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说|窑火瓷韵 诉千年传承
众所周知,英文单词中“China”是中国的意思,当首字母小写,“china”就变成了瓷器。中国瓷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中国是全世界第一个烧制瓷器的国家,瓷器也是主要的贸易出口产品,一度被贵族王公追捧,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瓷·韵——山东博物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展柜中琳琅满目的瓷器让我们感受到千年之前瓷器的辉煌,那抹绝美的中国色,其实也是一部瓷器发展的极简史。
瓷器的成功烧制,是自汉代开始。不过这时的瓷器种类稀少,颜色也十分单调,以黑瓷和青瓷为主,此时的瓷器在大家眼里或许并没有平常所见的瓷器那样具有美感,但却为瓷器未来之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汉时期正值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过渡的时期,也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直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原始瓷已遭淘汰而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并且迎来了白瓷,制瓷工艺日趋成熟。
时至唐朝,经济文化都繁荣昌盛起来,人民安居乐业,瓷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白瓷可以和青瓷的地位相抗衡,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南方代表是来自浙江的越窑,北方的代表是来自河北的邢窑,所以也有“南越北邢”的说法,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
图| 唐青釉龙柄壶 山东博物馆藏
这时可能会有朋友问了,唐朝不是还有唐三彩吗?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不是瓷器,不是瓷器,不是瓷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是唐三彩颜色丰富多变,极富艺术价值,也在历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为世人所追捧。
图|唐三彩鱼瓶 山东博物馆藏
接下来,我们迎来了中国瓷器发展的高潮阶段——宋朝。可以说宋朝的瓷器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时形成了我们最熟悉的“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
图|宋哥窑洗 山东博物馆藏
“汝、官、哥、钧”都是属于青瓷系的,而“定”是烧白瓷的。其中最特殊的当属“钧窑”。钧窑瓷器虽属青瓷系,但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
就在此时,中国昌南镇的瓷器精美绝伦,宋真宗以年号赐名“景德”,并沿用至今,开创了一枝独秀的瓷器发展新格局。在元代时期,景德镇烧制出了青花瓷,这也是瓷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当我们唱起“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时,可不能忘了歌词背后的历史故事呀。
明洪武初年景德镇就建立了官窑,在元代烧瓷的基础上大量烧制青花与釉里红瓷器。明永乐、宣德时期烧制的青花以其胎、釉精细,蓝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永宣红釉、永乐白瓷、成化斗彩、嘉靖万历五彩是明代官窑瓷器中最负盛名的品种。
不得不提的是脱颖而出的“三大上品”瓷器,霁青、霁红、甜白,其中霁青也被称为宝石蓝,霁红被称为宝石红,是千金难买之物,所以都用在古代最重要的祭祀场合,也被称为祭蓝、祭红。
图| 明宣德红釉盘 山东博物馆藏
岁月流转,时间来到清朝。此时的“瓷器全家桶”就更有趣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审美占据了瓷器发展的半壁江山。我们在网上也可以经常看到祖孙三代审美差异对比的视频等,其实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清代社会到康熙朝走上平衡发展的道路,朝廷对景德镇的制瓷业重视起来,实行“官搭民烧”政策,还开始派督窑官统领景德镇官窑窑务。
康熙瓷器中,最有名气的当属青花、五彩、釉里红了。
康熙青花瓷有“独步天下”的美誉。大器厚重,小器轻薄,碗、盘圆器的口沿较薄。白釉滋润匀净。青花发色湛蓝,山水纹样用混水技法绘制,色阶明显,花卉纹样色泽均匀,文字图案清晰。
图|清康熙青花缠枝莲大盘 山东博物馆藏
康熙年间彩瓷发展至艺术造诣上的鼎盛时期,称为清康熙五彩。清康熙五彩在釉面绘画题材表现上十分丰富;且器型品种繁多。在釉面绘画的表现手法上, 构图舒展、意境深远、别具一格,烙印上了当时绘画与书法的符号。
图|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杯(部分) 山东博物馆藏
清代康熙时,著名督窑官郎廷极,在景德镇龙珠阁御窑厂用铜红釉仿照精美红釉瓷器,烧制出新品种,使铜红釉烧得更加出色。人们为了纪念,将其窑称为“郎窑”。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那样猩红,时人又叫“牛血红”。康熙时期的红釉瓷器主要有霁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无论是在品种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是其他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图|清 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 山东博物馆藏
康熙晚期,还引进了引进国外珐琅材料创制了珐琅彩。但珐琅彩是纯宫廷釉彩,简而言之就是垄断,景德镇高温烧成的白瓷送至宫里,再由画师进行“装修”,十分的华贵艳丽。
雍正时期,粉彩十分鼎盛。相比于简洁素淡的单色釉,在富丽堂皇的粉彩瓷器上雍正皇帝自身的特征就更加明显。
图|青花粉彩花鸟扁瓶 山东博物馆藏
雍正时期,瓷器器形的主流是胎薄体轻,工美妩媚。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绚烂和堆砌,彩瓷图案明显有收敛之态,纹饰绘制的笔触也更加纤细。同时,雍正时期的彩瓷用色也相对比较淡雅,颜色柔和不艳,彩中带素。
图|青花五彩云龙盘 山东博物馆藏
瓷器制作经过康熙和雍正两朝的创新,到了乾隆各类瓷器制作趋近于成熟,在烧造时不惜工本,艺术格调繁琐华缛,堆砌罗列。乾隆时期瓷器典型特征就是奢华,其品种之多,工艺之复杂达到了瓷器制作的顶峰。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当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图|清乾隆粉彩三孔葫芦瓶 山东博物馆藏
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清朝瓷器的样式越来越繁复,越来越华丽,继承了前朝优秀的标志性特点,不断的推陈出新,继续在中国陶瓷历史中前进。
图| 清光绪 粉彩秋操纪念杯 山东博物馆藏
如今的瓷器尽纳各时代所长,技术更加高超,能工巧匠的心思尽数展现,造型丰富优美也更甚从前,并且兼具美观和实用功能,小到杯子、盘子,大到花盆、摆件,都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千年流传的窑烧之美,正在等待你我探寻。快来山东博物馆,用心阅读这部瓷器的发展史吧!
「观展信息」
瓷·韵——山东博物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
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三楼19号展厅
转载需注明:来自山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来源:山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