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山河令》:武侠剧竟然也能致敬《红楼梦》

Image 2021-03-14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从《红楼梦》中可以看出“宫闱秘事”。

在古典小说中,《红楼梦》堪称最接近宫廷生活的作品,很多的宫斗剧,都在以各种方式“致敬”《红楼梦》。从塑造人物、构建情节,甚至于一事一物,创作者都有可能在《红楼梦》中寻得启发。

不过,如果您认为:可以“致敬”《红楼梦》的只有宫廷剧的话,那可就out了!

不信?

最近热播的“新武侠”类型的《山河令》,就证明了这一点!

《山河令》描写了一个具有些须仙侠气质的别样江湖,双男主的设定,让两个主角戏份基本平分秋色。

两个男主角,各有各的难处:温客行背负家仇,为了活下来给父母报仇,不得已成为江湖上恶贯满盈的青崖山鬼谷的谷主;而周子舒生逢门派末世,一念之差为官府卖命,成为暗杀机构的首领,为人所用,身不由己。

但两人都希望能够摆脱困境,出于正念与武林败类为敌。最终,两人在行走江湖的过程中,结成了和谐社会“兄弟情”。

这样看起来,改编自网络文学《天涯客》的《山河令》,似乎与《红楼梦》没有半毛钱的联系。

但事实上,剧中“致敬”《红楼》的内容不少!

首先,在创作思路上,主创者亲口谈到,有些思路借鉴于《红楼梦》!——虽然“致敬”之作很多,但主创直接谈及的还并不多。

在剧中,温客行与周子舒交往时,常表现出活泼的一面;而周子舒则显得沉稳干练。同样,周子舒的徒弟成岭,也是寡言少语,与周子舒性格相似;而温客行的属下阿湘姑娘,则是快言快语,与温客行的性格颇有几分相类。温周有“兄弟情”,而湘岭亦有感情纠葛。

对于这种人物关系的搭建,在接受采访时,编剧曾说:“这有一点像《红楼梦》里的晴为黛副,《山河令》里面很多人物是在彼此隐隐的投射。”

其实,这是出自第八回的脂批“晴有林风,袭乃钗副”。

这只是编剧陈述出来的,没有说出来的、参考《红楼梦》的内容,还有更多,甚至在剧中随处可见。

比如,成岭在只身进入鱼龙混杂的江湖门派前,师父周子舒没有太多嘱咐,温客行话多的特点就表现出来了,对成岭多有交代,告诉他要“事不干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熟悉《红楼梦》的朋友,不知有没有觉得这句话耳熟?

没错,就出自第五十五回中,王熙凤对薛宝钗所作的评价!

“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

在《红楼梦》中,这时的王熙凤由于生病不能理家,却客观分析了家中几个姑娘的特点。

子曾经曰过:“不患寡而患不均”,绝不宜厚此薄彼,既然剧中引用了凤姐对宝钗的评价,自然也不可能对黛玉的评价视而不见。

在《山河令》中,这句话用在了命不久矣的周子舒身上……

两处“致敬”,还都出自温客行之口。

我深深地怀疑,这温客行只怕也是资深红迷吧……

除了台词,人物设定上,也有借鉴《红楼梦》的地方。只不过,加上种种充满江湖气的杜撰,显得朦胧一些。

在《山河令》中,有一个全江湖引以为敌的特殊门派——鬼谷。

谷中皆是心狠手辣、堪比鬼魅的恶人——还是同样的恶人,还是同样的谷;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没错,这其实是“致敬”了古龙先生笔下的恶人谷。

鬼谷中的成员,有黑白无常、长舌鬼等等。但有一个“鬼”很特殊,是位女鬼——喜丧鬼,她还有个名号,江湖人称“薄情簿主”。

这位薄情簿主喜丧鬼,业绩目标是“杀尽天下负心人”。在剧中,曾抓来一个负心汉,以办婚礼的形式,送他去死。原来,这人曾与一位姑娘订有婚约,但却悔婚,致使姑娘自尽而亡。喜丧鬼忿恨这样的负心人,将他处死。

虽然这个人物形象显得鬼气森森,但毫无疑问,这一形象也可以从《红楼梦》中找到原型,那就是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实是唐突了仙姑,但这真的不怪我……)

客观来看,首先,两位的经营范围一致,警幻仙姑是“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都是与“情”有关;另外,太虚幻境的“迷津”中,有夜叉、海鬼,同样恐怖异常,由“仙”到“鬼”的改编,倒也不算无中生有;再者,所谓“薄情司”、“薄情簿”,源于《红楼梦》的“薄命司”和“金陵十二钗册子”。

另外,既说到“仙姑”,就不能不提“幻境”。在《山河令》的台词中,确有“幻境”一词。那是温周二人中了“醉生梦死”的药香而产生的幻觉——这跟贾宝玉进入幻境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幻境这一段的结尾,也与《红楼》相似……

在剧中,周子舒化名为周絮,虽然两个主角儿时相识,但多年未见,此时不曾认出。温客行在迷药干扰下,看到了儿时的景象,因此叫出了周子舒的真名。

这时,屏幕上留下周子舒独自发愣。

看这台词,像不像秦可卿的那句:“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

显然,剧中情节与《红楼梦》颇(ji)为(ben)神(yi)似(yang)。

况且,这“醉生梦死”,恐怕参考的也是《红楼梦》中的“梦甜香”吧。

话说,借鉴《红楼梦》能不能不要这么俯拾皆是……

同时,《山河令》的一大特点,是引用了较多的古文,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它们的身影。

像温客行称赞周子舒的武功,说“这步法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这其实化用了曹植的《洛神赋》,只是调整了顺序,让个别字更加通俗。《红楼梦》中描写警幻仙姑的赋,写道:“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回风舞雪”正是化用自《洛神赋》。

幻境、仙姑、册子,这些借鉴完了,判词自然也不能落下。

《山河令》中,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谶语,“彩云散,琉璃碎,青崖山鬼谁与悲”。这暗指“琉璃甲”,在剧中,它能打开使人天下无敌的武库宝藏。

而《红楼梦》中判词的第一首,就是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这皆出自白居易《简简吟》的句子:“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并且,在《红楼梦》中,判词的本质就是谶语,剧中的用法也类似。

另外,王熙凤的曲子中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机关算尽”,出自黄庭坚的《牧童》诗,诗中说:“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在《山河令》剧中,这一说法也多次被引用。

《红楼梦》第一回中,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前缘,就发生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此处脂批云:“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这是唐人旧句,出自李源与和尚圆观的故事,后世常喻因缘前定。

“周兄,咱们这缘分委实深啊,莫非是三生石上旧精魂。”《山河令》中的台词,同样引用了这句诗。

虽然这几例,不能完全算是借鉴《红楼梦》。但《红楼梦》的特点是“文体众备”,吸收了历史上诸多的诗词歌赋,对于当代的创作者,这直接呈现了众多可供参考的诗词。

剧中的种种化用、参考,正折射出《红楼梦》的文学魅力。或许就如同剧中人物掌握了琉璃甲一样,借鉴《红楼梦》能够大大打开创作思路。

而且,在《山河令》中,一些人名也参考了《红楼梦》。

《红楼梦》的特点是“甄”“贾”两大家族真假对应,虚实相生,至于“贾”过于有特色,不便直接借鉴,而“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直接导致了一个现象:近几年古装剧中姓“甄”的真的真的特别多,比如钮祜禄·甄嬛……

像温客行的父亲,有一名曰“甄如玉”——很显然只是差了一个“宝”。而温客行还有一名“甄衍”,我只知道《红楼梦》中有一“贾演”……

说到这里,大家就会明白,武侠剧也能“致敬”《红楼梦》。

当然,该剧还在网络播出中,在后续剧集里,恐怕“致敬”的内容还有更多。

即便是已播内容中,参考借鉴《红楼梦》的内容,可谓随处可见,相信这些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

这再次印证了:看电视剧,是检验是否熟悉《红楼梦》的最佳标准。

作为文学名著,《红楼梦》并不是要高高地在神坛上供着的。当代的创作者,在小说、剧作中进行参考,本也无可厚非。

这么多影视剧纷纷“致敬”,证明了《红楼梦》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与文学价值。同时,看得出来,作者、编剧对《红楼梦》的了解是十分深入的,特别是近几年的“致敬”之作,渐渐从单纯参考文本,已经扩大到对脂批的借鉴。

这倒是给红迷朋友提了一个醒:作为《红楼梦》的读者,我们是否足够熟悉《红楼梦》了呢?是否已经掌握《红楼梦》的精髓了呢?

剧中其余种种“致敬”,在此不一一写出了,不妨用问答的方式来呈现吧——

“看武侠,猜红楼”问题一:

在大观园中,“有凤来仪”景观,又叫什么名?

“看武侠,猜红楼”问题二:

《红楼梦》中“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的,是哪两个人物?

“看武侠,猜红楼”问题三:

原著中,到贾府打秋风(打抽丰)的是谁?

“看武侠,猜红楼”问题四:

“我白认得了你”出自哪个人物之口?

“看武侠,猜红楼”问题五:

曾告诫贾宝玉不能吃冷酒的,有哪几个人物?

作者简介:暜航,传统文化学者;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红楼梦》主讲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频道《台青遇上古建筑》专栏主讲嘉宾。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