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只知道新疆产棉花?它还“盛产”出土衣服

Image 2021-04-01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也是亚欧大陆腹地,更是古丝绸之路的商贸集散地。在这里,汇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

神秘浪漫的新疆也保存着不少历史的痕迹,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生态,新疆不仅生长着优质的长绒棉,还“盛产”保存完好的古代服饰,是历史文物爱好者的天堂。

气候生态特殊

适合保存古代服饰

在古代,人们为了保护陪葬品、衣服不被腐败,会人工添加树脂或香料,消耗水分达到驱虫和抑制微生物的效果。但中原地区气候湿润多变,加上战争频繁,地下墓穴多少都会遭到损坏,很难有完整的出土服饰。而新疆因为自然环境优势,气温高,干燥少雨,造成水分蒸发快,抑制微生物细菌的生长。再加上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新疆地区的很多文物都保存完好。

B站up主2018年统计的全国博物馆馆藏数量:除故宫博物院(329.9万件)外,地方博物馆馆藏新疆排名第五,仅次于四川、山东、陕西、上海(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如果你对考古感兴趣,你就会发现新疆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服饰,特别是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吐鲁番盆地等丝路沿线的古代墓葬中,都发掘出土大量色泽鲜艳、保存良好的纺织物,其中以汉唐时期的丝绸最为丰富。

比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干燥的气候使得民丰地区发现的遗址中保存了大量古代纺织品,这一地区遗址中出土的丝织品大多花纹流畅自如,艳丽华贵,代表了中国古代织锦的最高技术水平。其中就有大家熟知的《国家宝藏》第二季登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出土情况

该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名列禁止出境目录。“五星”指的就是五星连珠天象,整句话本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大家有所不知,丝织品特别不容易保存,所以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并不多见,而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彩色锦缎,能保持不掉色、完好无损,也要多亏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才能让我们发现这件国宝级的丝织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锦护膊

同墓出土的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缘,现藏于中国丝绸博物馆

除了沙漠地区,阿斯塔那古墓作为高昌的公共墓地也保存了不少服饰,这个距今约1700多年历史,既有达官贵族、威武将军,也有平民百姓、下层兵士的墓群,被当今学者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在先后10余次考古发掘工作中共清理墓葬400余座,伴有大量出土物,其中最令人惊叹的便是保存相对完好的纺织品。

比如,在303号墓出土北朝时期“树纹锦”两件,现存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两件的植物纹与几何纹组合,一件用绿、赭红、黄、白色丝织而成,正反两而花纹相同但花色、地色相反。它的颜色都是白蓝绿相间分行,树形是赭红色,而这些颜色都没有因为在地下埋的太久失去光彩,仍然惊艳夺目。

为什么这个地区能保存这么艳丽不褪色的纺织品呢?因为阿斯塔那地区属于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温度高,所以这种特殊的气候特点为纺织品创造了绝佳的保存条件。

303号墓出土北朝时期“树纹锦”两件

除了字、颜色保存完好外,新疆还出土了一件非常难保存的衣服,这件衣服被称为“中国最贵衣服之一”,它就是1956年出土于新疆阿拉尔的“灵鹫纹锦袍”,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被鉴定为北宋织物。

这件灵鹫纹锦袍有多珍稀呢?它是故宫唯一一件所谓北宋织物真品,据说目前出土的同样质地的北宋锦袍只有三件,除了这件灵鹫纹锦袍外,一件是存于新疆博物馆的灵鹫对羊锦袍,另外一件是国外高加索地区出土的联珠怪兽纹样锦袍。北宋的灵鹫纹锦袍能保存到现在,靠的就是新疆干燥、高热的自然环境,让现在的人通过这件衣服,穿越回北宋的时光。

灵鹫纹锦袍

丝绸之路枢纽

融合中西时尚潮流

北宋的灵鹫纹锦袍的色彩和谐,织工精细,反应了北宋高超的织锦工艺。

除了工艺以外,这件衣服可能还是一件在中西两边很潮的时尚单品——因为它的图案为宋代流行的毬路纹,而它的四角空白处以龟背、方棋、联珠纹、小团花装饰,这代表了波斯民族的风格。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新疆是中国和西方沟通的枢纽,这也让此地出土大量融合了中西方装饰艺术特点的服装,就像现在的上海一样,新疆可能是中国古代的“时尚之都”!

灵鹫纹锦袍局部图案

你是否还记得一具在在新疆尉犁营盘遗址墓地出土的汉代男性。当时它的棺材上覆盖着色彩艳丽的狮子纹毯子。而棺材里的他穿着装饰着奇异而明亮的颜色的“毛衣”。人们都称他为“营盘美男”,因为它入葬的一身衣服至少包含好几种文化元素。

这位时尚“潮男”的毯子上是一头伏卧的雄狮,狮头侧视,神态和善,富于动感,充满了西方艺术风味,考古学者取名“彩色狮纹栽绒毛毯”。而他的这件“毛衣”被称为“红地人兽树纹罽(ji)袍”,是被列入“中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录”的重要文物。

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出土情况

那这位美男子的衣服上到底有哪些文化元素呢?

从图案上看:树下对兽的纹样形式是波斯装饰题,而裸体人物的造型则表现出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特点。

红地人兽树纹罽袍局部,有学者认为图中人物是希腊的丘比特

从颜色上看:纺织物的染色成份包含了西茜草和茜草,一种是古代新疆营盘当地一带的特产植物,而另一种则是中原地区的植物。

从材料上看:衣服是双层两面纹毛织物,裤子是绛紫色平纹丝绸,脚上穿的是绢面贴金毡袜,腰上系是绢质腰带。好家伙,锦、绮、罗、绢、绉、绣、织全部设计在身上了。

从装饰上看:绢内袍的前胸、领口、绢面毡袜的袜面袜底、腰间所挂香囊的镶边上都有贴金——这种贴金技术是汉魏时期比较盛行的一种印花工艺。

胸部的印花贴金

从这件时尚的潮流搭配可以看出,在墓主人生存的那个时代,中国和西方往来频繁,而对纺织物图案的研究断代后,这具干尸居然大致为东汉末至魏晋前凉时期,也就是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

而汉晋时期,棉织物的推广及中原丝织物的传入,使毛织物不再是新疆地区唯一的服饰面料,同时随着服装裁剪、缝纫技术的进步。服装的款式日益丰富多彩——难怪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的达官贵人不仅穿罗服绫,而且提倡用金银装饰衣物,甚至仿制从波斯进献的织金锦袍。

上面三件棉布衣服为:楼兰古城出土的汉晋时期棉布袍子、半袖袍、长袖绢袍。

下面四件棉织品为楼兰壁画墓出土的汉晋时期残缺长袖绢袍、夹裙、彩绘棉布、棉布袜

还有一些从新疆曾出土的含有东西方融合的服饰,都证明了新疆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比如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联珠猪头纹锦覆面,覆面织锦上的野猪头形象来自波斯萨珊艺术,但纹样是唐代丝绸常见的左右对称夹版消色印花装饰纹样。

联珠猪头纹锦覆面

同墓群出土的唐代联珠对鸟对羊纹锦,为锦幡残片,主题纹饰为对鸟和颈部带绶带的对羊,类似公元6-7世纪中亚、西亚常见的装饰。团窠内对鸟、对羊相向而立,属于独特的西域风格。

唐代联珠对鸟对羊纹锦

同地出土的唐代瓣窠灵鹫纹锦,织锦黄地,图案为八瓣花环式,环中为一展翅正面直立的灵鹫,头部似有头光,鹫腹部中央有一裸体蹲踞状的人物形象。该织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因素,应与古罗马拜占庭时期的文化有联系,属于西方织锦。

隋唐五代红地团窠联珠纹对鸟纹锦局部

所以,这下你知道新疆除了棉花以外,在对中国历史的服饰研究上,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了吧。古代新疆作为亚欧大陆其他文明沟通东亚的唯一通道,每一朵棉花、每一针丝线都蕴含着中原与西域贸易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发展壮大过程中,积极向外汲取养分的重要通道,至现在,它仍是。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3年叶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75(07).

[2]衣霄.吐鲁番出土织物树纹特征源流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4).

THE END

编辑|余一

图|网络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所有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工薪族如何玩转艺术收藏?90后资深藏家干货分享

评分已扑街的《大宋宫词》,片头我打9.5分

把植物变成艺术品,不能永久收藏到底图个啥?

这场拍卖,告诉你今年市场的“广东口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