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闵行这座乡村出现了一座高颜值漆器非遗体验馆,村里还有吃有住可“撸猫”

2021-04-12

通透明亮的三层小楼,错落有致的7间坡屋顶民宿房间,挑高的展览空间内摆放着数百件闪闪发光的精美漆器……这个周末,浦锦街道丰收村一座颜值极高的建筑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从浦江郊野公园骑行而来的游客的目光。

这座建筑,是丰收村刚刚建成的漆栖非遗体验馆,其主要功能,是展示和传承国家级非遗脱胎漆器工艺,并增设了亲子体验、民宿空间。除了漆栖非遗体验馆,丰收村内文旅设施不少:从青岛“漂流”而来的朴宿民宿、由旧厂房推倒后重建的魅客小镇、网红“撸猫”咖啡店、即将建成的日料餐厅……这些元素的引入,为丰收村带来了更多游客和消费。

【非遗体验馆落户乡村】

走进光线通透的漆栖非遗体验馆,一楼展示区除了脱胎漆器工艺和国家非遗传承人李波生大师的介绍外,最吸睛的是大量漆器半成品和闪闪发光的成品漆器。

拿起一件精美的漆器细看,其分量轻到出人意料。原来,漆器的外观看起来虽然和瓷器很像,但其主体是刷了漆的夏布或绸布,因此即使是一件大型漆器,也远不像瓷器那么重。

据介绍,一件脱胎漆器的制成,要经过数道工序:首先按照器皿图纸,用石膏泥土塑成胚胎;以大漆为粘剂,用夏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漆布阴干后,轻轻敲打器体直至内胎模破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也就是“脱胎”;再给漆布器体表面刷上漆灰、打磨,刷上天然大漆,阴干后反复数次上漆;最后,采用隐花、描金、宝砂等工艺对器体进行髹饰,抛光至其表面光滑如镜。

漆器外观像瓷器,其实比瓷器轻得多 李宝花 摄

一般来说,制作一件脱胎漆器需经历50多道工序,约需要3到6个月不等的时间,才能大功告成。如此繁复的工序、不短的耗时,令脱胎漆器自汉代兴起以来,曾经一直是皇室贵族身份的象征,与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列为“中华三宝”。如今,通过丰收村的漆栖非遗体验馆,市民游客将可近距离地认识和体验这一中华传统特色工艺。

漆器的展示区旁,设置了大量可供休憩的座位,逛累了就可以在这里坐下看看漆器的介绍和视频,欣赏木架上的精美漆器。在二楼亲子体验区,孩子们可以花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用蛋壳装饰漆器并上漆的过程。这个体验是脱胎漆器制作工序中的一部分,并进行了适当简化,主要目的是先让孩子们认识漆器、对漆器感兴趣。陪同而来的父母们,则可以带着孩子住进位于3楼的民宿房间,度过一个悠闲的周末。

三楼民宿区域

【“有传承就有希望”】

漆栖非遗体验馆开放首日,今年66岁的国家非遗传承人李波生忙前忙后,为对漆器感兴趣的人们作介绍。

从17岁开始,李波生大半辈子都在老家江西鄱阳做脱胎漆器,是第一个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国家非遗传承人。他的漆器作品拿过不少大奖,也被不少电视和报纸报道过,脱胎漆器几乎承载着他们“全村的希望”。但就像许多其它传统非遗项目一样,脱胎漆器这一精美的工艺品仍难摆脱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如今,从事脱胎漆器工作已50年之久,李波生对这一工艺感情深厚。他说:“我以为这辈子脱胎漆器都走不出鄱阳湖了,没想到年过花甲,还能有这么好的机会来到上海,为这项历史文化瑰宝寻找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

工作中的李波生

记者留意到,因为常年从事漆器工作,李波生的双手几乎没有一片完好的指甲。他说,主要是自己早年做事性子急,每次做完一些工序后没有充分把手洗干净,就又忙着干别的了。经年累月下来,大漆的腐蚀性对手指甲造成了一定损害,但这是可以避免的。现在,跟着李波生学艺的已有好几位年轻人,有两位也是传承人。因为漆器“产量”少,目前漆栖非遗体验馆内的漆器工艺品以展示功能为主。“我到了这个年纪,经济效益已经不是最看重了,有更多人来了解和传承这项技艺就很开心,有传承就有希望!”李波生说。

漆器展示区

【上海乡村蓄势待发】

值得一提的是,漆栖非遗体验馆在丰收村顺利开出,也得益于一群年轻人的助力。原来,李波生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在上海工作,他们希望将老人接到上海生活,也由此萌发了父亲打造一座漆器展示馆的需求。顺利开出的这座非遗体验馆,就是由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李波生长子李杰设计,这一兼具展示、体验和住宿功能的建筑非常适合拍照打卡,如今也是村里的“标杆”文旅设施。

如今,丰收村乃至整个浦锦街道,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文旅设施和文化名人“落户”,为这里的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能性。在丰收村,如今已经落地的文旅设施包括漆器非遗体验馆、朴宿两处民宿,开了一段时间的“撸猫”咖啡店也已小有名气。正在建设中的日料餐厅等,也有望在5月完工。

地处郊野公园内的丰收村外部环境不错

此外,“当代牡丹之王”汤兆基、“海宝爸爸”巫永贤、红木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蒋中庆、门球文化传播大使孙永祥等文化名人,都被吸引到了浦锦街道。浦锦丰收节、浦锦河狸草地音乐节、浦锦微型马拉松等文体旅结合的活动,也正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来此休闲度假。

上海的乡村,正不断承接大都市的“溢出效应”,也正成为稀缺性资源。上周五在金山举行的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书记、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强指出,乡村空间正在由不断收缩向基本稳定转变,乡村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显现,乡村对城市、对市民越来越不可或缺,从承担农产品保障供应功能向承担多元复合功能转变,由承担附属功能向承担核心功能转变。上海乡村已经具备优势凸显的条件、拥有乘势而上的机遇、积累蓄势待发的力量,正迎来大有可为的全新发展阶段。

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漆器制作体验环节 李宝花 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