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 历史永远欢迎新的叙述者
2020书写了一个突然暂停,又缓慢开启的故事,在这一年中,人与人的距离被推远又拉近,我们愈发体会到人文精神的温度与重量。
周末下午茶,于流转的时光里寻片刻宁静。
文 | Flora
图 | 受访者提供
2012年1月,单霁翔初到故宫博物院,将自己定位为“看门人”,怀揣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他自此默默践行。一方面,探索现代管理与运营方式,以数字技术演绎历史文化,将故宫打造成现象级大IP;同时大胆注入国潮元素,让故宫周边在年轻人中风靡一时,很快,故宫跃升“十亿万级“参观量的博物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前来应聘,年轻人们纷纷爱上故宫,关注历史,并用自己的创造力去传递传统文化。
这一切,都促成了故宫的永续性生长;也令单霁翔兑现了曾经的承诺:“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讲堂内外都是人。
此刻的阶梯大厅气氛涌动,却不喧闹。随着红色座位被填满,全场的目光逐渐向后方入口处聚焦,搜寻着随时可能出现的身影——单霁翔正是在这股渴望中赶到。
所有人等在这里,全是为着他。这堪比偶像的高人气,让人不禁思忖,一夜之间多出来这许多年纪轻轻的老灵魂?
走上讲台时,有人注意到单霁翔脚上的黑布鞋,顿时兴奋得仿佛对上接头暗号——眼前这位“布鞋馆长”磨破二十多双布鞋、走遍故宫九千多间房的轶闻早已广为流传。
这种气氛没有影响今天的主角。单霁翔一如既往地幽默风趣,台下掌声、笑声不断。“我喜欢和年轻人聊天。无论是讲课或做报告时,围上来的很多都是年轻人,提问的也是他们。”此时此刻,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放在中心位置,同台下这年轻的面庞一样,他眼中闪亮着诚恳,“我会针对他们希望获取的知识答疑,将对话深入 下去,慢慢进入他们,解读他们。”
故宫博物院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单霁翔与少先队员们在一起
单霁翔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始终还是故宫。在其担任故宫院长的7年间,600高龄的故宫彻底变身“网红”,成为令当代年轻人最感兴趣的历史建筑之一。“2019年故宫观众1933万,一半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为亲历者,他清晰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正在变年轻,“文化都是靠年轻人去传播与传承的,他们代表未来。”
为后浪们开一扇门
一场初雪,让北京变得肃穆又诗意。故宫的红墙黄瓦下,挤满了汉服装扮的游客,费心造型过的男孩女孩们,为平日里的故宫平添了几分趣味与活力,颇有了些旧时紫禁城的意思。
每到这个时候,单霁翔就像个早有准备的长辈,只是叮嘱孩子们,“注意别感冒,穿得暖和一点。”
有意思的是,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前往故宫参观的30岁以下年轻观众,不到三成。有别于今天大家认识中的亲切,从前并没有去冰窖餐厅喝咖啡、城外买“萌萌哒”文创的机会,参观故宫似乎很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从排队验票开始,就要经过重重关卡,好不容易进去了,在这座世界之最的宫殿内却找不到供人休息的地方,只能掏出自备的干粮席地而坐,一眼望去,偌大的广场与路边树坑里都是观众。难得的文化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消磨殆尽。
要说变化从何时开始,《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出现,可能是一个转机。前者是关注文物修护的纪录片,后者是国内年轻世代、二次元高度聚集的视频网站;照理应该怎么也联系不起来,却偏偏同框了。央视首播后一个月,影片在B站意外走红,迄今点播量超800万,直到今天,只要谈及博物馆话题,这部纪录长片便无从忽略。
“这件事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单霁翔回忆道,电影最初设定的目标受众是喜欢慢节奏的中老年观众,结果点赞最多的居然是年轻人。影片映后次年,报考故宫博物院修文物的同学有上万人。
“可以看得出,他们真的被打动了,并不是看热闹,于是,我反倒生出一种担心,他们真的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和日常状态吗?”一反平素的温和,单霁翔对待文物修复工作态度严肃。
单霁翔在故宫太和殿保护维修工地
追溯历史,故宫的每一次大修,都伴随着匠师技艺的传承。纪录片里,这些“文物医生”的日常生活显得很接地气,平日里除了做好修复工作,闲时还能撸御猫打杏子吃;每个人都有一手娴熟的绝活,对待文物像寻常物件一般云淡风轻。殊不知,在这座代表最高等级营造技艺的紫禁城古建筑里,修复文物的这门手艺,早有着失传的隐忧。
借此机会,故宫很快招到新的生力军。这些万里挑一的“孩子们”,一方面传承了文物修复特有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把奇思妙想带进古老建筑,将有趣、温暖的隐藏面展示给大家,为故宫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
“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是,今天的年轻人们拥有接触大量信息的机会,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在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新员工们的进阶之旅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他对Z世代的认识。“进入故宫的新人们,不仅沉得下心学习传统工艺,还不断追求着时代发展中先进技术、方法和理念,经过累积和沉淀,迅速在故宫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我在他们身上一样可以看到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
与此同时,宝贵的文化遗产借助互联网,或是文创开放吸引着更多年轻观众涌向故宫。他们在亲近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传统做出生动的、富有创造力的新解读。久而久之,平日里穿着唐装汉服,少有人会侧目惊奇了,年轻人们对于国潮国风的热情,成为追求自我表达的新时尚。
“无论何事,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才能不断有新的存活。这些年我们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年轻人以及他们的追求。”对此,他本人深以为然。像今天这样走进校园的演讲,每年有二三十次。单霁翔为此准备了三十多种演示文件,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等内容。
600岁了,故宫的迷人之处并没有改变,区别在于,开启它的通道,变得愈发地新潮与多元。
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今天,我们以什么方式叙述故宫?单霁翔用7年时间给出了答案——“我们需要的,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带有时代新意的作品。”
故宫对于自身的出品,哪怕只是一张照片,都不会墨守成规。用网友的话说,故宫微博是有事启奏,无事晒颜。今年的冬至,“紫禁城里的冬至”话题冲上热搜,故宫博物院官微在视频里再现了太和殿的光明华彩。
满屏故宫元素加上诗意的表达,都归功于单霁翔口中“可爱的新媒体团队”,他们擅长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捕捉年轻人的兴趣方向,用有趣而巧妙的方式揭开故宫内隐藏的小美好。原创App更是出一个火一个,9款系列App,各有所长,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与历史“相遇”。
随着国家积极推进文创领域的发展,《国宝档案》《上新了·故宫》等文博节目热播,国风和传统文化IP传播力度和影响力迅速扩大,传统文化也为“中国制造”注入了浓厚的文化价值。
以此为序,“国潮”现象逐渐发酵,连续多年成为年度关键词。仅在北京地区,王府井、隆福寺、大栅栏等京城老建筑就积极与当代企业合作,借助商业活力,帮助历史社区重焕光彩;颐和园、天坛等地标性历史建筑,也纷纷成为继故宫后的下一个热门文博IP。传统文化之美,通过种种具有影响力的跨界合作,被深度挖掘,进而推动文化新生。
好的文创作品,往往有据可依,懂得从史实中挖掘文化精髓。日前,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与招商银行信用卡跨界合作,将皇家园林中寓意吉祥的宫廷瑞兽元素投射到让人“上头”的潮玩盲盒。现实中威武的殿前铜像、宫廷屏风上的华贵凤凰、十七孔桥上威严的石狮子分别变身为八枚小招喵瑞兽系列盲盒公仔,可爱之余仍保有原型特质。符合年轻群体审美潮流的形象,辅以传统吉祥之意,一经亮相立刻脱颖而出。
小招喵盲盒(瑞兽系列)激萌玩偶
国潮的崛起似乎水到渠成。新一代年轻人在关注世界的同时,将注意力落回本土文化,人们开始寻找国货、国风元素,“Z世代” 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热爱与创造力,直接印证了时代在潮流审美与需求上的转变,也是中国文化不断走向自信的过程。
在单霁翔看来,引导和鼓励年轻人正是滋养本土文化的重点,“当原本看似与我们相行渐远的历史传统走进现代生活,年轻人会发现其中值得汲取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开始回归并学习传统文化,这是毫无疑问的。”
33公岁,出走一万里
单霁翔所指的年轻人里,也包括他自己。
“我今年33公岁,心理年龄三年前测试是28,现在可能25岁。”
“这是怎么算的?”
“两斤为一公斤,是吧?我的两岁就是一公岁。
“心理年龄还往回走了?”
“没有错。坚守好自己的专业,不断地学习、表达、交流,你永远有事干,就来不及老。”
采访前几周,他刚刚亲身探访了中国世界遗产地良渚古城。这座遗址上留着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生活轨迹。“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实证,5300年。它的申遗成功,终结了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存在的质疑。这就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单霁翔参与录制文化保育电视节目
和过去的感受有所不同,这次旅程跟着整个摄制团队,同行者中甚至还有当红的年轻偶像。这是一场不在众人想象中的旅程,他们走这条路,首先正是因着单霁翔。
世界遗产像是一个坐标轴,承载着不同时代人类的变迁。“我们能做到,除了保护,还要会讲故事。”作为节目的发起人,单霁翔想一个遗产一个遗产地走,用揭秘的形式讲述每处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我希望通过我们的镜头,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感知隐秘之伟大,愿意走进文化遗产,自发成为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和拥护者。”
年轻人是最有创造力的一代,当他们正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自然会探索出复兴中华文化的新路径。想想以一人之力带火了理塘乃至藏区旅行的丁真;或是拍短视频记录田园乡村生活、实现中华文化输出的李子柒,不都各自在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出中国声音吗?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分先后,唯有一代代人的实践与碰撞,交汇出更大的浪潮,才有可能向着共同的精神源头奔袭。单霁翔有信心,更多同行者正在赶来。
总有人正年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