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好去处,到安顺屯堡感受大明遗风、赏民俗
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以及平坝区、镇宁县一带,居住着20余万特殊的人群,很多被人遗忘的汉族风俗在这里展现出别样的韵味风采。在这里,六百年前大明帝国军魂仍在,六百年的石头古堡犹存,这就是屯堡。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屯堡文化”因此而形。
为了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2021年2月-3月,由安顺市人民政府主办,安顺市委宣传部、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承办的“屯堡人家过大年”活动的线上宣传火热进行,此次活动的主旨在于打造“屯堡人家过大年”民俗品牌,传播推广“安顺屯堡文化”崭新城市名片,品味“民俗之欢”;立足安顺特色文旅资源优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烘托营造“黄果树下、屯堡人家”的文旅氛围。2月20日,在安顺鲍家屯进行了《大明遗风 赏民俗》直播,直播累积观看人数15.8万,评论1489。
屯堡人家杀年猪、打糍粑、祭祖迎财神、跳地戏、唱山歌、观音会、猜灯谜、抬汪公、耍龙灯、点平安灯祈福等丰富多彩的屯堡年俗活动,让游客深入体验安顺屯堡民俗,一朝穿越回到明朝。说到大明遗风就不得不提到丝头系腰服饰,屯堡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当地妇女的装束“凤阳汉装”,而“丝头系腰”是凤阳汉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屯堡的妇女着装等保持了明朝时候的样子,是汉人的古传统。屯堡妇女的“丝头系腰”也是屯堡男女的定情之物,这里有歌谣唱到“丝头系腰飘飘来,好似仙女下凡来”。
大明遗风除了丝头系腰外,还有木雕脸子,木雕脸子就是用木雕刻的面具。屯堡木雕艺术是安顺屯堡文化传承和历史演变的见证。明初“调北征南”后,伴随着卫所制度、军屯制度在黔中地区的落地生根,匠户制度亦进入屯军驻所,大量的各种匠人包括手艺精湛的木匠亦随之而来,这成为屯雕艺术特殊的历史制度渊源和社会文化基础。
传统木工手艺不仅体现在屯堡建筑上,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沉淀,形成了主要以地戏面具制作为特色的屯雕艺术。屯雕采用木质细腻且密度低的木料,通过下料、剖半、出坯、白面、上彩等多步工序流程,运用几十种不同的工具精心雕刻而成,具有雕工精细、工艺复杂、色彩绚丽、雅拙古朴和兼具写实与夸张的艺术特点,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戏的重要一撇,也是贵州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文化标识。
除了到安顺屯堡感受大明遗风和民俗,游客们也可以到屯堡文创园的蜡染馆、刺绣馆、油纸伞馆、木作、陶瓷馆、银饰等手作体验馆,去亲自体验制作,在这里可以极大的发挥人的创造力制作属于自己的精美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