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礼记 大学》正心修身|保持内心的中正,谨守天性的良知

Image 2021-04-30

【经典导读|读原文 悟原理】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所谓修身要先端正自心,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偏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被不端正念头所困扰,就会心不在焉:虽然在看,但却看不明了;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不知道食物的滋味。这就是说,修身必须要先端正自心。

此句话说的是修养要端正自已的心志,而人在愤怒、恐惧、喜好、忧患时心态是不平静的。那么人如果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要减少愤怒、恐惧、喜好、忧患这些东西。

愤怒会使人偏激,恐惧会使人胆怯,过分的喜好会使人偏离正道,不端正这些情志,思想恍惚不专一,那就无法认知事物的本质。

“正心”,就是要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也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古人说:“政者,正也。”也说明从有国家制度开始,讲正气就是官吏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孔子以“身正”为标准,把人划分为君子、贤人和小人。两千多年来,儒家学派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和主张,编撰了“四书五经”,并对这些经典进行训诂、考证和演绎,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系统的政德、官德理论体系,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一是重视官德、政德的表率作用;二是注重修身正心的自我修养;三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四是以人为本。

所以,古代为官者要修身正已,不能依靠严刑来治理百姓;当今职场更应该要洁身自好,心无旁骛。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始终如一地充满激情去做。那种轻易放弃,朝三暮四,俯仰于世风,用心不专,浮躁虚荣,不甘寂寞,急功近利的人,最终是不会有什么令人敬仰的成就的。

如果我们做到了内心的修持不被外部世界所干扰,那么就能够修身正心了。“修”主要是指整治、锻炼、学习和提高;“养”主要是指培育、涵养和熏陶。从表面上看,修养体现在人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上。而实际上,修养更是一个人内在心灵的体现。

现代人更应该深刻认识心灵修养的必要。良好的品质不可能与生俱来,只有通过长期的勤奋学习和砥砺锻炼的功夫,才能形成高尚的德行。

修养在于坚持不懈地努力,是长期的自我砥砺,乃至是终生不辍的功课。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