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 中国文化与文明发展和形成史的考古学探讨、失落的文明
大汶口文化三联玉璧
长5.5 宽2.5厘米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中国文化与文明发展和形成史的考古学探讨
石兴邦
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年7月
本文是根据考古学材料对中国文化与文明发展和形成史作一探讨。本文认为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与形成,是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地域独特性和时代的承传性。作者将其进程分为史前、原史和文明三个阶段:一、史前时代:经过了(1)从采猎文化到农业文化的过渡,(下川文化时期)(13000——10000B.P);(2)早期氏族聚落文化,(前仰韶文化)(10000——8000 B.P);(3)聚落文化发展时期(半坡时代)(8000——7000 B.P);(4)聚落文化的繁荣阶段(庙底沟时期)(6000——5500);社会结构由内聚式――中心聚落到宗邑的出现。二、原史时代(5500——4000 B.P),是指中国国家形成的孕育阶段和早期,相当于考古学文化上的仰韶文化末期到龙山文化晚期,大体相当于古史传说时代的黄帝、尧、舜时期,经历了(1)文明的孕育期(仰韶末期到龙山早期),氏族纽带松散,聚落呈散排式结构;(2)文明产生时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时代),出现了青铜工艺、原始文字和小城邑及宗庙祭坛建筑,进入部落方国林立时代。三、文明时代:夏商周三代文明,(1)中国国家(夏王朝)形成于黄河流域是有优越的人文、自然背景;(2)三代文明的具有冶金术(青铜制造术)、文字、城市(或城邑、都市)、宗庙礼仪和宗法制度等丰富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3)华夏文明原始形态的特征表现在上层建筑体制的独特性:宗权、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宗族、宗法组织和政治权力同层同构,宗庙与宫室并重;(4)今日中国诸民族形成的涵化过程。作者对每个时代的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都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作者总结出中国文明形成的内在规律:在农业的文化的基础上,和氏族部落相互融合实现的,并受到周围民族文化的影响。
失落的文明
李学勤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失落的文明》收集李学勤论作190节,内容广博。其论述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理论与方法、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理论与方法方面,有多读勤写、博涉精读、多闻阙疑、多科结合、洋为中用等具体方法,也有“走出疑古时代”等方向指针,还有文明起源标准、对宗教与神话的认识等具体研究方法。古文字学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简帛,基本概括了中国文字的源流演变。考古学提出了比较考古学研究、文物与文献的关系等方法论方面的探讨,也介绍和探讨了各地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尤其注意研究中原与边远地区以及中国与其它国家间的早期文化交流。历史学方面对周秦变革、古代礼制、古代姓氏、学术源流等进行了探讨。文献学内容较多,包括出土文献也包括传世文献,主要研究点评先秦文献,但也有后世研释古籍的著作。《失落的文明》各篇文章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既是对具体问题的剖析,又可自全体窥学术史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