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向那些为网红而设计说“不!”了
我有个朋友叫“马头鱼”,人家上直播会化妆,会要求美颜,他则要求统统关了,一张大脸素颜就上了。他做的是时尚行业,有自己的设计师买手店品牌“一尚门”,最近还开了一家美学教育学校,那天直播的话题是他想的,却是“时尚一定是美的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回放,我的理解,他的主张是时尚一定是个性的,所以不一定是美的,不一定是大众所认为的那种美。
有趣的是,等到后面的一期谈“设计Xin主张”时,他的主张居然得到了职业建筑设计师凌颖松的赞同。颖松也是我的老朋友,认识的时间比马头鱼还长,他创办的都市再生是专门做城市更新设计的新锐设计事务所,尤其擅长做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更新,上海总商会的修缮就是他们的杰作,如今那里成了宝格丽酒店的网红打卡点,那里的花砖缝中都有老上海滩的绝代风华。他是很抵触那种刻意而为的网红建筑,纯粹是为了拍照,却忽略了设计的应有之义。他说设计的作用两千年前就已清楚的界定,是“实用、美观和坚固”,单独的美观显然难以长久,更何况美观还会因人而异,你眼中的美,在别人眼中或许就是粗鄙不堪。
每年网上都会看到年度“十大最美建筑”和“十大最丑建筑”,其实有些丑建筑恐怕是冤枉了设计师,就像买家秀之于卖家秀,最后的真实呈现已经是几经修改,所呈现之意早已杂糅了太多述求,所以关注度越高的建筑越是个杂交体,遇上个自命不凡的领导就更不好说了。网红建筑往往市长最喜欢,由网红建筑而网红城市,城市的知名度高了,人来的多了,各种机会也会随之而来。具体到项目本身,网红就是双刃剑,把太多力气用来讨好观众,却忽视了真正的用户,网红往往难以持久。君不见多少网红书店最终的下场不过是人去楼空,当书店沦为百货的布景,喜新厌旧的人们可没有什么忠诚度,来的快,去的也快。
和凌颖松一起对话的有位甲方的代表,大树下的创始人潘祥胜。他说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一个城市更新项目找到意大利的大师来设计,原本是想做出一个地标性的效果,结果发现大师果然不按常理出牌,按他的设计实现不仅造价巨大,而且需要搭建新的结构,这已经超出旧改的政策允许范围,无奈只好将这重金购买的设计当做废纸丢进纸篓。他说了一个极致的观点:既然用户思维在科技圈有很成功的运用,造就了苹果、亚马逊这样的伟大企业,为何不能在不动产圈落地?比如就从设计开始,通过用户的数据反馈来指导设计,做用户喜欢而非设计师喜欢的设计。甚至可以更极端,设计可以由机器来完成。
张响龙是那天“锵锵三人行”的第三人,他曾从乙方加入了甲方,如今又从甲方辞职加入了乙方,他关注的领域更加极致,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我转头问他:如果设计是可以被机器替代的,那么艺术一定不能,但艺术如果曲高和寡,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艺术又何以自立?他说曾经有过艺术家跨界而为的建筑,结果惨不忍睹,所以设计师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就仿佛理智与情感之间的桥梁,令人心生向往,又能愉悦的到达彼岸。艺术也是不好评价美丑的,却一定是走心的,令人心生感召,融入其中,所以艺术可以商业的点就在于“移情”,因为爱所以爱。网红设计之所以不是艺术,是因为那只是“别人说的好看”,慕名去打卡,也就是去完成个任务。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看当天的对话回放
城市更新中叶公好龙者居多,不止一次有人问我:“城市更新既是大趋势,为何都赚不了钱,那该如何进入?”。我说:一件事要想做明白,首先就该明白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赚的是哪份钱,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做无用功。比如大树下的老潘就想的明白,我问他“如果政府要求你做一个网红建筑你会如何应对?”,他说“那肯定是要先满足财务平衡之下才会尽量贴近政府要求”。网红建筑其实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成为经典,一种很快过气,比如苹果、星巴克烘焙的门店大多是网红建筑,喜茶也是因门店设计而网红,最后能否从网红变成品牌,就要看是否积淀了认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那绝非只是为了“好看”而设计所能实现的。
是时候向那些华而不实的网红设计说“不!”了,设计要想不被颠覆,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用户,从设计走向设计思维,不仅仅是设计,而是思考,是引领。就像明阳当天总结的一样,要由内而外,从“个”到“众”,由“I”走向“WE”,从创意走向创新,就能破解设计的心病(ILL),找到更好的新天地(WELL)。如果有心人把这七天的Xin对话整体听下来,就不难得到一个共识,这个世界真的已经在改变了,任何行业都需要这样的Xin力注入,一定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