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存世最早的油画:北方人捣鼓出新技法,那湿壁画、蛋彩画又是啥?

2021-04-01

果你看惯了文艺复兴早期、欧洲南部意大利的画家们绘制在教堂墙壁上的那些壁画,或许已经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

尽管它们展示出艺术家们对于打破中世纪呆板僵化的程式所做的非凡努力,但也往往因年代久远而变得色彩暗淡、斑驳,其中最典型的失败案例就是15世纪末达.芬奇在米兰完成的那幅《最后的晚餐》。

题图:《根特祭坛画》中的一组人物形象 1415-32年

壹 再度流行的湿壁画

据一位目睹过达.芬奇作画的人描述,他作画前先在墙壁上均匀地涂上一层灰泥,在上边画上草图,之后再打上石膏作为底子,然后涂上一层薄薄的铅白色底漆。他作画的颜料,是自己发明的一种用油彩与蛋彩的混合颜料,这种混合了有机物的颜料被涂得很薄,但不幸的是,这项色彩试验在半个世纪后就证明是失败的。

因为画作的颜色不断脱落、龟裂,人们不得不对这幅画作进行修补,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最后的晚餐》,大概只有20%是保留下来的原作。

达芬奇1498年完成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色彩试验,是试图改进当时盛行的湿壁画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在庞贝壁画中我们已能看到对其成熟的运用(见第十九篇文章《每人心中都藏着一个罗马》)。

自十三世纪开始,这种画法再度流行于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初期的主流绘画方式。

湿壁画的英语单词为Fresco,源自意大利语,含有新鲜之意。这种画法的步骤就是在新粉刷了熟石灰的泥壁上,趁着墙壁未干开始作画,绘制过程中需随时往画面上喷水。其原理在于:矿物颜料由于湿墙壁的极细缝隙产生毛细管虹吸作用,从而被灰泥层充分吸收,画作也就成为墙壁表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种技术特别适合在室内建筑的墙壁上绘画,完成后的作品表面不反光、色彩效果明亮、不易剥落龟裂。尽管达.芬奇所做的试验不太成功,但接下来我们将要介绍的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盛期巨匠们,全都是湿壁画的高手,并且留下了诸多至今保存完美的杰作。

在大致了解了什么是湿壁画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下另一种更具革命性的全新绘画方式——油画,这种技术出现带给我们更为丰富、饱和、鲜艳的视觉体验。但这种技术并不是率先在意大利成熟发展起来的,它出现于北方的尼德兰地区。

《乔瓦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1434年

首先来欣赏下这幅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的《乔瓦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作创作于1434年,这时距离日后的大师达.芬奇出世还要再等15年。画中描绘了一对站立在房间内的新婚夫妇,它就像如今我们所流行拍摄的一幅婚纱照,在15世纪的欧洲上层社会中,也流行将家庭中这一重大时刻请画家们记录下来的习惯。

这一年在南方的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代教父科西莫.美第奇建立了僭主政治,正式成为佛罗伦萨的无冕之主。在他的支持下,艺术家们在各个领域开始用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两大武器,掀起了一次全方位的革新运动:

吉贝尔蒂正在为圣乔凡尼洗礼堂东门的雕塑而勤奋工作;布鲁内莱斯基接受了一项新的挑战,他开始为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圆屋顶绞尽脑汁;年轻的多纳泰罗创作出那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卫像》,这是一件自中世纪以来第一尊与真人等高的裸体圆雕作品;修士画家安吉利科,也准备开始在圣马可修道院的墙壁上,将哥特艺术晚期富有装饰趣味的风格与文艺复兴初期对空间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系列的精美壁画。

在遥远的欧洲北部,隔着加莱海峡与英格兰隔海相望的那片被称作尼德兰地方(有关尼德兰——这个可能你觉得有些陌生的地理概念,我在下文会做介绍。),一位名叫扬.凡.艾克(Jan Van Eyck 1385—1441年)的画家,他生活的地方就是如今比利时的布鲁日城,在1434年,他接到了一位名叫乔瓦尼·阿尔诺芬尼富商的订单。

贰 蛋彩画VS油画

位于比利时西北沿海的布鲁日,毗邻如今的荷兰,直到现在它依然是一座保存了诸多中世纪风格建筑的小城。数年前曾因为一次采访到过那里,小桥、古建筑、闲适的居住环境让人印象深刻。

如今的比利时小城布鲁日 赵青川摄

在扬.凡.艾克生活的15世纪初,布鲁日是尼德兰地区最先进的金融市场和贸易中心,难怪远在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也会将银行业务延伸到这里,并由此扩展他们在北欧的市场。画面中这位阿尔诺芬尼就是当时意大利卢卡的富商兼银行家,也是美第奇家族在布鲁日的代理人。

先来看看扬.凡.艾克这幅《乔瓦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与当时南方意大利画家们留下的作品,有哪些显著的不同?

如果你已经充分了解我们上两章所介绍的平行透视,就马上会挑出这幅画作中存在的毛病:

画家并没有掌握焦点透视法,左边的窗户、右边华丽的床,其透视的灭点是混乱的。

尽管如此,画家还是为我们呈现出一种纵深的空间感。扬.凡.艾克就像这段时间正在佛罗伦萨做着试验的保罗·乌切洛一样(见第三十四篇文章),对现实世界做着谨慎的模仿。

与前几篇文章中、已经有些让我们产生审美疲劳的南方意大利宗教题材的湿壁画相比,这幅画作至少有三点非同凡响:

其一是画作的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再是绘制在教堂里的宗教壁画,或者为世俗王室所绘制的肖像,而是为一位银行家、成功的商人所创作的世俗生活题材。

《乔瓦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细部

其次,这幅画作并不是绘制于墙壁上,而是绘制在橡木板上。

而它最让人激动的一点,在于这幅画作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颜料调和方式——用油来调制颜料然后涂到画板上,这是一种全新的绘画方法。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画家们在调和植物或矿物颜料时,都先将它们磨成粉,然后用鸡蛋的蛋清或者蛋黄来调和,再将其涂在敷有石膏的画板上、木板上,或者建筑物的墙面上。按照这种颜料调和方式所创作的画作,也被称为蛋彩画(坦培拉Tempera)。

蛋彩画与湿壁画同样古老,人们在古埃及的墓室壁画中就发现过用蛋彩创作的湿壁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诸多大师们都采用这种方式作画。直到16世纪,才几乎全被油画所取代,而这一新技法的发明,应该归功于北方扬.凡.艾克这一批画家。

用同一时期南方意大利画家的湿壁画与这幅《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两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油画的一些特点:

因为是用亚麻仁油、核桃油、罂粟油等油性液体调和颜料,不像蛋液那样很容易干,画家可以从容地、反复地精细绘制,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又因为这些油性颜料中含有硬脂酸,可以使颜料保持稳定的稠度增加其可塑性,够使不同色彩之间相互转化达到柔和的效果,从而创造出更丰富的色彩效果,也可以塑造出不同材质物体丰富的层次、质感和肌理。

《乔瓦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细部

比如在扬.凡.艾克的画作中,开始尝试用尖的笔触,在画面上点出高亮度带或高光部分,取得更逼真的效果。

在这幅画作中,背景墙面中所挂着的那串念珠、屋顶垂下的豪华吊灯、背景中的镜子等等都可以感受到,他已经掌握了娴熟的油画技术,并用此描绘出不同材质物体的质感。

这幅画作的尺幅仅仅为60*82厘米,正是因为充分掌握了全新绘画材质,能够为我们展示一些精致的细节,比如画中圆镜中出现的室内整体镜像、圆镜周边镶嵌的十组基督寓意浮雕等等。

《乔瓦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细部

除了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细密画形式转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油画之外,凡.艾克这幅作品的贡献还在于,他首次在风俗画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有人分析称:画面右边妻子的白色头巾和墙壁上挂着的水晶珠串象征纯洁的爱情;绿色的长袍和鼓起的肚子象征着生育能力,床柱上的圣玛格丽特的小雕像,是分娩的保护神;地板上的两双拖鞋、床边墙壁上挂着的小扫帚以及窗台边桌上的桔子,象征着幸福的世俗生活等等。

叁 世界上第一幅真正的油画

有人称这幅《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为世界上第一幅真正的油画,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但可以说,这是一幅用新型油画技法尝试深入表现的最早尝试。

在更早期他和自己兄长胡伯特·凡·艾克(1370—1426年)所创作的根特祭坛画中,已经显示了他们娴熟的油画技法。

如果你看过2014年上映美国电影《盟军夺宝队》可能会对这组画作有深刻印象。

电影《盟军夺宝队》海报

在电影中,由乔治·克鲁尼饰演的弗兰克·斯托克组织一支队伍,从纳粹手中夺回珍贵文物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

希特勒在1945年覆亡之前,颁布了一项《尼禄法令》(The Nero Decree),他试图仿效古罗马暴君尼禄焚烧罗马城,计划在德军失败后将所占领城市的重要设施都摧毁掉,这其中也包括所有沦落到德国纳粹手中的艺术品。

对于这段历史大家可参阅《劫掠欧罗巴:西方艺术珍品在二战中的命运》一书

盟军夺宝队中的古迹卫士们所夺回的最具价值的文化遗产,便是这一组由12面木板屏风、20幅画面组成的《根特祭坛画》。

这组作品在第一世界大战前有6幅原本属于德国,在《凡尔赛条约》签订后作为赔偿被迫交给比利时。如今它们均完整保存于比利时根特市的圣巴夫大教堂(St. Bavo’s Cathedral)。

根特市是弗兰德斯地区的中心城市、比利时自治市、东弗兰德省省会,位于斯海尔德河和莱斯河汇合处。1415年,根特市长向胡伯特·凡·艾克订制祭坛画,10年后胡.艾克未能完成便去世了,此后扬·凡·艾克最终于1432年完成。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