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花影》历来争议不断,各说其理,您是怎么看的呢?
苏轼写《花影》一诗是在熙宁九年的1076年,此时他在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一职已三年。1071年,他因反对王安石新政,上书皇帝阐明新法的种种弊端,王安石听说后,愤怒无比,他竟然差人在皇帝面前有的没的大讲苏轼的种种不是,这种明显的报复性诬陷,让苏轼倍感无奈。
王安石推出的新政弊端明显,却听不进各种意见与建议,对苏轼还动用了很多力量打压,对王安石的固执己见,苏轼也唯有叹息,以苏轼之力难以改变现状。面对更大的暴风雨即将袭来,苏轼自请离京,任职杭州通判。1074年秋,被调到密州。
苏轼是1077年离开密州到徐州的,在密州的三年多,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此时的苏轼对从政期间的几多坎坷,以及他人的诬告与诋毁,并非像常人一般就此沉沦。虽然远离了政治风暴,但内心的坚持从未改变,这也是他被后人崇敬的原因之一。
这期间他所作的诗词有著名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有“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等等。
经历了曲折坎坷的命运,《花影》一诗写得内容究竟是何意呢,是自娱自乐,有感而发,还是另有所指,曲折其中,一直争论不休。
《花影》
苏轼 〔宋代〕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前两句说,亭台上花影参差,重重叠叠,几次三番派仆人前去清扫,都没有扫掉。后两句的意思是,到了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终于随着落日西沉消失了。紧接着月亮升起来了,花影又层层叠叠地摞在了一起。
《花影》始终围绕花影而写,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花影并无好感,因为他几次请仆人去清扫,却怎么也扫不掉。好容易等到太阳西沉,花影不在,却又被明月送了回来。花影在诗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花影登上瑶台,第二次是无光后花影散尽,第三次是月亮送花影归来。挥之不去的花影,一直停留在作者眼前,令诗人非常厌烦,何以这么反感花影呢,争议也就是从这里而来。
第一种意见认为,这明明就是苏轼影射王安石,以挥之不去的花影来讽刺在皇帝面前极尽谄媚,颠倒是非的小人,这些人如花影一样,在光的后面追随,光在他就在,光走他也无,拍马逢迎,只为讨主子欢心,赶也赶不走。苏轼以“重重叠叠”来比喻这些人的此起彼伏,走了一拨又来一批。以“扫不开”表明厌恶,刚刚走远,又随之出现,是苏轼对这些人的百般憎恨。
第二种意见以为,苏轼根本不会以月光和花影来暗喻可憎之人的,纵观苏轼的作品,没有类似的诗词。倘若苏轼真是以此来喻长于污蔑毁谤的小人,岂不是毁了明媚的月光与清丽的花影,大才子苏轼也不过是江郎才尽的虚名而已。但若以花影来比喻作者偶间闪现的复杂情感,似乎更有说服力,毕竟人生在世,谁也不可能活在真空中,繁杂的琐事同样可以像花影一样扫不尽。
苏轼这首《花影》被后人猜了千年,究竟他用“花影”表达什么,仁者见仁。欣赏一首诗,必然要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但若过分解读,必会牵强附会,曲解作者的本意。您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