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马踏飞燕”的重要文物,一直默默无闻,赴日参展后名声大噪
甘肃省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名气很大,曾被中学历史教材收录。它的名字是郭沫若先生亲自拟定,虽然后来有争议,也被冠以其它别称,但“马踏飞燕”的优美英姿,太令人印象深刻了。其实,甘肃省博物馆中还有一件文物能与之媲美,它就是天祝青铜牦牛。
1972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友爱村的村民在田间地头干活时,突然发现一个洞穴。他们齐心协力,居然挖出了两匹铜马和一头铜牦牛。那两匹铜马当时就已经锈蚀不堪,被村民废弃,铜牦牛是青铜材质,质地厚实,保存完好,被送去了人民公社。
当时,文物意识还没有深入群众心中,村民们只知道铜可以卖钱,便将它运到废品回收站变卖。回收站的工作人员有一定文物知识,感觉不妥,拒绝收购并建议他们请示公社领导。村民们来回折腾一番后,领导也不清楚这件文物的价值,将它锁到库房之中。
时间一晃就是六年,在清理库房时,村民再次看到了这件铜牦牛,还是将它送到废品回收站。回收站这次花了180块钱买下了铜牦牛,准备将它回炉炼铜。然而,天祝县文物局的一位领导意外得知,亲自去回收站探访,并加了一倍的价格征收了这件文物。
尽管如此,这件文物到底价值多少,有什么重要意义,还是不为人所知。尽管进入了博物馆,它还是被锁到库房之中,依然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直到1990年,也就是出土将近20年之后,这件文物作为陪衬去日本参展,立即引起了当地文物界和佛学界的极大关注,轰动一时,也让它名声大噪。
回国后,甘肃博物馆接受了天祝青铜牦牛,并将它定为一级文物。1997年时,它又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国宝级文物。如今的它,收藏于甘肃博物馆,与“马踏飞燕”一动一静,交映成辉。马踏飞燕动感十足,轻盈飘逸,它却雄浑庞大,不动如山,给人另外一种震撼力。
天祝青铜牦牛通长1.18米,高0.7米,腹径0.3米,背高0.51米,角长0.4米,体重75公斤。它是最大的牛造型的青铜器,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以牦牛为造型的青铜器。以这个体量来看,它的原主人身份地位显赫,当时就不是寻常之物,评定为国宝文物没有异议。
而且,这件青铜器的造型栩栩如生。它的牛头微微前伸,双目圆睁,牛嘴半开半闭,仿佛在呼唤着什么。牦牛膘肥体壮,身形硕大,健壮无比,完全体现了力量之美,充斥着难以言说的阳刚之气。它的四肢健硕有力,四平八稳,让整件青铜器平添了稳重大气之感。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件青铜器上并没有像商周时期青铜器那么多繁冗的纹饰。除去雄健的肌肉和整齐毛绺,采用了必要的雕刻手法,其余部分都是平滑的。这反倒增加了古朴的韵味,或深或浅的锈蚀,也仿佛在诉说它一路的艰辛和委屈。
有朋友一定会注意到,这件文物的命名中并没有加上必要的时代,这是因为它的断代十分困难。它没有任何铭文,也不是墓葬出土,没有参照物。与它一同出土的那两匹铜马,早已不见了踪迹。文物、考古专家在它的发现地寻访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其它相关文物作为佐证。
有人认为它是隋唐是北方游牧民族劫掠汉人工匠打造的,也有人说这是两宋时期西夏人的杰作,还有人认为这是蒙古人留下的痕迹。这些说法,时间跨度很大,都缺乏确凿的证据。包括许多论文,都是以猜测为主。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祭祀的用品,才会如此精致。也因为它的规格太高,体型大,它也并非一般小部落能使用的。到底情况是什么,也许要等到后人来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