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香山之夜》3月底演出:纪念那一次“进京赶考”
3月1日,《香山之夜》在首都剧场召开新闻发布会。《香山之夜》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合推出。该剧聚焦于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前夜这一攸关中国未来走向的重大历史时刻,用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位历史人物的“超时空内心对话”,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
发布会现场 本文摄影/李春光
回首往昔,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到达北平——临从河北西柏坡出发前,毛泽东曾将此行喻为“进京赶考”。当日,火车停在清华园站,他们随即改乘汽车前往颐和园。下午,毛泽东到西苑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后,乘车来到香山,住进双清别墅。在双清别墅的6个月中,毛泽东指挥了渡江战役;会见了大量的民主人士,共商新中国建国大计;酝酿开国大典中的各项大事。同时,他也时时关心百姓的生活,充分体现出一位人民领袖的爱民情怀。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杰群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杰群出席并致辞,导演任鸣、演员王斑、方旭集体亮相,为在场媒体解读这样一部题材宏大的作品将如何打破常规处理,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一次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审美体验。另据悉,北京人艺将《香山之夜》首演安排在3月25日这一天。从3月25日至4月1日,该剧将在首都剧场首轮上演。
导演任鸣
八易其稿,两大历史人物“隔空”对话
发布会上导演任鸣介绍说,《香山之夜》的创作从2019年4月动议,创作过程历时近两年。来自总政话剧团的编剧李宝群,为创作剧本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亲赴实地采风、体验生活,“光是编剧本人就八易其稿,四拨党史专家前后来帮我们审阅并提出意见。剧本上甚至一个标题符号都要去抠,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我们把构思放在1949年4月23日这一天,毛主席在香山,挥毫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在解放军攻占南京前夜,无论对香山双清别墅中的毛主席,还是浙江溪口住处的蒋介石,相信都是一个不眠之夜。”任鸣说。
“这个戏在艺术构思上非常的大胆,我们都知道两位历史人物只是重庆谈判时见过面。这次是超时空的心灵对话,(由此)形成时间、空间、人物高度集中的独特戏剧构架”任鸣介绍说,除了发挥戏剧特有的“假定性”,让两位历史人物隔空巅峰对决。《香山之夜》还采用了跳进跳出“戏中戏”的架构,“这部戏非常难排、难创作。舞台上只有两位演员,他们又有着三重身份:历史人物,演员本身,以及作为过往历史的翻阅与讲述者,带动观众一起追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一段革命历史,两个历史人物,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一段思想交锋与论战,辐射出整个历史发展脉络,可谓视角新鲜而独特。任鸣感慨道,自己排了九十多部戏,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挑战。“人艺不是古玩店,我们有着悠久的传统,更富有创新精神。红色思想怎么在艺术上吸引人?进而抓住观众,击中观众的内心,我们这次在创作上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北京人艺演员王斑,此次将再度塑造一代伟人的中年形象。
塑造一代伟人 “我是演员,也是一名中共党员”
任鸣介绍说,《香山之夜》主创队伍一大特点便是“导演多”,王斑、方旭在知名演员的身份之外,更曾创作、执导过多部戏剧作品。“所以我们的创作氛围其实也是在研究历史人物。我是毛主席的崇拜者,这次光是参阅有关毛主席的专著,就看了三十多本。写蒋介石的书,也看了十几本。大家把每次案头工作,都当作一次认真的党史研究。”
据了解,《香山之夜》将是北京人艺第一次将毛泽东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舞台之上。曾在电视剧《毛泽东三兄弟》中扮演过青年毛泽东的北京人艺演员王斑,此次将再度塑造一代伟人的中年形象。他坦言,看毛泽东选集、读毛泽东诗词,看毛泽东各个时期的影像资料,已经成为自己每天的必修课。而为了先在扮相上解决“像不像”的问题,除了同化妆师们多次沟通,并亲自拜访发型师添置头套,王斑更特意增重12斤。“我是演员,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香山之夜》的排练对我来说既是一次艺术的创作和探索,也是一次提升政治思想和学习党史的绝佳机会。”
方旭此次在剧中饰演“蒋介石”一角
舞台上的政治对手,排练时却是艺术上的知音伙伴。演员方旭此次在剧中饰演“蒋介石”一角。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舞台上会用“浙江普通话”演绎人物。在他看来排演《香山之夜》,让自己深切体会到了“戏剧是自由的”这句话的真谛。“假定性是戏剧一个可爱的属性,创作者在台上,观众在台下,大家各自打开想象,一同完成戏剧的呈现。往前追溯,北京人艺自焦菊隐先生起,就提出西方戏剧与东方美学相结合,人艺几代艺术家都在这条路上不懈地探索努力。《香山之夜》中,大家会看到现代舞美装置,包括投影的运用,也会看到中国传统戏曲‘一桌二椅’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