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语文课本中《卖油翁》,最后一句为何被删?学者:对学生影响太大

2021-04-30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过去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传承下来很多国学古籍,我们用一生时间都研读不完。

除了学者外,现阶段读书最多的人群应该就是学生,学生要学习多门学科,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古籍,所以语文课本的编排就要多下些功夫。

就比如说唐诗三百首,其实我国的唐诗不止有三百首,现在看到这些都是通过专家和学者精心挑选出来的。

课本上面的古文和名著皆是如此,而那些未被选入的并不是它不够优秀,只不过不能全部包含在内,因为根本学习不完。

能选入课本里的文章,无一不是经典之作,它不仅要内容有意义,还要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观念。

尤其中小学课本,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课本中的文章会对他们有直接的影响。

课本上面的很多文言文都会经过删减,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再编入进去,就是为了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中有一篇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也就是初中时学习的《卖油翁》。

《卖油翁》选入课本后被世人朗读背诵,教研组却删除了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这是为何?学者回应:对学生影响太大。

老翁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思为:这不是什么绝技,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这句话的意思为: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有何差异呢?也就是两个典故。

庖丁手艺精湛,连文惠王见了都为止惊叹,文惠王问他:“为何如此厉害?”庖丁说:“臣寻找的不过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并非一心研究宰牛的技术。”

当初放在庖丁面前的是一整头牛,时间过了三年后,庖丁在宰牛时已经能看清牛内部的结构。

不直接用眼睛看,只要经过触碰,庖丁就能将牛的各个部位解剖出来。

这则故事与《卖油翁》中讲的是用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无他,但手熟耳。

有一天齐桓公正在屋里读书,他非常专注认真,此时轮扁在院子里做车轮。

后来轮扁来到屋里对齐桓公说:“请问,您读的是什么书?”齐桓公称读的是记载圣人名言警句的书,只可惜这些圣人已经都不在了。

轮扁却说,齐桓公现在读的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齐桓公听后很生气,随即训斥了轮扁一番,然后让他解释为何这样说,说不上来就将他处死。

轮扁淡定地说,他是根据自己做车轮总结出来的结论,很多技能无法用书本记载下来,因为只有通过反复地实践,才能得到精髓,一味地看书只会被禁锢住。

如此看来其实这篇《卖油翁》中讲了三篇寓言故事,虽然寓意深刻,但也反应出了另一个现象,那就是学习没有什么用处,只要熟能生巧就可以了。

学者仔细研究后称,对于一些喜欢研究古文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大影响,容易被断章取义,曲解了原本的意思。

小结

这个道理是对的,就像论语其实并不是孔子所写的,而是后人编纂的一样。

所有历史都一样,自古成就历史的那个人,一定不是记录历史那一个。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