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全国名家齐聚草堂书院:梳理古代书院文脉 探讨杜诗今后发展

Image 2021-04-28

天府之国滋生出蜀人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和风气,灿烂的文化、发达的教育是贯穿整个成都历史文脉中最典型的文化特征之一,书院即是其中的代表。

今日(4月28日),草堂书院经过四年修葺,终于正式开院。来自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尼山书院、重阳书院、鹅湖书院等全国知名书院的代表者,走进草堂书院,共同探讨中国书院历史文脉以及杜诗中不灭的人文精神。

学术活动现场

邓洪波:书院与官学、私学三足鼎立

岳麓书院副教授邓洪波围绕中国书院的性质类型与等级,梳理了书院的文化脉络。他认为,书院是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教育、教学不能含括其所有的功能,而只能视作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整体而言,其教学功能源于文化传播,服务于文化积累、研究与创造。

邓洪波

“书院是一种独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新的教育制度。”邓洪波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在书院教育还没有出现以前,由依靠政府支持的官学与扎根于民间的私学这样两个相辅相成的教育体制,来实现其对一般国民的教育。官学是古代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由朝廷直接举办管辖的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各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私学始于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曲阜城北设学舍,以讲诗书礼乐。依历史顺序而言,是先有官学,后有私学。直到唐宋时期书院出现并成为一种教育制度之后,渐渐形成了官学、私学、书院三者鼎足的形势,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事业。

郭宏达:白鹿洞书院保留了古朴的风格

“如今,全国的书院各有千秋,无论是传统书院,还是当代应运而生的书院,都有其文化价值导向所在。”作为白鹿洞书院副院长,郭宏达认为白鹿洞书院值得书院研究者、传统文化学者亲身前往感受。

郭宏达

他自豪地说,书院作为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支,白鹿洞书院没有进行过度的开发,而是保留了古朴的风格,“在环境上,我们周围有3000亩原始林;在学术上,能清楚看到白鹿洞书院的历史脉络。所以,做书院、文化研究的学者,不到我们这里来,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郭宏达说,虽然对历史脉络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但是仍然需要继续为白鹿洞书院做点能传承给后人的工作,这项工作目前主要从资料整理、古籍修复开始做起。

周东: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杜诗

“因着同样的对杜甫的热爱,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得以聚在一起。”东周社主讲人周东在现场表示,诗圣杜甫的深度无人能比,但在现代社会提倡的文化氛围中,依然有很大缺憾,这种缺憾主要来源于面对大众传播和普及的力度还不够。而文学、书法、画意、朗诵等各种形式,都是可以采用的传播方式。

2018年首届草堂诗歌奖颁奖典礼上,周东朗读获奖作品(摄影 王红强)

“去年春节,我站在杜甫草堂门外,朗诵着杜甫的诗歌,引来了周围路人的关注。”周东回忆起这一幕,依然感慨,他认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杜诗的含义,能够很好地对普通市民进行传播。“中国目前还没有人将1400余首杜诗朗诵完成,我曾有意愿牵头,把它们朗诵并解读一遍,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说,此次来自全国各地研究杜甫诗学的专家都聚集在此,是研究讨论传播杜诗最好的机会。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