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我们为何读书?
4月23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自1995年确立至今,这个旨在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的节日,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26年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突飞猛进的电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了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习惯。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屏幕,正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取代书刊的作用。我们的世界正如网络文化观察家凯文·凯利所预言的,已经全面进入“屏读时代”。在这一背景下,读书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一件有些奢侈、又有些困难的事,而这种变化,也给“世界读书日”添上了一份不同的内涵。
记得在手机还不具有太多功能的年代,提起个人的兴趣爱好,许多人都会说是读书。读书,既是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一种享受思想激荡,让人生充沛丰盈的生活方式。我们之所以读书,不仅是为了从书中汲取知识、观念与智慧,也是为了收获在现实生活中无从寻觅的精神体验。为此,读书被社会赋予了许多超乎于其动作与载体之外的意义与价值,也成了衡量个人修养和认识水平的重要标尺。
然而,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消解了读书对这些意义与价值的“垄断”。通过阅读网上碎片化的文字讯息,或是收听、收看音视频节目,人们找到了越来越多同样可以获取信息、活动头脑,而且成本更低、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许多人自然而然地抛弃了传统形式的阅读,向这个“屏读时代”张开双臂。许多家庭不再拥有书房或书架;伏案阅读不再是生活的常态,而成了一种带着“文青调调”的特殊体验;在早晚高峰的地铁上,或是晚上睡前的床头灯下,越来越少的人以书为伴……
对于这样的场景,有人为此痛心疾首,也有人把这当成社会进步的必然。对个体而言,选择以何种方式获取信息纯粹是个人自由,无需接受他人的臧否。但在社会风气的层面上,读书习惯的式微,却无疑是一个值得讨论与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每到“世界读书日”,相关讨论都很难脱离这重时代背景的影响。在各种谨慎而克制的争议与辩护之间,潜藏的是同一个根本性的尖锐问题:时至今日,读书到底还有没有独一无二的意义?我们选择读书的理由是什么?
要在“屏读时代”为读书这件事重新锚定意义,这个问题必须得到正面的回答。但是,不论是支持、鼓励人们坚持读书的声音,还是为“屏读”辩护、认为读书并不高人一等的声音,对此都常常语焉不详。在许多热爱读书的人眼中,读书的意义是亘古不变、不证自明的,其独特意义并非由功能所定义。因此,即便读书的具体功能可以被其他事物取代,也并不会损害读书的崇高;而后一种观点的持有者,往往也不会正面否定读书的独特价值,而是热衷于“另辟战场”,论证新技术带来的进步,列举新的信息平台与信息载体的优点。
从这种现状来看,我们不难从直觉上感知到:读书必然仍有其独一无二的意义。但是,倘若这重意义不能被说清楚、讲明白,深入到普通人的认识之中,主流人群阅读习惯的退化恐怕很难得到逆转。
身为一个仍然热爱阅读、相信阅读的人,我想我不妨抛砖引玉,把自己读书的理由分享出来。在我看来,读书的独特价值,既不在于书本里的信息真的就比网上的信息“高级”多少,也不在于“轻嗅书香”或是“摩挲书页”在感官层面上提供的仪式感。在这个网上有大量信息可供阅览的时代,读书的不可取代之处,在于它能让人暂时脱离由大众传媒和网络舆论造成的“信息过载”状态,把思想的自主权彻底拿回自己手中。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在相对充足的时间与独处的环境中,用仅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消化我们亲手选择的信息。我们由此拒绝大数据对我们的定义,从被动接受的信息推流中解放出来。平时,我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的大量信息当然也是有用的,那些信息为我们的思维提供了巨量实用的素材。但是,只有在独立思考下,我们才能把这些思维的素材组织起来,形成有系统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形成自我认知。传统的阅读方式,提供的正是有利于我们独立思考的环境。而这一点,越是在信息爆炸的大时代中,就越显得弥足珍贵且无法取代。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