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青年,为什么“爬也爬到延安去”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这是1937年10月上海沦陷后,一批上海爱国青年,为了抗日救亡,辗转13个月,艰难跋涉一万多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时的真实写照。
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为了拯救被侵略者铁蹄蹂躏的祖国和民族,一代热血青年强烈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他们从沦陷区、国统区不惜舍弃一切奔赴延安。
“万重山,难又险,仰望圣地上青天。延安路上人如潮,青年男女浪滔滔”,这是诗人王云形容抗战时期爱国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盛况。
尽管道路崎岖漫长,地冻天寒,却总有一队队徒步奔向延安的青年。他们中母女相约、夫妻相约、姐妹相约、兄弟相约、亲友相约、师生相约,以至官长与部属相约,结队成群地来到延安。
目睹这一幕,印度援华医疗队队长爱德华由衷感慨:“奇迹奇迹,这简直就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
著名作家魏巍在奔赴延安的路上,三次被敌人抓住关押,每次都设法逃出来。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必须到延安去。延安的第一个播音员萧岩,在和姐姐路岩去延安的途中被国民党拦截扣押,她们不屈不挠,终于在共产党的营救下获释,不改初心奔赴圣地。
延安,这座陕北黄土高坡上的偏僻小城,为何有如此魅力?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中共中央在此领导全国的进步力量,向日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做坚决的斗争,这里是真抗日,真救亡。在这里汇聚了一大批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他们有为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决心和勇气。
美国人约翰 科林曾访问过延安,他说:“在延安,我被共产党为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人们在空气中可以嗅到这种气息,他们衣服破烂不堪,他们装备缺枪少弹,但他们有为目标奋斗的精神。”
延安是爱国知识青年的希望。1937年,丁玲在撰写的《七月的延安》中这样描绘知识青年心中的圣城:“这是乐园。我们才到这里半年,说不上伟大建设,但街衢清洁,植满槐桑;没有乞丐,也没有卖笑的女郎;不见烟馆,也找不到赌场。百事乐业,耕者有田。八小时工作,有各种保险。”
延安不但是中国政治最先进、清明的地方,而且有着比国统区和沦陷区更鲜明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宽松氛围。一些丧失了工作和学习机会,或者要摆脱家庭束缚和包办婚姻的人,似乎也在这里看到了希望。
著名作家何其芳在《我歌唱延安》中写道:“在青年们的嘴里、耳里、想象里、回忆里,延安像一支崇高的名曲的开端,响着响亮的动人的音调。”
许多青年到了延安,都跪在地上,捧起一把延安的土在嘴边亲吻,一边说:“啊,祖国,只有这一片干净的土了!”为了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许多人抛弃了富裕的生活,在延安找到了政治归宿。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的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真理的光辉、民族的希望,任何时候都是一面旗帜,吸引着一代代优秀的青年为之向往、为之奋斗。
总策划:严文斌
总监制:叶俊东
副总监制:丁玫 王永前 孙爱东
执行策划:王新亚 许小丹 潘阳
监制:孙爱东
总导演:史劲松
统筹:侯岩同 王小丹
导演:赵金龙
执行制片:熊庆华 袁帅
摄影:陈欢 熊庆华 袁帅 朱祥龙 孙亚洲
主讲人:周扬
解说:周扬
录音:时剑
音乐编辑:晓达
图片摄影:王超
剪辑制作:张初 王福丽 韦含笑 郑乐陶 赵金龙
栏目包装:毛杰 陈宏 张少锐 郭强
新媒体推广:盖艺腾 马小茏
项目运营:刘宗优 张初
美术设计:焦云伟 康迪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制作
半月谈杂志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