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再谈《唐宫夜宴》出圈,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Image 2021-03-03

《唐宫夜宴》火了,有点猝不及防,也许对于这支舞蹈播出平台的河南卫视来讲,也没有想到一群“唐朝胖妞儿”在博物馆里“复活”,能够成为被热议的话题。

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关于这个节目可谓是连篇累牍,说明《唐宫夜宴》已经出圈,特别是继河南卫视春晚之后,河南卫视又策划推出2021元宵节特别节目“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再次在网络上掀起热潮,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30分钟的“奇妙夜”,从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王孙诰编钟、武曌金简、四神云气图壁画洛阳应天门、华夏天地之中观星台、清明上河园……从背景到表演,从歌词到讲解,从中原文化到河南地标,网友们讨论的热火朝天,高呼高手在民间,精彩程度堪比晚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远而绵长,博大而精深,《唐宫夜宴》的出圈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造性转化,这也是当前文化类节目的创新难点之一。

应当说,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的审美品位也随之提高,常常可以听到节目导演抱怨,观众的胃口越来越大,口味越来越高,当然这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说起来,《唐宫夜宴》之火,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区别于当代晚会舞蹈流行的大开大合,《唐宫夜宴》设计还原了人们对盛唐时期唐宫乐伎生活的历史想象灵动的碎步,丰韵的体态,月牙形的妆容,高逼真“沉浸式”的体验,瞬间让观众一眼千年跨越时空,穿越盛唐而至,新鲜感十足。

应当讲,文化类节目出圈甚难,舞蹈出圈更难,难在艺术表达能否被当代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所接受,悠悠众口,难调之至。而近年来均有着出圈先例,无论是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以及地方卫视的《国学小名士》《国乐大典》等节目,均为观众多视角、多维度地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特质,是为经典之作。

而近期开播的《典籍里的中国》,其震撼的呈现效果更是让观众折服。尤为可贵的是,节目将生涩难懂的《尚书》《论语》《诗经》等典籍,以电视语言和综艺的形式让典籍“活”起来,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典籍的无限魅力。倪大红淋漓尽致演绎的伏生撒贝宁的倾情对话,将先贤的智慧与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更是赋予了当代人文明与文化传承的力量。

文化节目出圈胜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和与当代生活的有效链接和勾勒,而舞蹈则是在艺术表达上既要有接地气的呈现亦要有对审美叙事的精准表达

从之前在网络平台火起来的《丽人行》《舞蹈风暴》等电视综艺节目以及《唐宫夜宴》,可以看出一些共同点,首先,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转化是做好文化节目的关键,既要“仿”的合理,有理论依据,也要融入新时代审美,更要杜绝低俗媚俗和缺少文化内涵的艺术表达。

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新技术对作品呈现的推动作用,《唐宫夜宴》和“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均是充分运用5G+AR等新技术的电视化技术处理,让场景与舞台有了更纵深和多维度的视觉效果,高精尖科技元素呈现的多媒体影像让作品和舞台都“活”起来。

在此基础上,全媒体传播是这些作品得以出圈的重要保障。上述作品之所以能够迅速破圈,主要还是得益于新媒体平台的全网传播,在第一时间引发火爆话题。

总之,文化节目不断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不断化解观众和网友的审美疲劳,唯有如此,才能够不断涌现出令世人赞叹并得以融合的文化精品。

编辑:李雪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