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出品,“天安门”首演!上海交响红色巡演大幕开启
历经多次修改,上海交响乐团为建党百年委约新创的《中国颂》《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辈》终于付梓。
4月15日晚,这批从“石库门”走出的作品,在“天安门”旁的国家大剧院舞台上完成了世界首演。
本场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执棒,联手女高音歌唱家周晓琳、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新作之外,《红旗颂》《沁园春·雪》《红梅赞》《延安颂》等多部深刻在国人心中的时代之音也先后奏响。
音乐会之后,上海交响还将以同样的演出班底和曲目,继续前往杭州、赣州、长沙、武汉、延安等革命圣地嘹亮放歌。
这支近年来征战各大欧美音乐节的劲旅如今将以同样的阵容和实力在先烈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演绎谱写于不同时代的中国原创作品,追溯党的伟大百年。
而此次红色巡演的六场演出将被贴上“上海出品”的品质角标,也被纳入了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委约新方式:不同代际音乐人传递共同信仰
去年,上海交响委约贾达群、于阳、郝维亚、杨帆四位出生于不同代际的作曲家,以不同的艺术触角和创作理念,同写时代主题。
15日晚,“60后”于阳、“70后”郝维亚和“80后”杨帆携《中国颂》、《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辈》率先完整上演。
音乐会上,指挥家俞峰与上海交响乐团展现了高度默契,这种默契也让上海交响乐团的委约新作首演如虎添翼。
“这样重大题材的创作,对于作曲家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于阳坦言,用交响乐的艺术形式表达红色主题,需要历史积淀、人文思考,更要兼顾艺术呈现,“但归根结底,它还是一部艺术作品。”
有意思的是,同样的一道“命题作文”,在这群不同代际的作曲家笔下,呈现出对于信仰和理想的不同理解和诠释。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于阳,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他决定写下《中国颂》的初衷。作品中,他将《东方红》的旋律通过对位的方式穿插其中,并在最终的高潮中完成出现,掀起澎湃浪潮。
80后的杨帆,将所有的情感勾连化为作品标题的两个字——《父辈》。他的作品脱胎于热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音乐,“在为‘电波’创作舞剧音乐的时候,我就很想将它扩写成交响乐的作品,没想到机会那么快就来了。”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段红色年代,但成长于军人家庭的他,希望通过致敬父辈的方式,找到自己与作品情感嫁接的桥梁。
郝维亚则被王爰飞的歌词深深触动——“凛冽之后一定会有一场春天温暖的雨,我们一起奔向大海,我们一起仰望星空……”在他看来,这百年来可以被记忆和书写的事情太多了,“在这样重要的时刻,记住一种精神,就是要深切怀念和反思曾经的苦难。我们只要团结,一起奔跑的路上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创作新机制 “多团共演+多地巡演”共享传播
这三部作品以真诚的音乐想象和娴熟技法,传递出中国不同代际音乐人的共同信仰,上海交响也通过此次职业化的委约创作,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探索中国交响乐创作的未来。
早在五个月前,这四部作品选段就曾在研讨会的学者与专家面前初试啼声,此后,更是全心打磨,几易其稿。
“去年底的试演,只是一个雏形,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完善和细化。”于阳直言,交响乐的创作是很庞大系统工程,写一部交响曲,不是光熬几个通宵就行,确实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和沉淀。
杨帆也认为,作曲家对于一部作品的修改,应该“永远在路上”,“可能头一天写了20小节,第二天喝个咖啡就删了15小节,这是作曲家创作的常态。”
而郝维亚更是将作品推倒重来,重新填词编曲,“音乐创作都是越改越好,这部作品我尽了自己全部的努力。”
对于他们而言,相比于以往关起门来闷头创作,如今这样边改边写的方式,堪称“奢侈”。“在创作前期就能充分聆听意见,在不断的碰撞与交流中,激发出了全新灵感。”杨帆说。
除了给予作曲家充分的自由,上海交响乐团还将在未来为作品提供更多的传播机会。
此前,中国爱乐、上海交响、广州交响三团就曾在北上广三地新年音乐会上联合片段试演,北京站之后,这批委约新作也将在红色巡演路上依次奏响。
上交团长周平认为,这种“多团共演+多地巡演”的创作生产机制,可以如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委约作品,加大传播范围,从源头上避免一次性作品的出现,“我们更欢迎有其他乐团甚至机构来演奏我们的作品。”
结束巡演后,《逐浪心潮》《父辈》《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中国颂》四部还将于6月的驻厅演出中齐齐亮相。
届时,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还将变身红色打卡地,推出“红色声音之旅多媒体互动展“,让观众从历史旁观者变成历史的“参与者”,留下自己的声音和印记。
在她看来,新作品不能一演了之,只有在不断的推广与传播中,才能走向经典,“演出的传播、覆盖范围和观众的参与度,都是一部作品不断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