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沪剧《敦煌女儿》将再进京献演 用“敦煌赞歌”庆祝建党百年

2021-05-08

吴侬软语的沪剧艺术如何“书画”恢宏的现实故事?上海沪剧院出品的《敦煌女儿》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深刻清晰地感受到“敦煌精神”的同时,看到了沪剧舞台的另一种可能。

说起敦煌,浮现在人脑海里的是精美绝伦的壁画、雕塑,宏伟壮观、熠熠生辉。多少年来,无数海内外游客为此奔赴敦煌。而有这么一个人,以其50年的执著扎根坚守着甘肃大漠,从上海小女孩到敦煌学大学者,穷其一生致力于敦煌遗址的保护与研究。她就是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敦煌女儿”樊锦诗。沪剧《敦煌女儿》便是讲述樊锦诗为敦煌莫高窟奉献一生的故事。

10年前,一篇樊锦诗“为敦煌守一不移”的相关报道深深打动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让她尝试着用以“小情调”著称的沪剧艺术将这位学术型专家事迹舞台形象化。

“现实题材创作很难,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舞台创作很难,而像樊锦诗这样的学术家实现舞台形象化和艺术化更难。”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说:“沪剧《敦煌女儿》挑战的是现实题材的选题,挑战的是真人真事的提炼,挑战的是学术家形象的塑造。”为了更好捕捉樊锦诗的“美丽人生”,7、8年间,茅善玉多次带领团队到敦煌深入生活,决心将“莫高精神”传递给更多观众。

2018年,沪剧《敦煌女儿》正式首演。之后,该剧进剧场、走社区、下基层、到高校,每到一处,雷鸣般的掌声诠释着剧场里的感动,证明了这部戏在挑战创作流弊时的艺术突破和艺术成绩。

边演边改边提高。多年来,该剧召开了5次大型专家研讨会,收集了几百份观众调查问卷。在一次次推翻调整后,沪剧《敦煌女儿》用多重叙事的剧情结构,结合多媒体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呈现了一幅诗化写意、美轮美奂的敦煌故事。

与以前的戏有所不同,为了在把沪剧的味道做出来的同时,增加歌唱性,让旋律更为丰富,场面更为恢弘,整体呈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该剧在表演方式上利用时空穿梭的手法,营造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效果。剧中茅善玉饰演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段的樊锦诗。在时空交错的场景中,上一分钟还是25岁大学生,下一分钟,茅善玉已“变身”80岁老太太。她一个转身便从25岁变为80岁,而这30秒的时间只能通过形体、唱腔和神态来转换。这种变幻的叙事方式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也得到年轻观众认可。

除了表演的自如切换,茅善玉在剧中有数十段的宣叙、咏叹唱腔,最长的唱段接近20分钟。剧中,樊锦诗这个人物的主要唱段也是茅善玉自己设计的。她根据人物不同的年龄和情境,在沪剧细腻婉转的唱腔中融入了锡剧、越剧、黄梅戏的唱腔特色,并化用了京剧韵白,融入了京剧的演唱方式。特别是樊锦诗丈夫离开的那段,茅善玉一边设计唱腔,一边流着泪,“既要表达出夫妻间很深的情愫,又要把知识分子那种含蓄的爱表达出来。”茅善玉说,该段在基本调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旋律,让它像水磨调一样旋律丰富,通过这种运腔把对丈夫感谢、感激的情感诠释出来。

两个多小时,260多句唱词,茅善玉一人撑满了全场,樊锦诗50多年的人生历程被生动还原,人物形象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茅善玉说:“在演出过程中,我想起了敦煌的山、敦煌的画、敦煌的人……这部戏对我来说是考验,但我演得很‘过瘾’。”而多变多样、至诚至真的唱段,更是惊艳了戏迷们。

沪剧《敦煌女儿》曾作为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应邀进京展演,庆祝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演出好评如潮。5月12日,该剧将再次进京献演,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用一首讴歌一代代敦煌人坚守理想、致力敦煌研究的赞歌,庆祝建党百年。

(文中图片为《敦煌女儿》剧照,由上海沪剧院提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