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一缕阳光照在古画上,专家看后激动:900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2021-02-09

在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字画,它们或出自名家之手,或曾被帝王贵族收藏把玩,都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在上世纪时,有一幅名为《溪山行旅图》的古画却显得分外特别,除了笔力浑厚、写意传神以外,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个千古难解的谜团,无他,只因如此精致的一幅画作,居然没有标注任何可以证明画师身份的落款和印章。

这幅画明初时传入宫中,正式成为了宫廷收藏画,此后又经历了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和清代收藏家梁清标之手,最终藏入乾隆皇帝的府内。画上唯一的信息就是董其昌留下的题字“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以及其他收藏家的私章,除此之外再无身份信息。

这位“范中立”是何许人也?其实范中立名唤范宽,是宋代的绘画大师,也是北宋山水画的三大家之一,与董源、李成齐名。范宽为人豁达潇洒,常居山林之间,故而作品能与景物相容,有“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传统。

这幅《溪山行旅图》气势磅礴,山岳巍峨耸立,雄深苍莽,山侧一线瀑布飞流直下,最终隐入山间云蒸雾绕之中。山麓有通往幽处的小径,其间怪石嶙峋、树木苍翠,有一队旅客牵着骡子在其中缓步而行,整个画面和谐而生动,苍茫大气的北国景色跃然纸上。画布留白处除了董其昌的题字,还能看到乾隆皇帝“御书之宝”的印鉴。

单单看这幅画的构图和运笔,确实很像是范宽的作品,但范宽为何不在画上留名?如果没有落款,它的作者究竟为谁就永远只能是一个假设。

《溪山行旅图》在故宫博物院静静地沉睡了几十年,依旧没人能破解画中的谜团,直到建国后这幅画被运送到了中国台北市故宫博物院,事情才开始有了转机。

当时台北博物院的副院长是艺术史家李霖灿,他对古画很有研究,曾撰书《中国名画研究》以及《中国画史研究论集》等等。自从《溪山行旅图》来到博物馆,李霖灿副院长就沉浸在了这幅奇妙的古画中,他认为作者不可能不留下关于自己身份的线索,于是就花了大量时间在画上一寸一寸地寻找。

为此李霖灿还将画作检查的工作分为几个部分,用尺子丈量出一个个小格子,然后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观察。皇天不负有心人,在1958年8月5日,李霖灿在观察画作右下角树丛时,突然被一束阳光照耀的地方吸引了目光,他凝神一看,顿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原来在茂密的树丛之中,隐隐约约出现了“范宽”2个字。

原来画师并不是忘记落款,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名字融入了画作之中,用茂密的树叶组成名字,虽然极难发现,但不会破坏画作的整体美感。就这样,这幅传世之作的作者终于敲定了身份,一个流传近千年的谜团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