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德国建筑师镜头里的北京宝塔
1906年至1909年,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跨越中国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宝塔等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后来,伯施曼以此为基础陆续出版了三卷本“中国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丛书:《普陀山》《中国祠堂》《中国宝塔》以及《中国建筑与风景》《中国建筑》等著作,为后世留下众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北京西山皇家园林静宜园内的琉璃塔。 伯施曼 摄
《中国宝塔》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中国宝塔的著作,初版于1931年,收录了520张插图和照片、27万余字考察报告。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很多宝塔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在书中寻踪。
恩斯特·伯施曼,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前身)教授,中国古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1906年至1909年,伯施曼跨越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伯施曼拍摄的中国古建照片曾经被作为民国时期纸币的图片。梁思成也曾经在多个场合盛赞伯施曼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与贡献。
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讯研究员。1933年至1935年,被特聘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伯施曼出版有《中国建筑与景观》《中国建筑》《普陀山》《中国祠堂》《中国建筑陶艺》《中国宝塔I》《中国宝塔II》等作品。
1931年,恩斯特·伯施曼出版了“中国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系列的第三卷《中国宝塔》(第一部分)。在该书序言中,伯施曼提到其实该书稿在1928年已经完成,但是由于当时学术界已有相关著作出版,使得他不得不从根本上进行扩展和调整。按照最初的计划,《中国宝塔》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1931年出版的《中国宝塔》,第二部分1942年脱稿完成,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第二部分未能正式出版。2016年东亚文献目录学者魏汉茂将其整理出版,我们才得见其整体的面貌。
《西洋镜:中国宝塔》,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国宝塔》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中国宝塔的著作,收录了520张插图和照片、27万余字考察报告,梳理了宝塔的定义、历史、分类和演变,简要介绍了自然风光、艺术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宝塔范例。
研究者赵娟在中文版序言中说,就其学术史脉络来看,伯施曼有意识地将宝塔这种建筑形式作为中国艺术史的课题来研究,建筑形式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成为该书每个章节的主题和贯穿整本书的线索。
伯施曼根据宝塔的类型,对众多宝塔进行分类,并逐一进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都还没有形成一套稳定成熟的对宝塔进行分类的方法。因此,今天看来伯施曼对宝塔的分类是值得商榷的。赵娟说,“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到,形式划分和形式背后内容的探讨,成为《中国宝塔》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旨在揭示中国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在面对自然、特定的历史境遇,特别是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体现出来的创造力和精神性内涵。而这一问题在伯施曼中国建筑研究、写作中的聚焦和凸显,能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建筑研究和写作中寻找到线索。”
北京玉泉山静明园的玉峰塔
伯施曼的研究价值还在于留下了珍贵的照片。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不少古迹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所幸伯施曼及其同时代人拍摄的那些珍贵的照片,不仅保存了古塔在现代修复前的面貌,有些还是已毁古塔几乎唯一的历史资料图。
白云观塔林内的道士墓 塔赫洛德 摄
北京白云观的陵墓展示了人们如何将亭子的木质结构转变为砖砌结构。人们虽然仿照佛教墓塔和大型的天宁式宝塔建造了这座墓塔,但是与它们相比,这座墓塔的基座低矮,塔身主体十分纤细。细长的角柱中间有一扇拱形的虚门,上方有匾额。双重塔顶上有一颗宝珠,颇具中式风情。这两种宗教的墓葬建筑风格相互渗透,在这个案例中,道教从佛教墓塔中汲取了部分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