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泉|打破“围墙”: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的转型与探索
《中国美术报》 第224期 美术新闻
【本期话题】美术馆公共教育出路何在
□ 李振伟/策划
【编者按】 近年来,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的美术馆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美术展览也愈加丰富,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服务也是美术馆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国家和地方美术展览活动的重要场所,基于具体的美术作品展示之外,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对于本地居民的审美素养提升是不可或缺的。而在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美术馆公共教育如何能够更加完善,为国民美育提供一个重要支点,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公共教育出路何在?本期时评以此为主题展开讨论。
【本期导读】
徐惠泉|打破“围墙”: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的转型与探索
文航:后疫情时代中国的美术馆公共教育
吕君楠: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未来之路
游江: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新变化
耿纪鹏:美术馆公共教育应形成特色项目
公共教育是最受美术馆重视的核心职能之一,美术馆自身就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大型教育机构,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展览活动,转化学术资源,影响公众的审美并激发创造活力。
与数字新技术在其他行业的迅猛扩张相比,中国的美术馆尚未充分利用相关技术提升公共教育的品质和规模。但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地的文博场馆都严格限制了社交距离,变相加速了公教活动以数字化形式完成线下到线上的场域转变,也从以往授课式的“听与看”,向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转型。
以江苏省美术馆为例,疫情防控闭馆后,我们快速调整工作思路,推出“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系列线上活动,并联合人民网、新华网、抖音、今日头条举办了一系列馆长、策展人直播导览。同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云展厅栏目“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丰厚馆藏,每日更新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赏析美文,全年365天持续推送。而基于VR全景视频技术的“虚拟美术馆”一直是最受欢迎的线上项目,观众通过手机可自由参观展览,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实现了对美术馆教育资源的个性化选择。
但媒体技术只是对窗口服务的延伸,“虚拟美术馆”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吸引观众来到真实的美术馆亲近原作,从而培养对美的感性认知。作为地方美术馆,我们重视为本地观众提供有效的线下美育。以往,学校承担了大部分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但在美术馆中,不受个人基础条件和传统教学大纲的束缚,更能产生良好的美育普及效果。疫情缓解后,我们每个月都设置美术馆开放日,配合实施线下工作坊“体验360——视觉之美走进百姓生活”。预约观众来到美术馆下设的油画雕塑院、版画院、书画工作室和水印版画重点实验室实地参观,并与知名画家现场互动,参与艺术实践,既亲手完成了绘画作品,也对江苏省美术馆的机构设置与职业画家的日常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江苏省美术馆接下来将继续加深与融媒体的线上合作,如联合《扬子晚报》社推出“赏美术经典·学百年党史”,进一步实现馆藏资源的教育转化。全新的艺术科普项目“艺术桌面·第一季:中国书画”也将在近期上线,该项目充分利用通俗易懂的三分钟短视频,开辟美育第二课堂,作为线下工作坊的有效补充。知识传播的即时化和专业知识的通俗化,是短视频作为公共教育媒介的天然优势。中国绘画用的毛笔有多少种类?“生宣”“熟宣”有什么不同?落款年份当如何计算?什么是“名章”“闲章”?中国画的灵魂“线条”有多少种类?“皴法”是什么?墨分五色是哪些颜色?行、草、隶、篆的区分与特征?“气韵生动”算是几品?“四尺三开”“斗方”“八尺整张”到底是多大?一系列问题,都将在“艺术桌面”的三分钟内探讨。通过一张桌面、一些文房用品和名家一双手的生动演示,以最简单、详实、有趣的方式向观众普及书画知识,并可快速分享给身边的人,由此打破看似高深的艺术创作行为与大众间的距离感。
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根本在于其公共性和公益性,重在社会公众的参与。后疫情时代,移动科技应用将成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常态,借此可以有效实现公教活动的日常化、常规化,摆脱特定展览、特定时间节点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活动的参与度。而线下展览策划与教育课程则会更趋向跨界融合,将馆内资源、馆际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广泛调动和激活公众的美学经验与创意思维,真正让美术馆成为知识交流的课堂,让逛美术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