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博雅人计划|小说的批判性阅读教学——《骑桶者》教学案例

2021-02-26

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依据的是包含情节、人物、环境的“小说三要素”理论,存在“贫乏”与“陈旧”两大弊病,已远不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我们需要拿出新的、更高水平的、更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已趋于空洞化的小说课堂。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充实新的文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将批判性思维理论引入小说的阅读教学,为小说的阅读教学提供思想武器。

教学背景

当时正值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大多是现实主义小说,渐渐地便有了审美疲劳。为了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的作品,也为了使学生改变单一的、模式化的阅读小说的方式,我选择了卡夫卡的《骑桶者》作为教学内容。

在教学之前,我也曾纠结过是否需要给学生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问题,毕竟“知人论世”是经典的文本解读方式;而对于这样一篇“特殊的”文本,学生如果暂时抛开作者等信息,没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能更加尊重、重视文本本身,或许能解读出更丰富的主题,碰撞出更激烈的思维火花。

因此,综合考虑之后,我认为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是需要介绍的,只是并不需要放在教学的导入阶段,不妨在教学过程中或进行课堂总结时相机进行扼要介绍,也能收到“奇效”。

教学过程

1

从整体上感知小说的主题

因为在课前就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所以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一方面是检测学生的文本熟悉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想听一听学生读完小说后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

师:初读卡夫卡的这篇小说,你的直观感受如何?能否用简要的一个词语或者简短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1:艰涩。

生2:不知所云。

生3:感觉很高端,考试应该不会考这样的小说吧?

师:那不妨大胆地揣测一下,这篇小说想反映什么样的主题?

生4:社会黑暗。

生5:人情冷漠。没有人愿意把煤借给 “我”。

生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应该是)欧洲人民遭受的创伤。

师:大家的回答多少都有一些道理,但并不全面。关于“主题”上的难题看来是无法迅速解决,那还是回到文本中,从作者精心设置的人物和场景中寻找线索。

从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学生基本还是按照原先的分析现实主义小说的“套路”来看待这篇小说,思维的惯性和局限性暴露无遗。因此,学习这篇小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了解卡夫卡的小说创作风格,拓宽视野,更多的是为了打破学生固有的阅读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与思考的能力。

02

关注小说中的“人”

这虽然是一篇理解难度颇大的现代主义小说,但并非没有“突破口”,它同样具备小说的基本要素。因此,在理解、分析小说时,不妨从相对“好懂”的人物入手,目的是理清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相互关系。

师: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

生7:分别是“我”——一位贫穷得要去借煤的人,还有煤店老板夫妇。

师:“我”和煤店老板夫妇之间的关系如何?

生8:关系应该是比较紧张的。因为“我”渴求着煤,甚至近乎在乞讨了,但老板夫妇最后并没有借给“我”煤。

生9:我觉得应该分开来说。老板本人对“我”还是有些同情的,他认为来的是一位老顾客,知道用话打动自己;而他的老婆对“我”则非常冷漠,认为根本不存在“我”这样一位顾客,甚至以照顾丈夫为由,亲自出去查看虚无的顾客。

师:也就是说老板夫妇之间存在分歧。那么是不是由于老板妻子的阻挠,导致“我”最终没有借到煤?

生10:我觉得是的。老板娘的冷漠和阻挠,致使“我”在那样贫穷的处境下不可能借到煤,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冷漠、缺少温情。

生11:我觉得并不是这样。老板妻子虽然表现得很冷漠,甚至有些恶毒,但这些特点都是通过“我”的主观感受表达出来的,客观上这位妻子是什么形象有待商榷。

生12:我仔细体会了一下,觉得老板夫妇之间是在进行正常的对话,但“我”和老板夫妇之间的对话比较奇怪,似乎在“各说各话”。正常的交流都没有发生,所以自然就借不到

煤了。

师:同学们在关于“我”为什么借煤失败这件事上产生了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这篇小说本来就存在着多义解读的可能性。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同学们不妨三人一组,分角色进行朗读,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03

设身处地,体验小说中的情境

生(组1):“煤店老板!”……(对话过程略。)

生(组2):“煤店老板!”……(这一组学生与第一组差异明显,其中一人拿着一只水杯当作煤桶,另一人拿着笔和书当作针线和毛衣,在对话过程中增加了一些较为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如有意提高音量、增强语气等。)

(在两组同学示范的过程中,台下的同学反应热烈,常常发出“会心”的笑声。笑声过后,同学们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生13:我觉得第一组同学的朗读更好一些,因为他们忠实于原著,以声音取胜。

生14:我更欣赏第二组同学的“朗读”,因为他们的“朗读”已经加入了鲜明的个性化解读,有自己的特色,比第一组更有创意,也更有表现力。

师:第一组学生的朗读忠实于原文,用声音诠释了人物背后的心理状态,如“我”的卑微、可怜,老板妻子的无动于衷,整体上值得肯定。第二组学生的“表演”更具有观赏性,有较强的舞台感,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课文朗读,非常生动、立体地呈现出人物的形象特征。看了这两组同学的示范,大家对“我”借煤失败的原因是不是有了新的想法?

生15:我从第二组同学的表演得到了启发,我觉得“我”去借煤的方式挺奇怪的,明明可以走着去,为什么非要骑着桶去呢?而且桶又怎么可能无缘无故飞起来呢?所以我认为这极有可能是“我”幻想出来的一次借煤行动,实际根本没有发生。

生16:我认为是交流障碍带来的结果。在整个借煤的过程中,“我”始终骑在桶上没有下来。这应当是一种象征,表明“我”害怕与人交流,甚至可能有自闭的倾向。

生17:我认为除了“我”自身的原因之外,从煤店老板夫妇来看,他们的冷漠、无动于衷是造成“我”借煤失败的直接原因。

师:大家的思维比较发散,也关注到了文中的情节和象征意义。的确是这样,现代主义小说常常不按套路出牌,有别于现实主义小说的明确主题。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可能发生的行为、举动都可能被运用到现代主义小说中,而现代主义小说不再以情节取胜,呈现出来的往往是非常简单的情节,主题却耐人寻味。所以我们在阅读这样的小说时,不宜“坐实”人物身上发生的事件,而应仔细揣摩这些看似怪异、陌生的举动背后的象征意义。人物身上所承载的早已不是单一个体的意义,而是在引导我们思考人类自身的、共同的生存困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骑着桶去借煤这一荒诞、反常的行为便具有了现实意义:在日益物化的世界面前,人的内心被异化,分明很孤独,却又对交流产生出恐惧心理。

这样的创作倾向,卡夫卡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表现:

《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萨姆沙醒来后发现自己竟变成了一只甲虫,他的父母、同事都厌恶他,甚至连一开始同情他的妹妹最终也厌倦了。他虽然还能像人那样思考、感知,但是自身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都已经完全“甲虫化”了。他最后等来的结局是被锁在房中,在孤独中死去。《变形记》正是典型地采用了荒诞、离奇的手法,把现实变得虚妄起来,又加以具体的细节描写和冷漠的叙述,从而充分暴露出人和人之间只剩下了利益关系。

《审判》常常被认为是代表卡夫卡创作风格成熟的作品。其中的银行职员K毫无缘由地被法院逮捕,而法院既没有起诉他,也没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气恼的K本以为可以忘掉这件事,但无形的压力使得他主动去关心案情,得来的却是律师和法官的敷衍。直到最后,他在一位神甫那里明白了人在法面前只能选择低头认罪,一切申诉都是无效的,而他的生命也在郊外的采石场终结了。卡夫卡在小说中极尽夸张和象征手法,并且有意识地将时空打乱,让小说显得不合逻辑、充满神秘感和压迫感,展现出人物对社会的绝望。

《城堡》则延续着卡夫卡的个性化创作倾向。土地测量员K在城堡附近的村庄工作,他始终没有见到自己的上级,收到的信件内容也是相互矛盾的,最后只能与城堡断绝了联系,在村庄中越陷越深;即使是弥留之际,得到的命令依然是不准进入城堡。在这里,城堡俨然成为一个象征物,象征着混乱、荒唐的现实;而K从头至尾,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没能进入城堡。现实在K面前既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让人难以捉摸,更让人陷入深深的煎熬之中,人的生存困境在这里便可见一斑。

在这里给出作者相关作品的介绍,较为自然、顺畅。学生已经对《骑桶者》的主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及时地引入对卡夫卡代表作的扼要说明,能够让学生对作家本人的创作风格拥有整体上的把握,也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阅读这些作品,将课堂效益延伸到课外。

04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如果能进行有效交流,能否借到煤?

生18:应该能借到。“我”会努力地展现自己的贫穷,来博得老板妻子的同情。这位妻子对丈夫还是挺关心的,说明她并不是一个完全冷漠的人,那么也就有可能借给“我”煤。

生19:我认为借不到。作者想要表现的就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在性格上存在缺陷。如果有效交流后就能借到煤,这会严重削弱小说的深刻主题。

生20:我虽然希望“我”能借到煤,但理性告诉我,“我”不可能借到煤。之前说到过,骑桶这一方式的荒诞性象征着这极有可能是“我”臆想出来的一次借煤事件;而“我”骑着桶始终在“二楼那么高,从未降到大门那么低”也充分反映出“我”的傲娇、自以为是,带着这样的态度,即使进行交流了,“我”也是不可能借到煤的。

师:三位同学分别从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各有千秋。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我更倾向于第二位同学的看法:悲剧的深刻性就在于表现生活中的残酷和丑恶,这既是伟大小说家的责任和担当,也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须直面和思考的方向。

对小说中的主题、人物等,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讨论、分析得比较深入,但课堂如果在此打住,就会显得余味不足,留下遗憾。所以,本着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目的,也是为了使教学更加充实、有深度,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以上课堂由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钱云凯老师设计,内容收录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欧阳林老师的著作《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本书荣获江苏省第五届教育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