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苏小七:你是否想成为一名专业的“鸟人”?

2021-04-20

文 / 苏小七

冬天总让我们多少觉得有些萧索和贫瘠,花儿凋谢了,果实落地了,昆虫睡去了,蛇进洞冬眠了……还好,春天已来临。

▲ 冬日里的麻雀。图/Rawpixel

即使是每一只再普通不过的鸟儿,都会定格在一个不寻常的时刻——当我们望向窗外时,那只偶然飞过的鸟儿,就是新世界打开的大门。

1、还有鸟儿在我们身边

后疫情时代的我们,生活节奏大都恢复了以往的繁忙。

对于自然环境的感知,可能考虑得最多的是“今天天气如何,该穿什么衣服了?”

路上行色匆匆,可能只偶然瞥见的几片落叶,还在提醒着我们四季变迁。

现代社会日益复杂时,各种网络潮流和新闻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时,也未免感觉到了一丝沉重。自然,便往往成为了我们渴望逃离生活,心而往之的寄托之处。

▲ 声声鸟鸣,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自然

但说起“自然”时,我们想到的,好像是荒野,是遥远的,是必须翻山越岭的,难以触摸的远方。在庸常的城市生活中,我们跟自然真的遥不可及吗?

你也许可以回忆起这样的新闻,在疫情期间,无人的城市街头,野生动物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在无人的都市里,身边的鸟语声也变得叽叽喳喳。

也许你也曾有这样的体验,在居家隔离的时候,下楼扔一个垃圾都是难得的喘气时间。看着身边的花草、树木,都能感受到一种治愈和生命力,尤其是发现偶然间枝头跳动着一只鸟儿,更是让人欣喜不已。

▲ 身边小鸟也有大学问麻雀是枝头最常见的鸟但你能认出上面哪只是我们常说的麻雀么?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地砖缝隙里的小草,藤蔓悄悄爬上了墙壁,夜色中偶然一瞥的刺猬与黄鼠狼……即使在由钢筋、水泥、混凝土组成的城市里,大自然的循环仍在悄悄进行着。

其中,有很多鸟儿已经非常适应我们的城市生活,比如麻雀、白头鹎、乌鸫、珠颈斑鸠、绿头鸭、棕背伯劳等等。它们就生活在城市树林绿地里。

▲ 我们在楼宇间、公园里常见的喜鹊。

即使在冬天,凛冽的寒风让许多鸟儿难以生存,纷纷启程南飞,去寻找欢乐的越冬之地。可是一些鸟类却不畏严寒,勇敢地留在了北方,尽管度日艰难,但它们依然存活了下来。

在室外,即便是寒冬里,我们也能经常见到许多种鸟儿,它们在树林间穿梭,停留在电线上,又或者在草坪和地上踱着脚步。

为了在城市生存,它们发挥出了极强的觅食能力,各种种子、灌木上的水果、藤蔓、昆虫,都是它们美餐,就连垃圾也能充饥。

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再普通不过的鸟儿其实也有可爱之处。

公园湖里常见的绿头鸭,是我们现在食用的家鸭的祖先,它们的头颈部都被绿色羽毛所覆盖,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飞行时还能见到它们明亮而色彩丰富的宝蓝色翼镜。

▲ 1827年学者绘制的一幅绿头鸭的画像。图/rawpixel

就连最普通不过的麻雀,它们疾驰飞行时自有一番动感,仔细观察,它们在逃跑时还会采取垂直向上的飞行方式。

其实,决定一个城市风貌的,除了建筑、文化氛围和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有生态环境。城市和大自然所包括的风、泥土、四季和雀鸟等等,是一个城市真正的脉动和生命力。

▲ 夕阳下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海,这里是北京市区内极佳的观鸟地,也是北京的城市名片之一。图/视觉中国

当我们在繁忙时抬起一下头,看到树梢枝头跳动的鸟儿,眼里有过它们的存在,在意它们曾经存在过。它们就作为城市的印记,与我们的生活重叠起来。

2、观鸟是一种生活状态,不是一场具体的活动

你可能会说,对鸟类我还知之甚少。但你多半能认出这些鸟:麻雀、乌鸦、喜鹊、天鹅、燕子、鸽子、鹦鹉、老鹰、猫头鹰、火烈鸟、孔雀……当然,这些不一定是确切的种名,但种类已经为数不少了。

你一定认识猫头鹰但你知道猫头鹰还分很多种么?比如下面这种,叫长耳鸮。

再比如,见到一只鸟儿在疯狂地敲击树干时,你多半能猜到这就是啄木鸟。

许多人也很熟悉这种头上有着漂亮的黑白相间冠羽的鸟儿,它是“博物君亲儿子”戴胜。为何它如此有名,恰恰是因为戴胜已经非常适应了在城市的丛林间生活,乔灌木、开阔草坪都是它们的觅食场所。当它们到处用喙探寻取食时,特殊美丽的外表,让它很难被我们所忽视。

▲ 戴胜。图/Rawpixel

事实上,不知不觉间,鸟类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混凝土可以覆盖土地,却无法覆盖心灵,鸟儿们扎根在乡村的土地甚至大多数城镇中。鸟类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人人都可以是观鸟者,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鸟类。

著名观鸟者、野生动物专栏作家西蒙·巴恩斯曾记录着自己的观鸟体验。

“观察鸟需要多少技巧?多少知识?多少科学背景呢?不,根本不需要,鸟儿就在那里,欢乐悠闲地鸣叫着相互致意,很容易被发现。观鸟即生活,一名普通观鸟者所见的一切,就是生活。

曾有人问我,多长时间观一次鸟?这个问题是不对的,观鸟是一种生活状态,不是一场具体的活动。不是去观鸟,而是一直在观鸟。观鸟不像钓鱼那样受限于地点、器材和某些特定目的。观鸟,关乎生活,也关乎生命。”

捕捉观鸟的完美瞬间,真正需要的首先是观察的欲望,不是具体的观鸟技巧,而是观察事物的习惯。

一个普通的观鸟者,首要追求的是愉悦,以及不期而遇的惊喜,在这样的惊喜下,才会去引领我们探求鸟类世界,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 鸟,可以点亮自然。图/Rawpixel

爱鸟的人,即使到了陌生的地方,只要听见鸟儿的鸣啭,就不会再感到孤独。鸟儿的歌声让人倍感亲切。

每年春天,候鸟从南方成群结队归来,点缀在田野上,用自己的歌声愉悦人们的心灵:轻巧活泼的知更鸟,漫天而来的杜鹃……每年冬天,也有些鸟儿并不迁徙,尽管艰难度日,但它们却不畏严寒,勇敢地面对凛冽的寒冬:出没于树林中的啄木鸟,在封冻的河面上展开迅疾翅膀飞翔的雪鸡……

▲ 知更鸟,一种漂亮、灵动的小鸟。图/Wikipedia

美国著名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在《鸟的故事》里写道,其实自然并不是一本神秘的天书,而是一本知识无穷无尽的无形之书,它的书页翻开,就在我们周围的树林、田野、湖泊、沼泽中,等着你去阅读。如果你仔细观察和用心思考,往往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会惊喜地发现许多自己从教室中根本学不到的东西。

自然界从未停止演绎一幕幕小小戏剧,当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自有其生命力和乐趣:家麻雀智慧如人,盗窃后转移赃物,等安全后才偷偷搬回家;夜鹰佯装受伤,欺骗人类离开自己的雏鸟;王霸鹟以小搏大,得意洋洋地骑在鹰的肩上……

鸟类研究学者何鑫也介绍说,“在上海本地,常见的就有三四百种鸟,除了麻雀、鸽子、白头鹎、珍颈斑鸠外,还有那么多鸟等着你去寻找、观察呢。”

▲ 屋顶的海鸥。在沿海城市,海鸥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图/Brust

当然,如果真正要去专程观鸟,其实是个很枯燥的过程。往往花费了一天时间,大多的时间花在路上和等待过程中,最后可能什么都没看到。这种没效率的活动让不少人嗤之以鼻,也有人难以理解:“看到又怎样?”

“看到了也没怎样,就是心生欢喜。渐渐地能认出那些鸟,就觉得是自己的朋友了。如果能发现新的鸟种,那就更是惊喜了。”谈到观鸟,何鑫说道。

3、你知道中国有多少鸟儿吗?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地貌复杂,高原冻土、山地森林、平原草地、戈壁荒漠、河流湖泊、海岸岛屿等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生境,也因而,中国是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一起来看看中国的湿地中有哪些鸟?绘图/张瑜。图/《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目前为止,中国有1489种鸟儿。

那中国到底有多少种鸟儿呢?到目前为止,是1489种。这个数字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是百年时间,几代学者和观鸟者的心血和成就。

而对于中国鸟类分类与区系的科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871年,英国人郇和(Robert Swinhoe)首次发表“中国鸟类名录”之后150年的光景中,国内外鸟类学者对我国鸟类区系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

▲ Robert Swinhoe。图/Wikipedia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主要是欧美、日本等国的博物学者多次来华开展鸟类考察、采集活动,记录和丰富了对中国鸟类区系的认识,也描述和发表了一些鸟类新种。

上世纪30年代开始,傅桐生、郑作新等中国鸟类学者,开始对中国各地的鸟类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随着科学和研究的深入,更多的鸟类开始被记录和研究。

▲看看中国的山地上有哪些鸟吧?绘图/张瑜

新时代到来,随着更多的人拿起望远镜和相机记录鸟类,国内观鸟者也收获了很多的中国新记录物种,这些新记录鸟种主要诞生在在新疆、云南、西藏这些边境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和台湾岛。

作为世界鸟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工作,还是鸟类分布的探索,仍有很多的工作去做。

▲ 中国的热带雨林里有哪些鸟?绘图/张瑜。图/《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因此,我们骄傲地宣布,经过数十年的学术研究基础、20年观鸟活动组织积累,国际一流的中国学者们,已经有意愿、有能力编写中国人自己的观鸟手册。中国人自己研究、描述、绘制、录音的《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正是为此而生。

普通的观鸟图鉴,对鸟类的展示大都是周正的“证件照”,而对鸟类的描述,也都是略显刻板和冷冰冰的模版描述。这一次,我们并不拘泥于以往旧有的范式,从生境、习性、分布、鸣声四大鸟类的要点出发。每一个鸟种,尽量都由亲眼见过它的专业人士写作,试图呈现最鲜活而生动的鸟类图鉴,就连2020年10月10日记录于云南大理的白腹针尾绿鸠,也出现在本书里。

(本文为陈水华、刘阳所编著《中国鸟类观察手册》科普文章,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发布。)

华文好书选读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刘阳 陈水华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1月

本书收录了2020年10月以前在中国境内的鸟类物种,共1489种鸟类,还收录了有可能在中国出现但尚未有确切记录的鸟类,比如将有可能出现于南海的鸟类纳入进来。此外,没有被记录到但未来可能出现邻国的鸟类,如引入国内作为笼养鸟、后来逃逸在野外建立种群的鸟类如鹦鹉等也都囊括在书中,因此本书实际收录鸟种的数量要超过1500种。

之所以不断更新鸟类种类,是因为鸟类分布状况呈动态变化、随着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而且,一些鸟类的分类地位也会随着人类对其认知的改变而产生改变,例如很多雀形目的鸟类一开始被认为是近似种的亚种,但通过后来形态、行为和DNA的研究发现,这种鸟类是单独的物种而非亚种。

受邀为《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进行手绘的十几位画师,大多数具有观鸟的经验。之所以邀请画师手绘鸟类图案,只为将鸟类的不同亚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全部表现出来。与摄影比较而言,手绘考验的不是对精彩瞬间的捕捉能力,而是绘画者的观察能力和对鸟类形态细节的把控能力。

作者刘阳希望,“除了观鸟和爱鸟人士,我更希望热爱旅行或自然爱好者们、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人员把此书作为工具书,促进中国鸟类多样性的保护和公民科学的活动”。

华文好书

ID:ihaoshu233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