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纪念|“冷月”百年:以中国楮墨,开欧洲画境

2021-04-24

陶冷月是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画融汇中西的探索者之一,他幼承家学,继习西画,在兼长中西两方所长的基础上,用传统的没骨法将西画的光影、透视、等科学原理融入中国画中,开创以月光山水为代表的 “新中国画”而享誉画坛。今年正逢他启用 “冷月”名号一百周年,为此重叙其更名的一段轶闻,并赏析他的“冷月”作品以作祭奠。

蔡元培《陶冷月先生作画润格》记有:“冷月先生,夙精绘事,先民榘矱,海外见闻,分别研练,各还其是。近进一步互取所长,结构神韵,悉守国粹。传光透视,特采欧风。”

陶冷月(1895—1985)像 油画 朱贤本作于底特律 2021.3.28

此像据1964年3月9日陶冷月在砚棣朱贤本姨婆左宅所摄照片绘制。这幅正在为左亦天作的《松月清辉》图见本文所列最后一幅作品,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永安月刊》 第19期 1940.11.1

郑逸梅世伯在《陶冷月中西合璧之署名》中记:“新中国画家陶冷月,本名镛,善作月景,森然有冷意,人得而珍之,曩掌教雅礼大学,西教授某见而剧赏其艺,因戏呼为Professor Cold moon,陶闻而善之,因舍其名而自署冷月”。其记叙的是1921年,长沙雅礼大学举办春季运动会,奖品由教师捐赠,颁奖的美籍米教授拿到陶教授提供的一幅月景图时给他起的绰号,往后师生们就直呼其“冷月教授”,陶乐而受之,欣然更名的这段轶闻。原来“冷月”名号出自雅礼师生为他起的绰号。

在更名前后的绘画中也找到了他启用“冷月”名号的具体时间。

《早春细雨》铅笔写生 1921年作《中国名画家全集——陶冷月》158页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5

《早春细雨》题 “江西萍乡南坑早春细雨 1921 咏韶”,是寒假结束从苏州返校途经萍乡时所作,落 “咏韶”名款。

《端阳八景》油画 1921年作《中国近代绘画研究者国际交流集会论文集》325页 京都博物馆编 2010.3

《端阳八景》有“陶咏韶1921”和“辛酉端阳节作於长沙闲闲園,冷月识”二次题款,也许是他刻意告示“陶咏韶”更名“冷月”了,又提示了启用“冷月”名号的确切时日。

《江南水乡》 水彩 1922年作 香港佳士得 2006.11.27 第1092拍品

1922年的《江南水乡》签署已是“陶冷月,7、11、22”。

《秋塘晚眺》油画 陶咏韶 1917 载1918年5月25日《小说月报》9卷5号屏页

陶冷月获此绰号绝非偶然。他当年正沉浸於月色的描绘,遗存的几张油画照片如《松月高岗》(1918)、《战墟夜月》(1921)都是月景图,而刊载于媒体的第一幅作品《秋塘晚眺》也是月景图。“冷月”这个绰号对陶氏来说真可谓实至名归,他也因此画了一辈子的“冷月”。

1921年不仅是他更名的一年,也是探索历程上重要转折的一年。他在《与江小鹣论画》一文中自述:“余幼时即喜涂抹,与小鹣同。初作国画,继习西画,七年秋至长沙执教雅礼时,尤醉心欧化。辛酉以来,思折衷中西而调和之,……”(《星报》1926.11.12)而促成他立志变革创新的关键人物是蔡元培先生。

《名人讲演录》 湖南《大公报》1920.11.5

1920年秋,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到湖南讲学,蔡先生在长沙的十二次讲演(湖南《大公报——名人讲演录》1920.10.29——11.17连载),内容都涉及美学、美育和美术,他说:“中国的图画,算是美术中最发达的,但是创造的少,摹仿的多。西洋的图画家,时时创立新派。而且画空气,画光影,画远近的距离,画人物的特性,都比我们进步得多。”兼长中西又有革新意识的陶冷月,在蔡元培先生的启迪、鼓励和支持下,立志走上融汇中西的探索之路。

陶冷月在更名前的作品已经流露出融汇革新的意向。上述《秋塘晚眺》在1919年首届苏州画赛会展出时,已被称之为“以中国楮墨,开欧洲画境”。(《顾颉刚日记》,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月光瀑布》油画 1921年作《美术史研究集刊.10》278页 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2001.3

探索早期的油画《月光瀑布》被称作是“中国式油画”的代表作。(《艺海》2008.2秦安建《陶冷月的中国式油画》)是目前仅见的落款“咏韶”的油画原作,王从卉在《世纪月光——陶冷月之月景油画的意义》中有此描述:“清冷月光之下奔流的瀑布和岸边密布的树丛,画面静谧幽远,是非常典型的中国画构思,但结合了西画中的透视、光影和写实主义态度。整个画面意境感非常强,从地上到水面再到天空,逐步由实到虚,画家在着力进行情感性刻画。……传统山水画创作概念始终影响着他描绘写实风景时的表现。因此作品最终表达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写实主义风景,而是具有东方意蕴的表现主义的理想化的意境中的风景。这也是在油画民族化探索实验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特征。”郎绍君在《不忘旧学创新图——陶冷月与他的绘画》中称:“《月光瀑布》系想象之作,笔触细腻,空间幽远而静谧。全图对月光下自然景物的刻画,令人想起伦勃朗作品中神秘的光,康斯坦布尔笔下有云的天空。” (《二十世纪中国画家丛集——陶冷月》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冷香夜月》1924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51009 《光风霁月——陶冷月画集》44-45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1

他又取石青、石绿等中国画材,用厚涂法、亮部塑造法等油画技法在绫上作《冷香夜月》。这些作品对剖析他的探索历迹,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虽然这类掺入中国画意的尝试之作受到观者好评,但仍有西画的感觉,为此他没有继续下去。他要寻求的是既融入西画光影透视原理,又保持中国画属性的“新中国画”。

陶冷月“醉心西画”时画了许多描写夜色的油画,掌握了表现明暗空气的技法,因而利用自身这一长处,或许是他取月景图为的突破点的缘由吧。但用写实手法描绘月色,在传统国画中缺少范例。宋代罗大经说:“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鹤林玉露》卷之六、丙编、绘事)为破解这一难题,他在纵览历代画史画迹后感到,“我国山水画法,宏远广博,笔法章法,实超乎西国风景画之上。所不足者,远近透视之理或有所误,光阴明暗之变未能充分耳。”(《与江小鹣论画》,《星报》1926.11.12)又发现古人用没骨法画凹凸、画阴影、画青天碧水、画涧中倒影,这正是要寻觅的传统技法。而“欧西学科中,透视学可以明远近之理,投影学可以知明暗之分,光学可以悉色彩之原理,色彩学可以详调色之方法。凡是皆为西画之要素,亦大可为我国画法他山之助。而明乎此,则绘月者未尝不能绘其明,绘雪者未尝不能绘其清矣。”(陶冷月《国画的新的研究》,《新闻报》1928.10.24)据此,经不断的摸索,他终于用传统没骨法在宣纸上绘出了明净的月,清澈的雪。

经多年的潜心创作,他先后在苏、锡、沪、宁等地举办画展,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绘画引起了各界的惊叹。《新无锡》报道曰:“陈列者为油画、新中国画、水彩画三种。其中以新中国画之《猫蝶百寿图》为最名贵。次为《冷香夜月》等。” (《新无锡》1924.7.23)《申报》则称:“陶君特创之新中国画,熔中西古今于一炉,叹为观止。”(《申报》1925.11.11)范烟桥作《陶冷月之新中国画》、徐碧波撰《观陶冷月新中国画》(《时报》1926.5.5),标题均取“新中国画”为名予以评析。从此陶冷月融汇中西的作品被冠以“新中国画”的命名。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