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来国家博物馆上古代服饰文化课吧,学期一年哦

2021-02-10

很多小伙伴都看过古装剧吧,所谓“古装”,就是剧中人物的穿着,仿佛就是中国古代的衣服。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好像总有哪里不对??

在这里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绝大多数古装剧的衣服,都和我国古人的真实装束,有比较明显的差别。

小伙伴们想不想看一下“真·古装”呢?

国家博物馆恰好举办了一个“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可以说是了解中国古代服饰最好的课堂。

序厅

为什么我敢说通过这个展览能学习到中国古代服饰到底长什么样?

因为这个展览以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国博出品、孙机先生的研究成果,堪称品质保证。

大家去了到底能看到什么?

展览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展出文物近130件(套),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

策展人胡妍介绍展览亮点

那可是展品丰富、信息量巨大啊,容我细细说来:

中国服饰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先民已开始穿衣佩饰,服饰的观念已经出现。

旧石器时代 小孤山骨针(仿制品)

到了商周时期,开始系统化地用服饰来标志穿衣人的等级和地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出现了上下身相互连属的深衣,还引进了胡服骑射。

春秋 六棱金带钩

战国 组玉佩

秦汉时期确立了一整套服饰制度,还形成了冠制,用“帽子”作为身份、品阶以至官职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经历了文化的融合,南朝的衣冠礼仪制度持续影响着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合理成分也被汉族服饰逐渐吸收。

西汉 武士俑

东汉 彩绘木雕女舞俑

隋代恢复了汉魏冠冕仪制。唐代经济发达、纺织技术进步、对外交往频繁,服饰有了新的特点:当时的长安等城市有大量外国人居住,带来了胡服,胡服的部分特点被唐人吸收,丰富了唐代服饰的款式、色彩和图案。

唐 戴鹖冠三彩俑

宋代受“程朱理学”影响,服饰风格崇尚简朴、内敛。与此同时,和两宋并存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在社会、经济、文化上都与中原汉民族之间产生了交融,汉服胡化和胡服汉化是民族交融在服饰上最明显的体现。元代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并受到汉民族的影响而建立了冠服制度。

宋 中兴四将图(局部)

明初恢复汉唐传统,承袭唐宋的幞头、圆领袍衫、玉带,奠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貌,并制定了明确细致的服装仪制,以补子、纹样、佩绶、服色、牙牌等来区分官员品级。由于明代政府重视农业,推广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

明“嘉靖廿六年”金帔坠

明 孝亲曹国长公主像

明 陇西恭献王李贞像

清朝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废除汉族传统冕冠制度。统治者在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均具有明显的满民族文化特征,在服饰上表现尤为明显,还将汉民族服饰中所包含的礼制思想,以吉祥纹样、色彩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服饰文化。

清 康熙御用 石青实地纱片金边单朝衣

清 《皇朝礼器图》皇帝龙袍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展览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展出了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还绘制了大量线图辅助说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简史。让小伙伴们不仅能对不同历史时期古代服饰形制留下印象,还能从服饰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在继承传统与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的历史经验,感受文明交融、坚定文化自信力。

空间主设计师孙祥接受采访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