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春去夏来,读读蒋捷这首《一剪梅》,看淡流年,不负韶华

2021-05-13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季节就这样静静地老去。

红尘的光影里,荡漾着谁的往事?季节的回廊里,又流转着谁的柔情?

四季轮回里,风尘浸染了年华,雨水模糊了岁月。

红尘滚滚思不尽,往事悠悠忆当年。

想起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首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不居,季节如流,春去夏来,花开花落,荒了流年,碎了旧梦。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很久以前便读过“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时只觉很美,长大后才突然读懂这首词背后的忧伤。

作者蒋捷是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和张炎、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他出生宜兴大族,咸淳年间高中进士,可惜的是没过几年,宋朝便走向灭亡。

虽满身才华抱负,但他并不愿意屈从于元人的统治,而是选择浪迹天涯。

他的很多词作都表现了深切的家国之痛、羁旅之愁,这一点和大多数南宋末年的词人一样。但是难得的是他的词风,并不是一味的低沉暗淡的,也不会给人压抑的感觉。

就像这首《一剪梅》,虽然主题是“春愁”,但是词人却描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样绚丽多姿的画面,给人以美的感受。

词的上半阕开头一句“一片春愁待酒浇”,直抒胸臆,写出了词人心中愁之绵长深沉。

这一句不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也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词人到底为何而愁呢?

接着的两句“江上舟摇,楼上帘招”,描绘了江上行船的动态图景,暗合“舟过吴江”的标题。

“摇”不仅写出了船在江面上逐浪而行的状态,也是词人天涯漂泊,江湖流浪的真实写照。

而“招”字描写了江岸上酒楼的旗子迎风飘扬的场景,很符合江南水乡的特点,同时又呼应了开头的以酒浇愁。

“秋娘渡与泰娘桥”,这是两处以唐朝歌女命名的地点,词人特意拈出这两个与风月相关的地名,为后文思念闺中人埋下了伏笔。

结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是环境描写,词人羁旅天涯,本就愁苦难当,又遇上这种风雨交加的天气,连用两个“又”字,又以叠词修饰,无形中便加深了这一愁苦烦闷之情。

再来看下半阕,换头一句,“何日归家洗客袍”,词人以问句的形式道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旅途的厌倦,以及对家的思念。

接着两句“银字笙调,心字香烧”,都是他想象中归家的画面。

又是调笙又是焚香,何等高雅,又何等温馨,与他此时在海上漂泊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他的羁旅之愁,思归之切。

最后结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是词人“春愁”的第二层,表达的是对年华易逝的无奈。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全词最精华的部分,词人将原本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光附着在樱桃和芭蕉这两个意象上,揭示了春去夏来的时令变化。

同时这绚烂明丽的意象,一定程度上也冲淡了词人思归伤逝的愁情,这才是最令人叫绝之处。

全词来看,作者以“春愁”为线索展开描写,层层铺垫,步步渲染,在他的愁情达到顶端时,又以明丽的画面作结,创造出了一种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令人回味无穷。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人生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旅行,一路走来,是轮回的霜风雪雨,路过的风景,转身即忘;遇见的人,天涯流散;写过的故事,散作云烟。

洗去季节的风霜,卸下时光的尘埃,坦然面对季节流转,光阴如梭。

踏遍山河,走过四季,看淡流年,不负韶华,如此便好。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