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致敬从古至今的戍边英雄们

2021-03-08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抒发边疆战士保家爱国的七言绝句。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诗人介绍

王昌龄(698——756),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词,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回回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之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害。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名。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王昌龄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了乐府旧题来抒发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歌鉴赏

王昌龄本首边塞诗通过高度概括的手法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描述。他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匠心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融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首句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要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用细致描绘,却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文字虽短,却能让读者深切的体会到边关的荒凉。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分别用了“秦时”和“汉时”二词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次句在叙事的过程中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表现了诗人对于长久戍边战士的深切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啊!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而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疆场,至今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达、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高远,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行高远”。

诗人在末两句中融合抒情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同时,这两句诗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其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诗中最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现在也被我们的广大边防战士所引用,来表达自己戍守祖国边疆保卫家园的决心。也借此文向祖国戍边战士致敬,你们辛苦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