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谷雨丨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

2021-04-20

谷雨,春天最后一个节气

“雨生百谷”是为谷雨

雨滴宛如大珠小珠

轻盈落于绿叶上、田野里

雪白的柳絮纷纷扬起

牡丹花开艳若红霞

春笋变成竹子而拔节

花谢变成果子在长大

人们播种希望而努力

谷雨,虽时至暮春

但天地万物依然明媚可爱

它呈现的是成长的故事

让我们珍惜这最后一抹春

向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出发

谷雨,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丰子恺说“一年好景,莫过于此时”,谷雨至,天暖了,阳光也更加明亮了。

《群芳谱》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古代又称稷、粟,脱壳后称小米,它是华夏先民独立培育的粮食作物,是传统农业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雨,特别是春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古人把谷与雨这两个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用来命名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古人还为谷雨归纳了三种物候:“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文天祥有“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诗,萍是一种水草,随波而动,因此又有飘萍之称,古人认为它是谷雨节气长起来的。所谓“鸣鸠拂其羽”是说布谷鸟振动翅膀,开始飞翔,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似是在催促农夫不误农时。而“戴胜降于桑”说的是戴胜鸟降落在桑树上,戴胜鸟以其羽冠华美而著称。戴胜鸟何以降落在桑树而不是其他的树上,因为这是“蚕将生之候矣”。

“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谷雨一点雨,河里一个鱼”,“谷雨辰值甲辰,蚕麦相登大喜欣”……“雨生百谷”,此时节是一年生计的起始,包含对来年的期待,一场恰逢其时的“谷雨”,便是时节最好的消息。

谷雨 · 雨生百谷,有种有收

谷雨,春雨贵如油

二十四节气中,带雨字的有两个——雨水和谷雨。就温度而言,雨水在立春之后,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下的雨是冷雨,冷飕飕的。谷雨则不同,寒冷退去,微暖来临,此时的雨,接近暖雨,不再冰冷,给万物带来更多的生机。

《说文解字》记载:“雨,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霝其间也。”雨,甲骨文上部是一横,下部像雨点。一横,有人认为是天,有人认为是云,两种观点都意在表现雨水的由来,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知。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雨润农田,是庄稼生长的最基本条件,风调雨顺,才有国泰民安。雨生百谷,是自然的恩赐。人们爱雨、盼雨、祈雨,不是想要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而是即使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依然怀有渴望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古人对雨有太多特殊的感情,“久旱逢甘霖”更被列为人生四喜之首,因为干旱缺雨意味着没有果腹之食,连活命都成问题,哪还会有“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因此,人们常由衷地为好雨而歌唱——“甘雨时降,万民以嘉,谓之醴泉”;“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唐宋诗词等文学作品中更是处处听雨声:朝雨、夜雨、微雨、烟雨、芭蕉雨、梧桐雨、杏花雨……无论是江南才子还是赤脚渔樵,都曾借雨抒情达意,人们对雨的喜爱和赞美真是到了极致。

农耕时代,人们靠天吃饭,谷雨带来生机,更意味着一年的生计。谷雨至,在这个万物肆意生长的时节,愿我们能伴随着饱满的雨水,努力耕耘,迎来收获满满的未来。

谷雨,付出方有收获

自谷雨起,雨水阵阵,土地脉动,谷物得雨而生。谷雨前,春雨还如云雾般迷离,谷雨一到,雨水便变得利落,一颗颗从天而降,落在花瓣上,落在村庄的屋檐上。对于忙碌的农家来说,谷雨至,是天公作美,是大好时节。

谷雨,雨是一方面,重点还是谷字。古时谷雨,与生活有关,与劳作有关,更与生计有关。鸣鸠拂其羽,布谷鸟提醒播种了,“谷雨前,好种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些活泼的俗语说的便是谷雨的重要性。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先种好,秋才有收。这不仅是务农者对老天的感恩,也是顺应天时做出的生活安排。

谷雨对于劳作者来说是最有希望的节气。耕者,无不带着收获的美好愿望,欢喜地忙碌着。以往谷雨时节,农人披着蓑衣,扛着爬犁,牵着牛,播完种子,在斜风细雨中,从田里归来,满脸洋溢着的都是笑,这番图景,别有一番希望与温馨。谷雨带来春的希望,连忙碌也是甜的,虽说到收获的季节,还要经历夏的炎热和秋的等待,但有了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

谷雨是属于乡村的,属于田野的,属于劳作者的,属于绿色万物的,作为一种好好生活的精神寄托,谷雨召唤和暗示着忙碌的人们,付出才有收获。

谷雨 · 春气融融,乐事多多

谷雨,牡丹花开国色天香

谷雨时节,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期,所以牡丹又叫“谷雨花”。刘禹锡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王贞白有云:“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清代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赏牡丹是谷雨时节的重头习俗。“谷雨三朝看牡丹”,硕大的红色花瓣层层叠叠,包裹着金黄的蕊心,春风轻吹,娇艳动人。

相传有一年隆冬,武则天心血来潮,勒令百花盛放。结果,只有牡丹花不从。武则天一生气,下令将牡丹花贬至洛阳城。谁料,牡丹花一到了洛阳,便盛放如夏,红若艳阳。虽然只是传说,但这样的牡丹花,真真让人又爱又敬,它有大国之色,像极了那个盛世的繁华。它亦有大国之骨,只会为自己而开。

有人说,人活于世当如牡丹花开,外表可以柔媚,内里不可失傲骨剑心。做人要如牡丹,积攒一季的和风雨露,只为畅畅快快地绽放光彩,骄傲的花、勇敢的人,把每一个当下都活成自己的季节。

谷雨,一壶新茗泡松萝

谷雨时节,是喝茶的好日子。谷雨茶也叫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也叫二春茶。

人们认为明前茶和谷雨时节采制的雨前茶,都是一年之中的茶之精品。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的像雀类的舌头,成为雀舌。茶农认为,只有在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雨前茶。而且还有一个苛刻的要求,就是必须在上午采摘。唐宋时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还热衷一种比试新茶优劣、进行排名的“斗茶”活动。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经过冬季的休息,春天的滋养,谷雨时节的茶叶正是芽叶肥厚,质地柔软,色泽青翠,口感活泼鲜美。唐代奇己有谷雨尝茶诗:“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能清火明目,通全身不畅之气,特别养人,值得好好喝一杯。

郑板桥也有诗: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今天不如就坐在窗边,给自己泡一杯谷雨茶,慢慢喝,细细品,好好感受这人间四月天。

谷雨,雨前椿芽嫩如丝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谷雨之前是打椿头吃香椿的季节,这习俗在中国仿佛不分南北,只要到了春光明媚、暖风拂面的季节,挺拔粗壮的香椿树便开始爆出满树紫红色的嫩芽来,这时候的相见,空气中总飘荡着一股香椿的青涩味。

香椿异香浓郁、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可做成各种菜肴,苏轼曾用“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来赞美这一节令鲜蔬。香椿的吃法很多,最受欢迎的莫过于“香椿炒蛋”。将焯水后的香椿切碎,和蛋液、盐一起搅拌均匀,最后下油锅滑散至凝固,蛋香与菜香相融,可谓春日最令人魂牵梦萦的美味。

谷雨至,春天即将过去,所以美好春景要珍惜,而这珍贵鲜蔬也要在谷雨时节多多食用。谷雨至,吃上这一盘香椿,仿佛将春天吃进肚子中,我们便能永远活在春暖花开里。

谷雨,黄鹂留鸣桑椹美

谷雨是采桑的时节,《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但忙碌的采桑季,按捺不了年轻人躁动的心,以前古人喜欢在谷雨时节翠绿的桑林下约会,枝头上的鸟儿跳来跳去吱喳叫,仿佛在提醒他们不要误了农时。

谷雨前后,桑椹上市,古诗里说“黄鹂留鸣桑椹美”,古方《云笈七签》中也曾记载:“食桑椹酒,亦可选膏……每服一小杯,酒服。大治百种风疾。”吃桑葚喝桑葚酒,谷雨时节非常好。

杜甫诗云:布谷催春种。“农事方起,布谷飞鸣于桑间,若云谷可布种也。”布谷鸟又叫杜鹃、子规,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借布谷之声寄予哀思,如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李商隐望帝春心托杜鹃。可小编觉得,谷雨惜春,为时未晚,与其感叹,不如饱览春日好时光。

古时候谷雨这一天,还有“走谷雨”的习俗。以前人们会在这一天走村串亲,或到处走走,只为多亲近大自然,又能强身健体。如今 ,受疫情影响,串门也不是非要再这个时候,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再多与友人相伴,一起去观赏大好河山。

今又谷雨,

春天走到了尾声,

但不要把它当作结束,

而要继续埋首,播下种子。

枝头上的果子,地里的青苗,

各自蓬勃,各自活泼。

之于我们,功夫就在手上,

我们要牢牢握紧它。

默默地坚持,稳定地前进,

要知道,孜孜不倦地认真生活,

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果。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