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压胜钱的前世今生(序篇)
从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刘春声老师《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的分辑系列图文,本着图文并茂,短小精炼,既有学术观点,又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原则,以压胜钱史为纲,以经典钱币为目,向广大读者系统介绍压胜钱(花钱)文化,欢迎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从古至今,能花的钱都可称货币。在中国,从最早的贝币到后来的纸币及新生的电子货币和即将登场的数字化货币,其属性都是商品交易的媒介。除此,钱币史上还有一种不能花的钱,但它偏偏叫花钱。
压胜钱(花钱)是伴随古代货币的发展而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花钱是个俗名,只有几十年历史,史称压胜钱,也叫厌胜钱,厌读作ya,并不读yan。压也好,厌也好,都取压制、压服的含义,一句话,压就是镇压。压胜钱的命名借用了巫术中的“压胜”法式,祈祷鬼神,借助咒语和象征性的物体来诅咒仇敌、制服被诅咒者。这就是压胜钱名字的由来。历史上最早出现压胜钱这个名词源于北宋的《宣和博古图》,距今已有千年。
名称源于用途,压胜钱的肇始源于古代神灵图腾崇拜和巫术的盛行。金属铸币古称“吉金”,既然是吉金,就可作为饰物,也可作具有压胜属性的用途,比如:出土的一种特别小型的空首布,和正式流通的空首布大小相去甚远,或专为殉葬避邪而做。还有秦汉时期出土的小半两(俗称豆半两)、小五铢钱等,显然是用于陪葬而不是供阳间消费的,旧称瘗(yi)钱,也即冥钱,它已经具有压胜意义。出土的钱币中,大凡文字反书、阴刻等品种,多属于瘗钱。所以说,货币身兼流通职能和压胜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但后来分道扬镳了,这事儿发生在汉代,开始还只是在半两、五铢,大泉五十等钱币中,添铸一些吉语、俚语、图案,后来干脆另起炉灶,别树一帜,自已单玩了,真正没有货币职能的压胜钱便横空出世。
春秋 耸肩尖足空首布货币(左) 小型耸肩尖足空首布疑为瘗钱(右)
先秦大半两及西汉五铢钱 微型者为小五铢小半两瘗钱
压胜钱的诞生和秦汉之际方士的兴起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秦汉过渡后,社会趋于安定,社会求富意识空前活跃,举国上下,奢靡之风大盛,“自天子至于庶人”,皆沸沸扬扬,投身于财富的追逐之中,加之黄老学说和谶纬之术兴盛,皇家和贵族豪强开始铸造以禳灾避邪、祈福延寿和贻贵子孙为主要内容的压胜钱。人们相信佩戴或用以殉葬,具有不或抗拒的震慑和保佑的神力。
西汉 五铢高迁二千石 君长慈相压胜钱
西汉 辟兵莫當 去凶除央(殃)压胜钱
压胜钱滥觞于秦汉,甫一问世,即得到上自皇家下至平民的普遍欢迎,遂波及于后世历朝历代,直到今天。
魏晋以降,压胜钱已经从货币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品种。宋代由于道教大盛,以弘扬道教、庇护生肖内容为主题的压胜钱空前发展,是压胜钱的第一个高峰。辽、金、元时期,压胜钱依然保持着数量、质量的高水平。从存量上看,宋、辽、金、元,压胜钱从品种到数量均大大超越此前各朝代的总和。从这一时期开始,压胜钱不惟皇家、官宦、贵族独享,也渐次走向民间,成为普通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北魏 永安五男四神压胜钱(鎏金)
唐宋 金玉满堂双螭龙压胜钱
清代是压胜钱的又一个高峰。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地官钱局都在铸造,民间也有少量生产,广受欢迎的品种还时常相互仿制。晚清到民国时期,压胜钱虽然已渐式微,但仍有一些较为精美的作品出现。
清 嘉庆通宝天下太平宫钱
唐宋以前的压胜钱多出自中原、华北、西北,山东等地,并逐渐向各地辐射。辽金时期内蒙、东北地区多出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压胜钱。明清以后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压胜钱的铸造和流布。目前所见及可以确定的有京炉、川炉、浙炉、苏炉、粤炉、闽炉、云炉、贵炉、湘炉、桂炉等。朝廷在各省设立的铸钱机构,都铸造过压胜钱,根据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需求,铸造出的压胜钱再出售给社会,因此,压胜钱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压胜钱的形制不断有所发展创新,传统的方孔圆形和圆孔圆形以外,又有布形、刀形、梅花、莲花、葫芦、仙桃、蝴蝶、祥云,等等,可谓千姿百态、形制各异。
历代各种异形压胜钱(一)
历代各种异形压胜钱(二)
内容就更多了,镇库、开炉、宫钱、祝圣、祝寿、赏赐、吉语、励志、避兵避毒、雅玩、撒帐、秘戏、凭信、行乐、棋钱、打马格、游戏、选仙、灯谜、生肖、寿生、降魔、延命、符咒、占卜、上梁、镇水、星相、庙宇、冥钱、吉祥图案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天上地下,人间神仙,压胜钱都有表现。
若是把它们粗略分类的话,可归类为钱文钱、吉语钱、生肖钱、宗教钱、镂空钱、娱戏钱、异形钱等几大类。如果再粗分,就是两大类:
祈福和禳灾
清 状元及第龙凤压胜钱 (祈福类)
清 雷霆杀鬼八卦地支压胜钱 (禳灾类)
压胜钱文化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和民族,如日本列岛、安南(今越南)及东南亚地区、朝鲜半岛等,都陆续仿铸过中国压胜钱,制作水平也不低。
日本 七小福神绘钱
安南(越南)成泰通宝强兵富国静外安内大花钱
朝鲜 嘉友蝴蝶花钱
压胜钱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方寸之地,集诗、书、画于一体,也有山水、花鸟、建筑、什物、神仙人物等各类绘画,书法更是包括了真、草、隶、篆等各种书法形式,因此有较高的观赏收藏价值。同时,压胜钱还保留了传统文化中一些经典语句和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
清 梅兰竹菊四君子诗文压胜钱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归纳提炼一下压胜钱的概念:
压胜钱(主体)是由古代官钱局根据政治和社会的需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古代铸币为主要形式,设计制作并以一定规模生产的、面向社会销售的特殊商品。
尽管现在许多人认同民俗钱这个叫法,但我从不用这个叫法,不可否认,压胜钱中有不少民俗内容,但也有相当多的不属于民俗,比如取自尚书、诗经的内容,怎么能说是民俗内涵呢?从性质和用途上讲,有不少是宫中赏赐或皇家特殊用途的钱,这也谈不上民俗。鉴于此,用民俗这个词把钱币史中的这半壁江山覆盖,实是妄自菲薄的自贬之称。在没有一个能把这类钱全部涵盖的名字的前提下,我坚持主张沿用前辈学者的命名,仍使用压胜钱这个名字。因此,作为主编,在编辑《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时,我提出仍使用压胜钱作为这一编的名字,得到编辑部、总编及出席审稿会的各位专家的一致肯定。
本篇参考文献:
《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 刘春声主编 2013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
《寻花问泉》 王宁 刘源主编 中信出版集团
刘春声,50后,笔名齐庚,号宜斋主人、汉风堂主人。著有长篇小说《天雨》,散文集《探花集》、《情满吕梁山》,《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打马百钱》,主编出版历史上首部压胜钱大辞典《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为《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国旅游报》及《中国收藏》、《收藏》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余万字。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客座教授,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客座教授,曾任北京炎黄艺术馆副秘书长。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特别鸣谢探花集公号支持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