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企业公民|非遗旅游深度融合,丹寨万达小镇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2021-03-29

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民族医药丹寨行、黔东南非遗成果展、全国非遗绝技秀、千人手绘蜡染千鸟图……近日,新京报记者获悉,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将于5月15日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幕。届时,9天时间里将举办30多场“非遗进景区”特色活动,从而成为推动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业内看来,丹寨万达小镇作为万达集团包县帮扶丹寨的核心产业项目,举办规格高、规模大的“中国丹寨非遗周”,既是展示非遗保护成果、促进非遗技艺传承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丹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丹寨乡村振兴的有力之举。

中国丹寨非遗周已成为推动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图为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现场。

丹寨万达小镇上演非遗盛宴

新京报记者获悉,中国丹寨非遗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丹寨县人民政府、万达集团等承办,旨在推动中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让更多非遗走进景区,促进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

从5月15日至23日为期9天的时间里,中国丹寨非遗周在丹寨万达小镇上演一场非遗盛宴,既有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民族医药丹寨行、黔东南非遗成果展等具有全国影响的会议、论坛和颁奖活动,也有落地丹寨万达小镇举办的2021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全国非遗绝技秀、非遗服饰大秀等体验活动,预计将吸引全国爱好非遗的游客前来小镇观赏和体验。

万达方面相关人士透露,在5月15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将有来自文化和旅游部、贵州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旅游行业和研究机构的众多专家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为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献计献策。

“今年的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值得期待,既能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振兴,也能为旅游业注入优质文化内容,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位参与去年论坛的与会嘉宾称。

去年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甫一亮相,就吸引近千名全国非遗、旅游、文创行业精英汇聚丹寨万达小镇交流研讨,成为推动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记者注意到,相比于去年,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的一大亮点在于,届时将举办少数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中医药协调委员会工作会议等相关活动。此举在业内看来,可助推非遗与中国民族医药的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曾表示,在丹寨万达小镇举办“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既是展示非遗保护成果,促进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丹寨旅游业发展,促进丹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小镇平台让丹寨非遗走向世界

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之所以落户贵州丹寨万达小镇,并非偶然。实际上,丹寨不仅有湖光山色、美食美景,还有千年非遗文化等待人们去探索和体验,拥有7项国家级、24项省级、100余项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非遗之乡”。其中,苗族的蜡染、刺绣、织锦、银饰以及皮纸、鸟笼等,都较受外界关注。

表现最突出的应属苗族蜡染。2006年,苗族蜡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万达小镇开业后,蜡染受到游客追捧,并为不少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杨芳就是其中一位。

丹寨扬武镇排倒村的杨芳,是国家级非遗“苗族蜡染”的传承人。多年前,她在丹寨创办了蜡染专业合作社,覆盖了6个村寨,是带领当地苗族妇女致富的“领头雁”。在她的400多名社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蜡染名匠,由她创作的作品,更是享誉国内外。在丹寨县政府和万达集团的邀请下,杨芳蜡染馆入驻了丹寨万达小镇,向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展示这项令人惊艳的苗族手工技艺。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杨芳蜡染馆出售的蜡染制品涵盖服饰、包类、艺术装饰品等,售价在几十到几千元不等。店里每天都有许多前来咨询的游客,杨芳和店员会耐心向他们解答蜡染背后的故事,让游客能更深刻体会到丹寨非遗文化的价值。

蜡染,曾经是藏在深山的艺术品,如今走向了市场化道路接受行业竞争,也由此激发了蜡染工匠们的创新能力。“我新研发的蜡染专利作品,叫木板蜡染。曾经印制图案的染布变成了木板,因为材质的改变,用途也拓宽了,可以用于家装等。这样的新型蜡染产品多销往沿海,甚至走出国门。”杨芳介绍称。

“非遗+旅游”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

问题在于,“非遗”文化资源相对抽象,怎样才能使人摸得到、带得走呢?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丹寨万达小镇的一个做法是,将丹寨最具典型性的“编、制、染”传统工艺,分别搬进小院落,让游客在小院漫步,观赏、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自古以来,丹寨苗族人民对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一个叫卡拉村的苗寨里,捕鸟、养鸟、斗鸟的习俗源远流长。久而久之,大家对鸟笼的兴趣也日益浓厚,这里的鸟笼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了贵州省“非遗”项目。

在丹寨万达小镇的鸟笼小院里,店家早已做好了备料、打孔等工作,游客可以现学现用,编一个简版鸟笼带回家,“鸟笼是我们当地老百姓以楠竹、金竹为原料,手工精心编制而成,再刷上一层桐油,既能保持色泽光亮还能防虫避潮。”丹寨鸟笼小院店员介绍称。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鸟笼编制技艺,该技艺已被列入贵州省“非遗”项目。

石桥古法造纸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古代造纸的民间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寨万达小镇的造纸小院,则将石桥村的古法造纸技艺在小镇上还原,将原先繁琐的造纸流程简化成浇纸浆、摆花、压榨脱水、烘干等几道主要工序,让游客通过不到30分钟的过程便可亲身体验这种古老的技艺。

这并非个例,实际上,开业四年多来,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作为丹寨万达小镇的旅游资源获得关注,并日渐成为可体验、可购买,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不仅让“非遗”大放异彩,也赋予了丹寨万达小镇更蓬勃的生命力。

据万达方面透露,后续丹寨万达小镇还将借助万达平台,持续推进“非遗+研学与非遗+体验”的沉浸式旅游精品路线,联动小镇商户,进一步助推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而带动丹寨周边乡村快速振兴。

未来丹寨万达小镇将持续推进沉浸式旅游路线。图为游客在现场体验非遗技艺。

【企业履责点评】

目前,借助丹寨万达小镇的平台,丹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广泛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恰如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所言,丹寨万达小镇在交通并不便利的条件下,依靠产品力,获得了较大成功,是旅游的供给侧改革,是非遗和旅游融合的典范。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图片来源 企业供图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