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古建筑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顶上的?

2021-02-24

瓦片,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见过,人们用瓦来铺屋顶,可以起到稳固屋顶、遮风挡雨等作用。

那么大家是否好奇过这样一个问题——瓦是如何固定在屋顶之上的?

屋顶都有一定的坡度,是什么结构保证瓦片不滑落的呢?如果这个问题也引发了你的好奇,不妨来看看知乎上来自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工程师@吉味双拼饭的解答吧~

这个问题可以引申一下,不是瓦件防滑,而是整个瓦面的防滑。我下面的所有回答都是基于明清官式古建筑做法。(说明一下我所说的所有做法均是按照古建修缮“四原”原则:原性质、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

咱们先简单说一下瓦面是怎么做出来的。先看下图

上面是一个歇山建筑拆开后的样子,纵向是梁承重,横向檩垫枋三件拉结整体结构,檩上承椽,椽上钉望板。然后需要在望板钉上防滑条,防什么滑,你接着看就知道了。为了防止后续工作污染大木结构,咱们先要用青灰给望板勾缝,来堵住缝隙。

在瓦瓦(安装瓦)之前,咱们先要对木基层做些处理,就是类似于新建基础的感觉,用行话讲叫“苫背”。“苫背”并不单是一个动词,而是对于这些处理的统称,一般需要做三层处理

第一层叫护板灰,薄薄一层,一定不要太光,面要粗糙一点,这样才能和第二层处理相互有摩擦力。

第二层我们叫做泥背(一般为4:6灰土),一般在5cm左右,不是死数,随屋面举架增加或减少。第二层的作用很重要了,在我们做木架的时候,举架已经确认,但是举架有时候并不适合瓦瓦,瓦工这时候就需要调整泥背厚度,使后期施工和施工完效果达到最佳。泥背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保温。

△下面黄色的是泥背,上完泥背之后用拍子拍实

待第二层泥背七八成干时,就要开始做第三层青灰背了。一般青灰背厚度为三公分,目前公认青灰背是屋面的主要防水层,但从有的工程来看,青灰背并不防水。青灰背步骤是先上好青灰,然后使麻,拍麻,压活直至光滑平整。(其实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我就不详细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下三浆三压。)

△正在使麻,黑灰色的就是青灰背

到这儿,这才算做完了“基础”,上面说的防滑条其实是防止苫背层下滑的。牢固的苫背层,这是瓦面防滑的基础。

接下来就要在灰背上瓦瓦了。这个过程就简单说了,还是看图说话

从左到右就是整个瓦瓦的步骤:底瓦泥——放底瓦(板瓦)——填满两垄底瓦之间的空隙——盖瓦泥——放盖瓦——捉节夹垄(用灰填满盖瓦两侧叫夹垄,处理盖瓦上下缝隙叫捉节),到这瓦面就算做完了。

瓦件重量那么大,要是坡度太陡,滑坡可能性很大。

其实咱们最常见的防滑措施

就是钉帽

这个钉帽比较特殊,是铜镀金的,一般都是琉璃钉帽。钉子在过去很长,可以直接从盖瓦一直顶到大连檐上,这样可以固定住整体瓦面,防止闯坡,现在钉帽很多沦为装饰品了,已经失去了过去的功能。

除了钉帽

还有从瓦瓦上来解决的

这张图片是个代替,这种做法是将铜线埋入灰背,然后板瓦打孔挂在线上。这个做法可在清西陵看到。

还有从瓦件上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表面看它是一块普通的板瓦

实际上它背面有个卡头

表面看它是一个普通的筒瓦

实际上我可以扎在泥里

由于见识短浅,更多的方法我也没有实际见过,古人其实比咱们想的聪明多了。但,常见的一般都比较好用,比如钉帽……

△太和殿用了三排钉帽

小小的瓦片里

蕴藏了满满的学问

凝聚着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智慧光芒

非常感谢@吉味双拼饭图文并茂地解答

希望各位小伙伴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图文来源:

授权转自知乎@吉味双拼饭

图文编辑|毛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