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在洛阳感受十三朝古都文化,不可错过,洛阳博物馆精品呈现!

2021-02-14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龙区西北面,博物馆的外形为大鼎造型。馆内共分七个专题馆;分别是河洛文明殿、珍宝馆、汉唐陶俑馆、唐三彩馆、石刻馆、书画馆、王绣牡丹艺术馆。

洛阳建都后历十三王朝,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长达一千五百多年,自古就有十三朝古都美誉。在洛阳城内分布的古城遗址密集的程度之高,实为罕见

因为藏品实在过多,所以在此介绍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藏品。

古菱齿象化石 更新世(距今200万年-1万年)

1994年出土于南昌路中亚大饭店

▲ 图为古菱齿象化石

这是一具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整体长度为5.7米,高在2.8米,身躯雄伟,门齿粗壮。因为送至北京博物院复原之后,颜色看上去较为鲜艳鹳鸟石斧图 伊川缸 仰韶文化1959年出土于伊川县白去乡

▲ 图为伊川缸

这件器物看上去朴实无奇,但是值得介绍的是,它属于瓮棺的一种,也就是装骨灰的器皿,文物界称之为“伊川缸”。伊川缸因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是属于仰韶文化中比较典型的彩陶葬具。

“子申父己”铜鼎 商代

1958年出土于洛阳伊川县

▲ 图为子申父己铜鼎

因铜鼎的内壁刻有“子申父己”四字铭文故而得名。子为商朝王族的姓氏,据文献记载,这件铜鼎是“申”为他的父“己”所制的铜鼎

▲ 图为子申父己铜鼎

“子申父己”铜鼎,制作精美,立耳鼓腹,鼎身则饰以蝉纹和云纹。最为独特的是其铜鼎底部,三只扁形足并饰以玄鸟纹。《诗经 商颂 玄鸟》中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故此商代将玄鸟看成是祥瑞之神鸟。这也是商代一种常见纹饰。

兽面纹铜方座簋 西周

1977年出土于洛阳北窑西周墓

▲ 图为兽面纹铜方座簋

兽面纹铜方座簋长19.2厘米,高30.5厘米,口径22厘米。该器皿主要是由簋身和底座组成,圆身方座,侈口鼓腹,簋身饰兽面纹,腹部装饰有对称的象鼻兽头耳。底部为方形座,簋腹之上和底座的四周均饰有饕鬄纹,圈足则饰以夔纹。

簋最早是从商代开始出现,流行于商、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的功能是用来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或者是用做礼器之用。兽面纹铜方座簋造型精美,其纹饰和造型均带有明显的中原特点,也从侧面反应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技术。

召伯虎铜盨 西周

1983年出土于洛阳北窑

▲ 图为召伯虎铜盨

召伯虎铜盨高约25厘米,长35厘米。在其盖子和腹部处饰有龙纹图案,而腹部以下则是四道弦纹做装饰。底部有四条柱状足,饰以兽面纹。该物被发现于一大型西周贵族墓之中,制作工艺精湛细致,纹饰精美,造型厚重质朴。

盨,负载器也。故而,盨在古代是盛放饭食的器皿,也被用来作为礼器之用。盨,最为常见的是圈足,像这种柱状足形盨,颇为少见。在盨内壁刻有铭文:召伯虎用作朕文考,故命名为召伯虎铜盨。

龙纹铜方壶 春秋

2008年润阳广场春秋墓出土

▲ 图为龙纹铜方壶

龙纹铜方壶通高65.5厘米,口宽12厘米。其整体造型雄厚端正,壶上纹饰流畅,且变化多端,其壶身之上除饰有波曲纹之外,还饰有数组蟠龙纹浮雕,交缠环绕,展现出一种流动之美。

▲ 图为龙纹铜方壶

壶的起源很早,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陶壶的出土。到商代时,开始逐渐盛行起了铜壶。壶不仅是水器,亦是酒器,形状多变,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延续时间较长。

齐候铜盂 春秋

1957年出土于孟津县的邙山南坡

▲ 图为齐侯铜盂

齐侯铜盂高43.5厘米,腹深65.5厘米,重达75公斤,这是洛阳迄今为止发现的东周时期最大,最重的一件青铜器。铜盂侈沿,鼓腹,在铜盂四周饰有四兽耳衔环,相当于把手一般。四兽弯曲成环状,造型生动,大嘴微张,双目突出。

▲ 图为齐侯铜盂

之所以取名为齐候铜盂,是因为器具内壁记刻的铭文载,“齐侯作媵子中(仲)姜宝盂,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子子孙孙永保用之”意思是齐侯为其女儿远嫁洛阳的陪嫁之物,希望女儿长命百岁,子孙昌盛。这也是研究周王室和诸侯联姻的重要考证。 《说文解字》说:“盂,饭器也。”但是此盂过于巨大,因此考古学家也认为,这是一件用来盛水的容器,当容器盛满水后,贵族们用来当镜子之用。

彩绘陶制百花灯 东汉

1972年出土于涧西区七里河东汉墓

▲ 图为彩绘陶制百花灯

陶制百花灯,又名“树形灯”。在中国古代,树具通神之用,可以帮助凡人沟通天地。反映了东汉年间精湛的陶制技术还有匠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 图为彩绘陶制百花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