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保留真实的自我才是人生真谛

Image 2021-03-03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 先进》

这一段是讲几个学生在孔子身边的时候行为表现,大概意思是这样的:闵子骞侍立在孔子旁边,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则表现的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的样子温说话理直气壮。孔子很高兴,他说:“像子路这样子,恐怕得不到善终吧。”这里描述了孔子几个学生在孔子身边时的行为表现。在前面孔子说过,闵子骞属于德行科的,子路和冉有属于政事科的,子贡属于言语科的,冉有虽说擅长政事,但是他为人比较温和,所以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所以把冉有和子贡放在一起,但是子路做事比较冲动,太过于刚直,所以后面孔子说子路可能不得善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是十分了解的,这也是孔子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特点施教的基础。对于子路这样的大大咧咧的人,他就经常用棒喝的方法教导,但最终子路还是死于卫国的政乱。

在这里虽说是讲了四个人不同的表现,但是其实是讲孔子认同的三类人,其一是做事温和有条理的人,其二是刚强正直的人,其三是气宇非凡的人,孔子对这些人的表现都是肯定的,所以才会表现的高兴。虽说子路最后死于政乱,但孔子只是表现的很惋惜,并没有觉得子路是死的不值,因为他认为子路的死,其实也是表现了对道义的追求,是“求仁得仁”的表现。孔子对这些不同人行为特征的赞许上,或许也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性格特点,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整齐划一,最主要的是能把每个人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在用人方面也是这样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要人尽其才,孟尝君是用人方面的典型代表。我们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也要对别人的性格特点持包容的态度,也就是说不要苛求每个人都符合自己的喜好,但对于那些蝇营狗苟之徒,我们还是要敬而远之,也就是说我们包容的是人不同的性格特点,而不是道德污点。

对于子女的教育来说,我们始终推崇的是自然教育,是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自己的天性,而不是被培养成千篇一律的赚钱机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崇尚的自然教育,不是快乐教育,任何人都是要经历成长的痛苦的,所谓的快乐教育本身就是个悖论。只要是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总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说,我们教育孩子是要最大限度的让孩子展示自我的真实,而不是一味的沉溺于现实本我的享受之中,当然,我们也否认那种把超我状态当时自我的道德绑架。简单的来说,我们提倡的自然教育,就是在合适的时候让孩子做合适的事情,不给孩子加上社会道德的约束,不给孩子加上父母人生的期许,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比如,选择孩子的兴趣班,不能按父母认为什么兴趣好赚钱就选什么,而是孩子喜欢什么才选什么。当然,只要孩子选好了,父母就要帮孩子坚持下去,而不是随着孩子的本我去随意改变,因为在“快乐原则”指导下,孩子在学习上升期遇到困难的时候,比较容易放弃,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坚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