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铜器艺术作品展“古有宣德炉 今有巧生炉”盛大开幕

2021-03-10

2021年3月7日下午,“古有宣德炉 今有巧生炉””——非遗项目“青铜失蜡铸造”传承人陈巧生、陈冠丞铜器艺术作品晋京展在爱慕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呈现了出自陈巧生、陈冠丞两位传承人之手的50余个香炉作品,展示传统铜炉铸造技艺魅力的同时,也使中国铜炉文化再次走进公众生活。

近40年来,陈巧生老师创意并铸造的各色传统铜炉和巧生炉作品,受到文博界专家和藏家的认可,也引领着中国铜炉铸造业的发展,巧生炉已经成为了解传统焚香文化的媒介。此次北京爱慕美术馆携手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北京苏州企业商会、苏州巧生炉博物馆,展示巧生炉具有独特的格调和穿透力。

作为焚香的器具,香炉在它的实用功能上增添了美学要素,纵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焚香的器具甚至使用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香炉的实用价值日渐式微,但其美学价值却在蓬勃生长,成为一个独特的而且深不可测的世界。陈巧生老师的作品慕古承今,被收藏专家马未都盛赞“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

宣德炉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然而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宣德炉不仅在工艺上早已失传,甚至从文化传承上也断代。20世纪80年代,作为陈氏铜炉技艺第三代传人的陈巧生老师,通过40多年的苦心钻研,终于复原了传统宣德炉失蜡法铸造技艺,并完善和发展了几十道关键工艺,成品与清明宣德炉毫无二致,不可分辨。

坚信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创新,陈巧生老师一直致力于在遵循传统工艺的同时,使明代宣德炉与时代特色和中国传统工艺元素创意相结合,并以“巧生炉”为名款,在传统文化的坚守中达成惊人一跃。

为了使公众更贴近中国传统文化,陈巧生老师之子陈冠丞为到场的嘉宾讲解焚香与香炉的历史、巧生炉的技艺与造型内涵。活动现场,香文化的意趣美妙被娓娓道来,一鼎香炉,情致归一。

焚香,是中国古代文人怡情养性的“四艺”之一,品赏香炉也就成为体现雅致、生活意趣的活动。如今,东方美学生活方式越来越为人们喜爱,为将铜炉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融入大众生活,传达东方美学的融合与创新,展览现场,爱慕集团旗下丝绸文化品牌皇锦出品的典雅真丝餐垫、桌旗与色泽柔和、工艺精湛的巧生炉相互映衬,互为补充,沉静悠然的东方文化生活跃然眼前,如有暗香四溢。

铜器艺术作品展“古有宣德炉 今有巧生炉”是北京爱慕美术馆坚持多年的非遗文化晋京展项目的延续,展览不仅为北京的艺术爱好者提供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的平台,也为非遗艺术提供更加多元的展示窗口。展览持续至2021年4月13日,爱慕美术馆免费开放(节假日无休),无需门票和预约。

艺术家简介

陈巧生

陈巧生,1957年生于江苏,字彦岐,号炉香居士。陈巧生出生于铜炉世家,祖上自清朝起从事铜炉和铜器制作,陈巧生是家族技艺的第3代传人。 自20世纪70年代起,陈巧生致力于挖掘、恢复自明代起逐渐失传,至民国时期已完全失传的宣德炉制作技艺。 40年来,陈巧生在家人的支持下,通过遍访各大博物馆、查阅古籍和数千次试验,终于复原明代宣德炉铸造技艺,继而完善和发展了铜炉开模、炼铜、铸造、皮壳制作等几十道关键工艺。

陈冠丞

陈冠丞,199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字玄睿。中国铜炉大师陈巧生之子,陈氏铜炉第四代制作技艺传承人,苏州博物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巧生炉博物馆馆长,相城区政协委员,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失腊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创办“全国传统工艺创新示范基地——手艺江南炉文化工坊”。

创造美 传递爱

爱慕自1993年成立以来,便秉承“创造美·传递爱”的企业使命,不断创造满足消费者和时代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传递对消费者及社会的关爱。同时爱慕支持和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与公众分享更加多元的文化与艺术之美。

AimerArt是爱慕倾情打造的艺术生活项目,践行爱慕“创造美 传递爱”的使命,将艺术、美学、创意生活、女性话题融为一体,带来多元艺术视角和体验。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