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吴桥民俗——《村落文化》

2021-05-1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吴桥县历史久远,作为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小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吴桥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为繁衍生息、生存发展、追求幸福、祈求平安,按照自己的心愿,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吴桥民俗文化的形成比较复杂,既有本土民俗遗留,也有外来民俗文化的融合。吴桥位于山东省西北与河北省东南边缘,在建制沿革上,从属于兖州、冀州之间交换更迭,兼收齐鲁和燕赵文化,所形成的一些民间风俗习惯、禁忌、信仰、传说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吴桥人的民俗生活中,加速了吴桥地方民俗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历史上,吴桥出现了多次比较大的外来移民潮,特别是明朝初年,中原地区经历了战乱动荡后,山东即墨、山西洪洞等地大量移民吴桥,兼有德州卫的设立,在实行军屯和民屯的过程中,许多外籍人员在吴桥安家,每次的移民,都势必会带来民俗文化的融合。

悠久的历史给吴桥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非常丰富厚重的文化遗存,在民间长期有口耳相传的诗歌、故事、传说、歌谣、谚语,有传统的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间表演艺术,有吴桥人民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有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和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有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等,这些项目代表了吴桥县民俗文化资源的全貌,集中体现了吴桥民俗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多项传承技艺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吴桥的民俗文化在吴桥境内扎根繁衍、流传,形成了独具吴桥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在人民群众中影响较大,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最典型、最有影响、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就是吴桥杂技,1957年县内出土的距今1500多年的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墓葬杂技壁画,足以证明杂技历史之久远。建国后,吴桥向全国各地输送了1000多名杂技人才,杂技界有“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吴桥杂技有10个门类近1000种杂技节目,杂技文物史料5000余件。建国前,吴桥就有千余艺人游走世界,达50多个国家。吴桥民俗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如自古以来,吴桥是典型的农业耕作区,一直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小农经济的制约、地缘关系的因素以及儒家伦理观念的盛行,使这一区域的民风一向以节俭、质朴为其特色,同时形成的传统的孝道文化、崇文尚礼、尊师重长等,都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吴桥人的民俗生活中,进而形成了一些带有孔孟思想的风俗、禁忌和信仰。多彩的民俗文化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魅力,反映了吴桥民间富有特色的民俗事象,也反映出当地人的精神、信仰、情感愿望、人生追求。

吴桥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近年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传承和保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民俗项目,在政策层面上还存在不少空白,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保护、管理、利用的工作秩序。整体非遗项目的开发策划欠缺,缺乏优势互补、时空连接、布局呼应,均未能形成声势和规模。随着农村城市化的逐步转型与思想观念的进步,传统生活方式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传统的民间礼仪习俗也正在逐步被淡化和韶华,而且也越来越流于形式。如:婚嫁、生日寿庆,丧葬等传统的习俗正在被改变,当然这是一种文明和进步,但传统的方式也正在离我们远去。所有这些,都使原本承载了丰富内涵、庄严隆重的民间礼俗变得越来越空洞。过去吴桥的岁时节令,十分丰富而多彩,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现在已经比以前大大地简化了,甚至一些习俗悄然消失,一些节令的过法也是流于形式的多,如端午节,现在简化成为以吃粽子为主了,某种食物成为了某个节令的专门符号或全部内容,吴桥传统的节日风俗已随着现代化的步伐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淡化。随着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的逐步推进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在起着根本的变化。其它诸如商贸习俗、民间信仰、民间音乐、美术等门类的非遗项目资源状况也不甚理想,长此以往,则不可避免会有更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淡出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如此热衷地谈论民俗,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于迅即失去的乡土人情不能不心存几分留恋,村落和田园逐渐远远退去,人们只好依靠记忆来重温往日的风景和那些牵肠挂肚的故事。为什么有人常说春节年味儿淡了,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民俗传统被关注,正反映出人们对于这一淡漠趋势的焦虑。

面对民间传统文化面临流失和断层的现象,必须加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活着的民俗活动是民间文化传承的根本,保护好这片土壤,才会不断长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绿树红花。如果有了这一点,各种乡土艺术、民间信仰等,都会融汇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物质和精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民俗抢救和保护运动逐渐兴起。希望通过这个小册子,能为吴桥民俗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这里面有本人近些年整理的部分文稿,并选取了《吴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桥县志》、《吴桥县文史资料》等书籍内容。同时,借鉴了杨长友、姜景元、刘恩和、杨双印、侯锦翠等吴桥民俗爱好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在此深表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回民风俗、老艺人名录、文革民俗等暂没有收集其中。吴桥民俗丰富多彩,仅凭这个小册子难免挂一漏万,这只能是吴桥民俗的一个侧影,权作抛砖引玉,希望广大读者能通过只鳞片甲,窥一斑而见全豹,看到吴桥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把吴桥民俗文化研究下去。

清康熙版《吴桥县志》载:“陶唐时治水分九州,邑当兖州之分”。在奴隶社会时期,黄河流域分九州,吴桥属兖州。吴桥存在村落的历史可追溯到奴 隶社会,而到了周王朝时,吴桥乡村组织已具规模。两汉时,乡村中除设立乡 吏,如啬夫负责乡村的讼事和收税,游缴掌治安等,还由乡村中选出年高德 劭、经验丰富的三老来掌管地方教化。到了隋朝,乡村中以五邻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建立了严密的乡村组织。唐代又重新组织乡村,以百户为里, 五里为乡,从此里制成为乡村组织的主要形态。北宋时,设立了保甲制,并推行乡约法,以提倡伦理道德、推广地方教育、促进社会交流及民间的经济合作。吴桥乡村组织的设立,最初都是为了征收赋役,后来负有劝农、教化和维持治安等任务。光绪年间,吴桥有村落571个,目前有行政村473个。吴桥自然村绝大部分是聚落型,即全村以户为单位,集中居住。有些村落以几户或十几户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居住点,但彼此相距并不远。吴桥村落多在本村土地中心营建,旧时多以土坯房为主,是典型的北方平原村落。

一、村落的人口构成

吴桥居民多从事农业劳动,也有一些从事围绕农业及日常生活的手工业及商业。从村民姓氏来划分,可分为三类,即单姓村、杂姓村和移民村。

单姓村:这类村落在很长时期里都是一个家族构成的。间或有移民,但为数极少,这些人被称为外姓人,他们多半与村中某户有亲戚关系,迁入后在村边建房,外姓人一般很难在村政广有发言权。

杂姓村:由几个家族共同居住而构成村落,这些村往往是由单姓村演变而来。一是移民定居后迅速繁衍,形成人丁兴旺的大姓;二是联姻,举族迁入此村。

移民村:吴桥明代时期一是从山东即墨和山西洪洞移民,如吴桥双井王庄,明正德年间,王氏由山东即墨县迁此定居,取村名王家庄。而后在村内打了两眼井,相距仅三尺,一甜一苦,故改称双井王庄。一是因明初德州设卫,开始屯田。屯垦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即派驻军队到抛荒严重的地方,一方面驻防,一方面垦种耕地。民屯,既有招抚流移、官给牛种、收获官民分成,也有强迫把外省老百姓遣送到人户荒凉之地垦荒屯田。吴桥县域内形成大第九、小第九、大第八、小第八、第四屯、第五屯、第六屯、罗屯村等村落。移民与本地人之间并无绝对界线,定居若干代后,差异变得极其微小。

二、村落命名

村名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吴桥行政村建村的文化特色,不论是就历史传说,还是按照姓氏、地理地形、方位划分,都鲜明地体现了吴桥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文化内涵,并深刻地说明了吴桥境内的某些时代特征,形象地展现了吴桥的文化地理面貌,这也正是这些古老地名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的原因所在。

1、以街和关命名:如一街、二街、三街和东关、西关、南关等。

2、以楼、阁命名:如丁家门楼、杨家楼、王家楼、千佛阁、姜家阁、范家阁等。

3、以寺、庙、庵命名:如彭家寺、祁家寺、石佛寺、双庙卢、双庙王、三庙陈、马家庵、牟家庵、卜家庵、董家庵等。

4、以店、铺命名:如双刘店、单家店、新镇店、楼子铺、大王铺、沟店铺等。

5、以场、寨、屯命名:如新场、莫家场、王家场、罗屯、范屯、牛屯等。

6、以数字命名:如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第九。

7、以职务命名:如杨文正、马司城、杨校尉、李百户、王库吏、马库吏、李尚学、于仲举、葛帛司、王指挥、张计鲁等。

8、以距离命名:如三里辛、三里陈、三里井、八里韩、五里杨等。

9、以桥、洼、坊、塔命名:如杨家桥、庞家桥、韩家洼、孟家洼、王家坊、刘家坊、梁家塔等。

10、以地理位置或地形命名:如湾西王、城西梁、柏树郭、双井王、官道姜、树头孙、无名树、沙窝李、何家堤、李古台等。

11、以职业命名:姓在后的有扁担刘、杏园高、麻线张、簸箩齐、镜子郭、油坊王、芝麻王、丝瓜张、香坊王、簸萁刘、盐驼刘、漏子王;姓在前有徐羊皮、孙筐头、刘葡萄、孙连粉、马铁锅、于皮袄、周家窑。

12、以集、圈命名:如张集、梁集、于集、胡家圈、马家圈等。

13、以纪念意义命名:如迁民屯、和平李、新场等。

14、以姓氏命名:如邓庄、焦庄、林庄、宋庄、郜庄等,这类村庄最多。

吴桥部分村名与历史建筑的关联最具有历史特色,兹举数例:

如今于集梁塔村,曾有普照寺一座,元至正明宏治年间重修,碑额曰铁佛 宝塔。世传佛为舍利,座下有井,常见光彩照人。康熙二年梁君位、乾隆二十年梁君、二十九年梁进元、梁从德、梁毓琯、六十年梁恭运、嘉庆九年梁日等重修。因普照寺累年香火不断,梁家庄就改名为梁家塔村。在城东南十里有古刹崇庆寺一座,创建莫考。层楼曲槛,画栋雕瓦,雅壮观瞻,寺稨鉴小龛,龛供一佛,龛佛行计,每身长二尺许,装塑工巧,旁设禅堂,客舍亦皆清洁幽静,名其地曰千佛阁。这就是现在吴桥铁城镇千佛阁村的来历。天台寺在城北徐王庄,俗呼牟家庵,前钤阁中正殿皆三重,极壮丽。供祀关圣大士。围列僧院十二,则像多不轻,而装塑极工,后起万松林,西北起浮图三级,为邑中寺庙之最,创修莫考。现在,虽然天台寺尽圯,但牟家庵的称呼却保留下来,成为梁集镇的一个行政村的村名。三教堂村在安陵镇,历史上曾有著名的三教堂。杨家寺乡霸王庙庄历史上曾有霸王庙一座。清朝吴桥有重要大桥张大路桥,在县城西北二十五里宣惠河上,前后中三桥,上村之东,俗呼为桥上桥。形成现在前桥、中桥、后桥的村名称呼。甚至吴桥的称呼也与一座桥有关,“吴家桥旧志在县城南大河南岸,距城三里,桥畔有甘泉,俗传为吴桥故址。”清朝时期圣母庙在现在大马家庵村,李传芳曾撰记名其“圆通庵”,邑庠刘芳烈重修,马家庵的由来直接缘于圆通庵古庙的建立。历史建筑中也有与现在村名不一致的情况,如石佛寺曾建造在今天安陵镇万粮侯庄,但今天石佛寺村属于曹洼的一个行政村,南、北大悟寺曾建于城北张家庄,现在大悟寺和张家圈毫无关系,成为一个行政村了。

三、村落构造

典型的吴桥村落都具有以下内容:

1、居住用建筑:包括住房及院落。

2、公用建筑:祠堂、仓库、学校、村办公室、卫生所、以及娱乐性建筑。

3、宗教迷信建筑:如奶奶庙、土地庙、八蜡庙、关帝庙等。

4、商业建筑:如供销社、饭馆、茶馆、作坊等,但小村庄很少。

5、水井:一般村落有一眼或五六眼水井不等。

6、打麦场:以前吴桥大部分村庄均有,一般将土推平夯实。

7、道路:村落中的道路纵横交错,较为便利。

8、墓地:多在村外,有的村有集中墓地,但多数没有,基本上以户为单位,或以家族为单位。

9、集市:一般选择大的村庄立集。如桑园、双店大集是五十,城关、后郭一六,曹洼、范屯、仓上二七,沟店铺、梁集三八,于集四九。

四、村落功能

村落是社会基层的基本政治单位,因而就承担着对社会的义务与权力。虽然传统上生产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但村政仍有着巨大的作用,在组织生产、兴修水利、平治道路、维护治安、实施教育、保障卫生以及抗御灾荒等方面,必须由村政权来完成。村政的范围及功能一般有:

1、及时向上报告本村发生的各种异常之事,诸如水灾、雹灾、霜灾、蝗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失盗、杀人、传染病、秋后收成等。

2、改进村制,如召开村民大会,商议村中大事,制定村规禁约,调解纠纷等。

3、维护公共利益,如兴修水利、组织灌溉,经营公共磨坊等。

4、救恤贫弱。除了灾年要设法组织村民共度难关外,平时也需要对孤寡老人及特别贫困者进行赈济。许多村都设有义仓,秋收后每户按比例交给村里一定数量的粮食,如遇荒年或每年青黄不接时,由村政权借给那些缺粮户。

5、管理村财政,并协助征税征役。

村民的互助性也是村落的一大特色。一家有事,全村帮助。比如盖房,只要自己准备好所需材料,村民们都会来帮忙。村民的日常交往。一般讲,村民的日常交往频繁,成年男子多在田间地头,或晚上在村中公共场所内,谈论的话题多半是与农活、致富或奇闻秩事有关。老年人则更多的是谈古,本村的历史及周围的许多传说故事,大多是依靠这些老人们才流传下来。妇女们则利用洗衣或做针线活儿的机会在一起评说本村各家家长里短,交流女工技艺。

村内发生纠纷,也往往是由村里辈份高、年龄长、且深孚重望的人出面充当调解人,而调解又往往是一种教育过程,常常是以村民公认的大道理来训斥发生纠纷的双方,调解是否成功倒并不一定取决于处理的是否绝对公允,更多的是看调解人的威信。

村民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婚丧大事,凡遇这类事情,往往是全村出动,当事人有义务挨门挨户去通知,被通知者也有义务参加,不通知或不参加,便被看作失礼。有时,当事人在村中素无德行,遭村民非议,也就会出现请不动、无人去的局面。这些人在别人办事时,也得不到通知或邀请。所以婚丧大事,当事人最担心的不是来人多,吃喝花销大,因为这可以从收礼上得到补偿,而担心来人少,尤其是村中威望高的人不来,这会感到失面子。

村民们彼此交往,对村中每个人的秉性都了如指掌,在交谈中便创造了一系列丰富的民间俗语。乡村间的日常谈话,有很多都十分下流,尤其争吵,多以辱骂对方生殖功能为能事,但这种语言并不意味着乡村在男女交往中禁忌比城市少。在吴桥人们心目中的传统的男女关系仍然十分保守,甚至离婚被看成是丢人的事。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各乡镇都开展了创建文明村的活动,许多村庄都制定了新的乡规民约。条文中除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等内容外,大都继承了传统村规中可取的方面,如禁赌博、禁偷盗、禁酗酒、禁斗殴等,又加入了新的规矩,如改革婚丧礼仪、反对铺张浪费等,使流行了几百代的村规习俗,获得了新的生命。

五、风化

在有关吴桥的史书典籍中,有许多关于民风的记载。如旧《县志》中写有:“土厚俗朴,其为士者,质于衣冠,言语风气敦古,故民寿,多百岁之人”,吴桥人的人文特质体现在憨厚老实、明礼重德、喜文崇俭,能吃苦耐劳,故民风清淳,俗尚质朴。

吴桥因其民风质朴,故人心多豁达,老人们总是每每劝导后辈人勤劳务实,以一技之长,双手之力,事正当之业,谋正常之生活,而不应投机取巧,尤恶哄骗欺诈;因重名务实,因之好诗文,讲礼仪之风素盛,故而学子多,名人众,出现范景文、王作肃、李天经、李懿、刘恩溥等名流。因尚勇鄙非,故吴桥人多恪守忠信,深明大义,崇尚“人无信不立”、“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之信条。吴桥人素喜耕重农,故民风俗尚乡土气息极为浓郁,吴桥人很早就有植桑种棉的优良传统。乡间民俗活动更是异彩纷呈,在历代《北吴歌》中都有体现,也集中反映了吴桥人乐于躬耕的浪漫、朴实情怀。在日常生活方面,吴桥人素重以礼相见,礼貌待人。老人们总是经常用“礼多人不怪,无礼路难行”等俗语,教导后人务要通情识礼。在平日与人举止言谈时,讲究慢声细语,温文尔雅。因吴桥人素好交朋结友。朋友间相处,最重以信相守,以诚相待。在邻里之间,坊间流传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话是“远亲不如近邻”,故吴桥人邻里间相处,通常相互关照,遇事能解则解,能帮则帮。旧时,吴桥民间信仰佛教的人甚多,普遍重积善积德,故而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之风久盛。

文章摘自刘晓的《吴桥民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