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数字化之路|阵仗全面铺开 战略缺位凸显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世界美术馆界可以说是一场噩梦,而如今,这场噩梦在很多国家仍在继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博物馆都已经关闭。”(2020年2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恢复开放工作指南》及《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月27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进文博单位恢复开放和复工的指导意见》,中国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开始陆续恢复开放。6月14日起,湖北省境内博物馆、美术馆也开始有序开放。)2020年5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其发布的调查报告第一行写下了这样沉痛的一句话。面对被迫锁上的大门,线上成为博物馆、美术馆与观众维持联系的首选途径,过去一年中,线上展览、线上教育、对话策展人、社交媒体互动等线上项目层出不穷,虽然也涌现出许多成功作法,但绝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的数字化之路仍显战略缺位。
01
被疫情倒逼的数字化之路
2020年5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对约1600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第一份报告,这些问卷来自107个国家的博物馆及博物馆专业人士。调查显示,94.7%的博物馆已经关闭,至少80%的博物馆需要通过减少展览和活动项目来削减开支,在非洲,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3%。可喜的是,超过50%的博物馆表示,在疫情开始之前就已经拥有社交媒体账号并已经开始通过社交媒体与公众分享馆藏。受疫情影响,至少有15%的博物馆增加了线上互动活动,更有约50%的博物馆称其通过社交媒体推出的内容有所增加。
2020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再次发布调查报告,此次报告收到来自五大洲的博物馆及博物馆专业人士发来的约900份回复。调查显示,随着各国疫情走势的不同,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处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范围内51.3%的博物馆已经开馆,18%仍处于关闭状态,其中大多数欧洲、亚洲的博物馆已经重新开馆,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则多处于闭馆状态,调查结束后不久欧洲地区又迎来了第二波疫情,一些博物馆被迫再次关闭。疫情的持续和不断反复让更多的博物馆意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相比第一次调查,有更多的博物馆首次开通了在线社群沟通渠道,并开始重新考量数字化定位、研讨数字化策略。
02
数字化打开创意和互动之门
在尝试数字化的过程中,较为普遍的方式是线上展览——利用VR等新技术将博物馆的展陈空间搬到互联网上;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开始尝试利用馆藏资源服务社区,与社区或学校联合推出数字化教育资源;一些博物馆利用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对其馆藏、展览进行宣传推广,保持与受众的联系……这其中,有一些项目因创意“出圈”,受到来自本国乃至国外受众的喜爱和讨论。
▲ 乌菲茨美术馆重新开馆前在抖音海外版发布短视频提醒观众勤洗手
▲ 乌菲茨美术馆在抖音海外版发布的小视频中上演美杜莎与病毒的大战
疫情期间,最出圈的“数字化”传播项目当属意大利乌菲茨美术馆在抖音海外版上的一系列策划。去年3月、4月,乌菲茨美术馆先后注册了自己的Facebook和抖音海外版账号,这家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望族美第奇家族收藏的世界级美术馆,珍藏着无数的珍宝级艺术品,“镇馆之宝”可谓俯拾即是。乌菲茨美术馆利用抖音海外版成功吸引到了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用添加旁白、制作动画等方式,乌菲茨美术馆制作、发布了大量“恶搞”其馆藏名画的短视频,波提切利的《维纳斯诞生》、卡拉瓦乔的《美杜莎》都“遭到”恶搞。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乌菲茨美术馆抖音账户的关注人数就达到5.4万人,其中69%的年龄都在13岁至24岁之间。在去年6月至8月该美术馆重新开放期间,25岁以下的观众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34%至45%,这个数字在前年只有18%至28%,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认为正是社交媒体拉近了乌菲茨美术馆与年青观众的距离。乌菲茨美术馆的抖音项目由十几名员工组成的跨部门项目团队负责,其中包括两名全职社交媒体专家,团队在内容上线前进行了六周的筹备,并进行了一系列测试。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引发热议的短视频中,有一些创意甚至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
▲ “与策展人共饮鸡尾酒”在油管上拥有大批观众
美国纽约的弗里克收藏馆在YouTube推出的节目“与策展人共饮鸡尾酒”也是去年疫情期间话题量较多的一次数字化尝试。与策展人隔着屏幕共同举杯,品一杯美酒,赏一件名作,平均时间约20分钟的节目中,策展人如友人般坐在“对面”,为观众讲述艺术作品的前世今生,带观众用策展人的目光去欣赏作品,给出鸡尾酒的制作方法、作品的在线观赏链接,氛围轻松但内容深刻,让居家鉴赏艺术作品成为可能。
疫情导致的城市封闭迫使人们不得不将很多活动转至线上,这打破了距离带来的屏障,让世界显得更小。有博物馆负责人称,因为城市封闭,博物馆界彼此间的交流、互动反而更加频繁起来。疫情开始后不久,美国耶鲁古巴比伦收藏馆就联合哈佛近东古代博物馆、凯尔西考古博物馆、东方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博物馆以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五家美国核心博物馆共同开启了“#连接收藏”在线活动,这项活动希望能够为各大博物馆中的古代藏品建立连接,每个月活动都会公布一个主题,各大博物馆与主题相关的藏品集中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展示,藏品背后的学术研究、保护工作和收藏故事等相关内容也会一同发布,馆际联动和丰富的知识为活动吸引了大批参与者。盖蒂中心、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目前也已加入了这一项目,欧洲、中东地区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也正在与项目接洽,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这种馆际线上联动能够在疫情之后继续维持下去。
03
国内美术馆的数字化之路
在中国,疫情的暴发无疑让各类“云”内容的用户屡创新高。据2021年3月的数据统计,仅牛年春节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的网上展览就多达2000余项,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
▲ 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美术馆云课堂”
翻看中国美术馆官网的在线展览,能够看到早在2012年6月展出的“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2020年,中国美术馆共举办“向医务工作者致敬——全国部分美术馆馆藏作品选登”“为抗疫而塑——中国美术馆国家主题美术创作组作品选登”等7个“云展览”;开设“中国美术馆云课堂”,邀请杨振宁、余秋雨、吴为山、廖昌永等名人名家推出美学讲座;组织29位馆内专家讲解《中国美术馆藏经典作品》60集,经多媒体平台传播,阅读总量突破1000万人次。
▲ “经济法则——杨小满个展”导览现场
受疫情影响闭馆后,广东美术馆也将注意力放到虚拟展览与传播上。疫情期间,广东美术馆推出几十个虚拟展览资源,点击量累计超过100万。能够从容应对危机,得益于该馆从2017年就开始构建的“数字化美术馆”计划。从2017年至2020年,广东美术馆已有50个大型的线上展览被保存为数字档案,成为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材料。此外,AR、VR技术也被引入到线上展览之中,打破传统线上展览观看角度的限制,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作品魅力。
今日美术馆一直在探索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早在2018年,今日美术馆就推出“今日未来馆”,由实体展览、虚拟展览及第三方(增强现实)展览三部分组成,将传统艺术展的数字化向前推进。就在3月27日,今日美术馆在抖音直播了“‘驭见新生’主题艺术沙龙”,除了云游展览、聆听专家讲解还设计了各种互动、彩蛋。
04
内部结构性弱点凸显
不得不说,在世界范围内,博物馆、美术馆在应对疫情危机时做出的数字化转型是极为迅速并充满创意的。但同时,纵观一年内各国博物馆、美术馆的数字化之路,像乌菲茨美术馆这样拥有团队和专家、弗里克收藏馆这样有系统的项目策划、耶鲁古巴比伦收藏馆这样拥有友馆支持的事实上并不占多数,绝大多数博物馆和美术馆仍然处于将线下内容平行转移至线上的基础水平。在数字化进程中,博物馆、美术馆内部存在已久的结构性弱点已经凸显。
在国际博物馆协会去年5月发布的第一份调查报告中,55.7%的博物馆、美术馆回应称其雇佣有从事数字化工作的工作人员,但并非专职从事这项工作,只有26.1%回应称其雇佣有专职从事数字化工作的工作人员,其余18.3%则并没有这部分人力。预算方面,23.8%的博物馆、美术馆在数字化领域投入1%至5%的预算,预算占比最多的35.5%的博物馆、美术馆对数字化领域也并没有明确的预算金额,这足以证明对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而言,数字化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此外,数字化能力和资源的地域差异也极为明显,在非洲和太平洋岛国,只有5%的博物馆、美术馆有能力推出数字化内容。在印度,一些一流博物馆、美术馆的官方网站则持续数月不曾更新。
▲ 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在人员、预算、培训、内容、战略方面开始向数字化倾斜(图为国际博物馆协会2020年11月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
数月后,在11月发布的调查报告中,除了更多博物馆、美术馆加入数字化大军、推出更多数字化活动之外,在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的相关数据上,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仍然没有足够的设备、人力满足数字化需求,更不用说从专业的角度带领博物馆、美术馆走向数字化之路。此外,尝试与公众沟通的线上途径和模式仍然有限,优质的数字化策划和内容仍然缺乏。
调查报告认为,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将成为博物馆、美术馆在数字化领域投入经费和人力资源的主要障碍,建议相关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为博物馆、美术馆提供一定的支持。
05
如果数字化是趋势,那未来是什么
在博物馆、美术馆诞生后的600多年时间里,它们不断被时代塑造和改变,而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改变无疑是史无前例的,这次变革之后,博物馆和美术馆将迎来的便是——数字时代。
国际博物馆协会的问卷调查结果也印证了数字化已成为博物馆、美术馆界的“共识”——绝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表示未来将增加数字化预算、培训数字化员工、增加数字化内容并将重新探讨与制定数字化战略。可以肯定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永远地改变了博物馆、美术馆对数字世界的看法,凸显了现有问题,并加速了已经开始的数字化变革。
有统计显示,绝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所展示的藏品只占到馆藏的十分之一,大量藏品由于种种原因长时间无法与公众见面。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博物馆、美术馆能够与专业的互联网团队进行合作,制定更加清晰、详细的数字化战略,“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美术馆”不仅能够让更多的文化遗产、现当代艺术和他们背后的故事走近大众,通过馆际、国际联合互动,文物和艺术品的展示模式、叙事手段和策展方式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将会重塑世界博物馆、美术馆版图。
在迎接数字时代到来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对博物馆、美术馆数字化的担忧。有媒体和专家认为,数字化变革过后,现有的实体博物馆、美术馆或将成为存放和保护藏品的“仓库”。
毫无疑问,美术馆的数字化发展之路仍将继续,甚至将以更大的脚步向前迈进,伴随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迭代,数字化展览与传播必将向更加多元、更具创意的方向发展,伴随受众对线上观展模式、互动形式的接受度和喜爱度不断提升,线上有可能发展成为平行于实体的重要展出空间,助推美术馆服务公众“两翼化”结构的形成,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中建设真正的没有围墙的美术馆。
2021年3月28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美术馆数字化之路
阵仗全面铺开 战略缺位凸显》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