《典籍里的中国》正点亮越来越多的“阅读灯”,人们纷纷走过来,在历史的书柜前流连忘返,在典籍的世界里热泪盈眶。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