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或许是爱情:福尔摩斯与“那位女士” |悬疑之疑

2021-04-30

上期,我们的“悬疑之疑”专栏跟读者分享了东野圭吾小说中的人物,这一期,我们跟读者来聊下福尔摩斯。

在柯南·道尔的《波希米亚丑闻》中有这样一段话:

夏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士”。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他从来不说温情脉脉的话,更不用说讲话时常带着讥讽和嘲笑的口吻。而观察家对于这种温柔的情话,却是赞赏的——因为它对于揭示人们的动机和行为是再好不过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理论家来说,容许这种情感侵扰他自己那种细致严谨的性格,就会使他分散精力,使他所取得的全部的智力成果受到怀疑。在精密仪器中落入砂粒,或者他的高倍放大镜镜头产生了裂纹,都不会比在他这样的性格中掺入一种强烈的感情更起扰乱作用的了。然而只有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就是已故的艾琳·艾德勒,还在他那模糊的成问题的记忆之中。

读完后忍不住好奇这个女人到底和福尔摩斯有什么关系呢?本期我们就从这个疑问出发,来探寻福尔摩斯背后的“爱情”故事吧。

撰文丨陆烨华(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01

为何侦探小说中爱情元素比较少见

说起侦探小说作家范达因,我们第一反应往往不是他笔下的名侦探菲洛·万斯,而是“范达因二十守则”。这份“侦探小说创作守则”发表于短篇黄金时代和长篇黄金时代之间,规定了侦探小说创作的多种禁忌。百年后的我们回过头来看,发现其中不乏画地为牢的规矩,所幸之后的作家并没有完全按照此守则来创作。

“侦探小说不应扯上暧昧和爱情;否则就纠缠不清,使一场纯粹智力的竞赛复杂化。侦探小说的任务,是把罪犯绳之以法,而不是为了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是范达因二十守则中的第三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条几乎将扼杀东野圭吾赖以成名的大部分经典作品。

不过在当时,处于对“侦探小说”这一新兴事物的保护与发展,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恪守了这一准则。这种传统延续至今日,名侦探的形象与“恋爱、婚姻”绝缘,依旧是一种定势。

然而,名侦探是否真的先天性地缺失“恋爱脑”,只以逻辑推理和诡计作为养料存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推理史上的经典名作《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诞生早于“范达因二十守则”,这位深入人心的“名侦探”代名词在其一生中表现出来的形象是内向、聪明、孤僻与自负。即便如此,有一位女士,却让后世大批福尔摩斯的读者魂牵梦绕,研究者对其有限的经历掰开了揉碎再解读,登场的同人文、改编剧更是层出不穷。

这位女士名叫艾琳·艾德勒,在原作中,仅在短篇《波西米亚丑闻》中登场。也许就连柯南·道尔也未曾料到,艾琳·艾德勒会是读者心目中福尔摩斯系列的唯一女主角。

那么,为什么这个在整个“福尔摩斯探案集”篇幅中只能算匆匆一瞥的女性角色,会让人如此印象深刻呢?

《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一卷》(诺顿注释本),[英]阿瑟·柯南·道尔 著,[美]莱斯利·S·克林格 编著,刘彬 / 黄亚 / 刘臻 译,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2月

02

艾琳·艾德勒的登场

福尔摩斯亲口跟华生承认,自己曾经失败四次,其中三次败于男人,一次败于女人。

关于那三个男人是谁,有众说纷纭的猜测,比如他的哥哥迈克·罗夫特,这是福尔摩斯亲口承认推理能力在他之上的人,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还有人说是莫里亚蒂教授,虽然莫里亚蒂是原作里面名气最大的犯罪天才,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他和福尔摩斯的交锋,最终的败者并不是福尔摩斯。

还有人说是亚森·罗平——这位来自法国作家莫里斯·勒布朗笔下的犯罪天才,同时也是《名侦探柯南》中怪盗基德的原型——确实,在“亚森·罗平”系列中,曾多次描写他与福尔摩斯之间的斗智斗勇,但所有的一切都是“福迷”莫里斯·勒布朗的再创作,要知道,亚森·罗平首次登场是在1905年,而那个时候,福尔摩斯早已名满天下。

1891年11月,福尔摩斯接下《五个橘核》之案,和盘托出自己的失败史。也就是说,之前四次失败经历,是在1891年之前。虽然《五个橘核》也算是失败一案,委托人被杀,凶手并未逮捕,但这句话是在案发之前说的,故不能算在里面。

而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华生公开发表的案件共有六起,其中大侦探唯一落败的,就是《波西米亚丑闻》。

也就是说,福尔摩斯败给的三个男人,原作中从未揭露过,但唯一承认失败的“那位女士”,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位被福尔摩斯称呼为“那位女士”之人,便是艾琳·艾德勒。

艾琳·艾德勒1858年生于新泽西州,是一位女低音,曾工作于意大利歌剧院,任华沙帝国歌剧院首席女歌手,后因疾病退出了歌剧舞台。波西米亚国王威廉·戈特赖希·西吉斯蒙德·冯·奥姆施泰因年轻时与她有过一段恋情,后来福尔摩斯受国王之托,为避免丑闻,取走她手中的一张与国王的合影。

但是福尔摩斯的计划却被艾琳察觉到了,对方连夜赶离伦敦。不过艾琳临行前留下了一封信,向福尔摩斯许诺不会用这张照片伤害国王。双方的交手,虽以握手言和之姿收场,但我们都知道,福尔摩斯是吃了暗亏的。

福尔摩斯在艾琳·艾德勒的婚礼上

以上故事出自《波希米亚丑闻》,也是艾琳·艾德勒唯一出现过的作品。在此之前和我们能看到的之后所有故事中,福尔摩斯都犹如灯塔一般,照亮伦敦迷雾,唯独在这个故事中吃了亏,并且吃亏的原因是由于对方出色的反侦查手段。

能和福尔摩斯正面交锋,并且赢下,即便对方是一位男性,这样独一份的智慧与魄力也足以令人印象深刻,更何况她是一名女性。于是福尔摩斯对她的模糊情感被读者和评论家们无限放大。

03

“福迷”与同人作家的想象

在原作中,艾琳逃离之后便再也没有出场过,如此充满魅力的女性角色就此渺无音讯显然是“福迷”无法忍受之事,有关艾琳·艾德勒与福尔摩斯的同人文开始陆续出现——即便柯南·道尔已经明确交代,艾琳是有丈夫的——首当其冲的是卡罗尔·尼尔森·道格拉斯的《晚上好,福尔摩斯先生》,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时至今日,就连影视作品《大侦探福尔摩斯》和《基本演绎法》中,艾琳·艾德勒依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她的魅力并没有因为离开伦敦而就此消散,反而愈演愈烈。

被称为艾琳·艾德勒原型的莉莉·兰特丽。

波西米亚已经成为捷克,艾琳·艾德勒还是那个艾琳·艾德勒,甚至比柯南·道尔笔下的那位女士更加饱满、富有情感,甚至还有她的百度贴吧。如果说柯南·道尔是给艾琳·艾德勒这个角色埋下了种子,那么如今,她已是一片花园。

原作中,艾琳31岁便因为疾病退出舞台,31岁的年纪本应是其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但她却激流勇退,可见折磨她的病症并不是小病,读者们不愿意承认这么富有魅力的女性泯然于众人,在平淡生活和病魔折磨下终其一生。一部分对于福尔摩斯的喜爱转移到福尔摩斯和艾琳两人身上,他们本可以圆满的希冀,成为了读者对福尔摩斯这位孤独名侦探的最佳祝福。

美国作家卡罗尔·道格拉斯的系列推理小说以艾琳·艾德勒为女主人公。

在无数同人作品中,甚至出现了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艾琳和福尔摩斯育有一子。

1892年福尔摩斯在黑山共和国(前南斯拉夫西南部)和艾琳·艾德勒有一段恋爱史,他们的儿子便是雷克斯·斯托克笔下的侦探尼禄·沃尔夫。这段故事最初是约翰·克拉克(John D.Clark)在1956年的《贝克街日报》中发表出来的,后来由作家巴因古德将它改写,整个故事更加完整且更加富有激情。

美国作家威廉·S.巴因古德《贝克街的福尔摩斯》,在这本小说中,福尔摩斯和艾琳·艾德勒育有一子。

在莱辛巴赫瀑布假死之后,福尔摩斯和艾琳再次相遇,隐姓埋名于舞台进行演出,成为恋人并有了一个儿子。《西三十五街的尼禄·沃尔夫》也是他的“福迷”同人小说。从他的故事当中我们得知,福尔摩斯临终前最后的话是“艾琳,艾琳”。

关于福尔摩斯如何从莱辛巴赫瀑布底下极限逃生,作者来没有给出过详细答案,而他消失了那么久,也确实让读者浮想联翩。那么不妨,就让他在这几年时光中,享受凡人的生活,与艾琳一起度过,这样多少满足了大部分读者的愿望。故此,这一说法的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种种,皆是读者的想象与二次创作,那么,在原作中,福尔摩斯是否真的那么不近人情呢?

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充满魅力的女性,福尔摩斯对艾琳有惺惺相惜的感觉,这一点我想任何人都会认同。至于其他情愫,华生没有写。

艾琳·艾德勒插画

没有写,不代表没有,毕竟那是华生第一视角看到的福尔摩斯——注意,华生眼中的福尔摩斯并不代表真正的福尔摩斯。

在多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华生描述福尔摩斯忽视了委托人的美貌,认为他一心只关注案件本身。可在《最后的致意》中,有两篇是以福尔摩斯的第一视角来写的,如《狮子鬃毛杀人案》。在这些以福尔摩斯为主视角的故事中,我们发现,他其实是在意委托人的美貌的,甚至会写了“这个姑娘真漂亮,得有多少人为她着迷啊”诸如此类的话。

由此可见,华生作为叙述者是不可靠的。事实上,在整个系列当中,华生的视角、思维从始至终都是受限的,甚至是错的。他对于案件的观察如普通人一般云里雾里,对于福尔摩斯本人的看法也是捉摸不透。

所以我认为,原作中华生医生描述下福尔摩斯对于情感的冷淡,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作为“福迷”,我更加乐意看到福尔摩斯和艾琳·艾德勒两位充满魅力的人物,会有浪漫的展开。

毕竟,“思考机器”是本事,而“血肉之躯”,才是本质。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陆烨华;编辑:申婵;校对:柳宝庆。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