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锡伯语满语田野影像资料

2021-03-03

《锡伯语满语田野影像资料》项目是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根据,以录音录像为主要手段,对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人口较少的锡伯族的语言现状和东北地区极少数人口使用的满语之现状,进行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影视语言学调查,是一项颇具开创性的民族语言调查课题,入选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满语曾作为清朝的“国语”,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满文文献。而如今,满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极度濒危语言,仅在黑龙江省三家子村等地,还有一些满族老人在传承和使用。与此同时,在满语满文的基础上形成的如今的锡伯语锡伯文,也仅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地锡伯族内部的交流工具,为较少的人口使用。

面对这种语言现状,本项目的采录者们历时30余年,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实地探访生活在新疆乌鲁木齐、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老人和生活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的满族老人,通过录音录像,采集了大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三家子、黑河卡伦山、蓝旗屯、爱辉、坤河,新疆乌鲁木齐市、塔城市、巩留市、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伊车嘎善乡等地区,包含婚礼语言、萨满语言、日常生活语言、课堂教学语言、念说语言、民间故事语言、民歌语言等内容的锡伯语、满语活态资料,从多方面考察和分析锡伯语、满语的生存现状和语言变化情况,最终形成本项目中“婚礼语言”“萨满语言”“念说语言”“学校语言”“锡伯语日常生活语言”“满语日常生活语言”6个部分的田野影像资料,为语言学者、社会学者、历史学者提供了第一手珍贵资料。

《锡伯语满语田野影像资料》的出版,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第一,保护濒危语言资料。随着作者采访时间的推移,很多熟练掌握民族语言的老人相继辞世,留存下来的语言资料有着突出的不可复制性。该项目能够编辑出版,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继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第二,减缓民族语言衰退进程。编辑出版这些原生态的语言影像,对于保护活态语言素材及民族语言的学习与传承提供了内容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民族文化的损失。

第三,提供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语言资料。这些田野调查影像的出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鲜活资料,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语言和清史、边疆史研究,为解决边疆民族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第四,是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举措。本项目记录了锡伯语、满语的活态语言状况,向世人展示了锡伯族、满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充分体现了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轨迹,进一步印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