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南信大学子20万字调研报告 解码长江大桥背后的“工匠精神”

2021-03-3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润文)3月26日,清明节前夕,一群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的青年学子同南京桥友会会长冯永祥一起来到了南京市和燕路铁石岗公墓,开展了“缅怀建桥先辈,弘扬大桥精神”清明祭扫的主题活动,缅怀并悼念为建设社会主义奉献终身的南京大桥建造者。

“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是我们青年一代心目中的英雄。”学子们在当年从事电工的仇兴生、钢筋工王裔铿、铆工后提升为人事科科长的杨念先墓前鞠躬致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长眠在这片热土的老前辈的崇敬之情。

当年青年工人们住在芦席棚里,建起了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大桥的一幕幕热血画面在眼前一页页翻过,触动了学子们的内心。

去年10月,南信大学子们开始了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课题调研《“争气桥”如何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的淬炼与传承》。通过对南京长江大桥建筑历史的探索和追忆,解码“桥坚强”背后的“工匠精神”。

项目组成员对60多位建桥者进行深入访谈,课题组对“工匠精神”的独特内涵、大桥建造者的历史印记、“工匠精神”的时代呈现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高度凝练,集中展现了“大国工匠”的优良品质,对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完成了20万字的调研报告。

课题组凝练了大桥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核。即“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追求卓越的创新品质,推倒重来的质量意识,国家至上的责任担当,长虹卧波的建筑典范”。

“此次调研解码“争气桥”背后的大桥精神,让大桥精神从‘历史记忆’‘国家记忆’成为鲜活的‘时代精神’‘集体记忆’,丰富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富矿’。”课题指导教师、南信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显信教授认为,该课题报告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为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务实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养成提供价值滋养。

“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时代丰碑,孕育了内涵丰富的‘大桥精神’,我们青年学子要弘扬长江大桥的时代精神。” 课题组成员徐逸菡表示,要以前辈为榜样,继承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桥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