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河南春晚乐师为啥跪着弹奏?官方:没板凳、怕走光
大象新闻 朱小凤/文
河南春晚火出圈
不过背景屏幕上这三个字
你注意到了吗?
01
呦 食苹
/《新春国乐畅想曲》背景
呦 食 苹
看到这三个字
你能想到什么?
没错
正是《诗经》!
小雅·鹿鸣/诗经/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雅·鹿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小雅》的首篇。
这是一首宴饮诗,是周王宴会群臣宾客时所作的一首乐歌。
怎么样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是不是和舞台表演很契合啊
更妙的是,
节目组并没有把整首诗放到背景里
简单几个字的提示
观众心里就会浮现这几句诗
文化深藏于血脉之中,不正是如此吗?
02
跪着的乐师
你可曾发现
河南春晚
不只有“塞棉花”的姐姐
还有跪着弹奏的乐师
由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和中国民乐大师方锦龙共同演绎的《新春国乐畅想曲》嗨翻全场。
但,华夏古乐团的乐师却跪坐在舞台前倾情演绎?
so,为什么要跪着演出?难道没板凳?
官方解释来了
现代意义上的椅子是在唐宋以后才有的,另一个呢,在古代这个姿势也显示非常正式庄重。另一方面,古人最开始的裤子是开裆的,如果坐着很可能会走光,而跪坐就没有这个担心了。这样的演奏方式是非常贴近古代传统的,是古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展现。(来源: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副研究员霍锟 )
有文化真可怕啊!
哈哈
没想到乐师跪坐演奏竟然是因为——
一没板凳 二怕走光吧!
来看一波出土的跪坐乐佣
再涨一波知识!
▲绘彩陶坐部伎乐俑,隋代开皇十五年,河南安阳市张盛墓出土。河南博物院供图
不得不再次感叹
河南春晚节目组王炸
诚不欺我也
不过,华夏古乐团是什么样的存在
又是什么神秘组织?
你是不是也想知道?
来,满足你的小好奇!
03
干大事的华夏古乐团
关于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百度百科是这样的: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组建于2000年,乐团的乐器和汉服复原是考古研究成果的的再现。它的曲目乐谱是在古代乐谱、琴谱的基础上,由多界别专家共同合作创编配译。它的演出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项都联带着科学考古学的背景和带有专利性质的研究过程。
划一下重点直白一点就是说:
华夏古乐团在干一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事情
——让古代的乐谱琴谱 活起来
/华夏古乐团演奏
小编介绍一下:
好比《诗经》
(中国古代诗歌开端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背诵两句念念都会
唱出来 谁知道?
/华夏古乐团演奏
对,华夏古乐团干的就是这个事
他们研究古代的文字乐谱
编译复原出歌曲本来的调子
(就是这种文字乐谱)
/工尺谱
“古代乐谱都是文字呈现 ,我们根据历代古谱去破译编排。”(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副研究员霍锟)
▲《神化引》根据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译谱,此版为近代陈长林打谱。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历史上还留下了古琴谱、燕乐减字谱、工尺谱、唐敦煌琵琶谱在内的30多种古乐谱,但遗憾的是,这些音乐如今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全面“消音”。
近年来,通过华夏古乐团这些既是表演者又是研究员的团员们的努力,使得音乐文物从出土现场走出,在乐谱中徘徊,最终得以歌弦。
目前华夏古乐团已经破译编排100余首《诗经》,大多数取自《国风》。
/华夏古乐团演奏
如果说穿越千年的回响
已经让人震撼的无以复加
那么手工复原古乐器
那份赤诚
也着实让人动容
04
如果国宝会唱歌
除了古代乐谱的编译,华夏古乐团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还复刻仿制了300多个(套件)的古代乐器。
从贾湖骨笛到春秋编钟、唐代琵琶……河南博物院几乎复制了所有的古代乐器。
▲贾湖骨笛,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距今8000~7000年),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经测试,它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下徵调音阶。
“我们是学术型乐团,学者型演奏家,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国宝来唱歌 ,让文物活起来。”——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副研究员 霍锟
看到这
你是不是也在由衷的感叹
大中国!牛!
大河南!中!
哔哩哔哩网站上,
《瑞鹧鸪》的播放次数超过10万次
当编钟音乐出来时,
弹幕瞬间填满视频画面,“听得眼泪哗哗的”。
对于我们来讲,文化和传承是什么呢?
大概是诗词在唇间吐露引起心潮的翻涌
是听见8000多年前骨笛声的热血沸腾
是莲鹤方壶或者太极八卦带来的惊叹与感动
或者仅仅是听一句“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你心里默念“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来源:大象新闻
编辑丨沈琼 主管丨李沛 耿潞箫 监制丨姚玮
为艺术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