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二龙路,京城最神奇的地方!

2021-02-08

二龙路曾是一潭“死水”

二龙路,位于西城区中部。南起太平桥,北至辟才胡同,距离西单不远。在中国,龙象征权力,代表祥瑞。一条龙已经不得了,两条龙凑一起,还不得上天啊?

不过二龙路可是一条龙都没有,明末清初那会儿倒是有两处低洼的水坑,所以原先这里叫二龙坑。直至1911年填坑修路,才被称为二龙路,但附近仍有积水,十分肮脏。

这水坑有多脏?诗人闻一多在《死水》中曾这样描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本诗的创作背景,正是闻一多路过二龙路南端的臭水沟有感而发的。

闻一多

不过您要就此看低了二龙路,那便是立马儿被打脸的节奏,因为在清代,这片儿还真就住过一家子皇亲国戚,给二龙路平添了富贵之气。

二龙路郑亲王府“史话”

功勋铁帽王

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崇德元年(1636年)以军功封和硕郑亲王,是清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享世袭罔替特权,府邸便位于二龙路的大木仓胡同。

顺治皇帝福临即位后,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一起辅理国政。他死后,顺治帝为之辍朝七日,赐银万两,置守园十户,立碑纪功,称其“有贞臣之节,有良将之风”。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郑亲王府正门五间,银安殿面阔五间,有丹墀,两侧翼楼五开间,后殿三间,后寝、后楼均七间。郑亲王府自顺治八年至乾隆四十三年,因郑亲王改号简亲王,所以有过九位简亲王,加上八位郑亲王,从清初到清末,共有十七位亲王。

政变惨遭殃

在玄机莫测的清朝官场,郑亲王府虽偶遇波澜,却也算承平度日。直到咸丰年间,巨大的厄运降临在济尔哈朗七世孙端华身上。

爱新觉罗·端华

1861年,咸丰帝临终前,命端华与载垣、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八大臣”掌握朝政,辅佐幼帝,因而与慈禧太后发生尖锐矛盾。同年11月1日两宫太后抵京,勾结奕訢等大臣,次日发动辛酉政变,将端华、载垣、肃顺等拿下,后将3人处死,没收家产,其余5人革职或流放。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人称“鬼子六”

民国七年(1918年),末代郑亲王昭煦以两千五百元的价格把郑亲王府祠堂的建筑物卖给了新街口南大街路西的高阳李家。

一个煊赫家族,一座尊贵王府的历史就此作古,可郑王府随后却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二龙路政教街区的来历便可追溯至此。

民国变大学

中国大学创办于民国二年(1913年) ,校址位于前门西大街13号。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国大学向比利时营业公司借款十五万元,替郑王府解决了同西什库教堂的财务纠纷,取得了郑王府土地所有权。1925年9月中国大学正式迁入郑亲王府。

位于前门西大街的中国大学原校址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在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南迁以后,滞留在北平的广大师生不愿进日伪办的“国立大学”任教、上课,纷纷聚集到中国大学。中国大学成了沦陷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赢得了中国教育界和广大人民的信任和好评。

化身教育部

新中国成立后,在高校院系调整中,中国大学各系分别合并到华北大学和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停办,校舍归中央教育部。此后教育部一直在此办公,郑亲王府旧址成为制定全国教育政策和管理全国教育事业的中心。

郑王府后殿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逸仙堂”,现在是教育部老干部之家

在办学的30年中,中国大学培养了毕业生2万多名,抗日将领李兆麟、白乙化,曾任过北京市领导的段君毅以及齐燕铭、张友渔等社会知名人士。

而鲁迅、胡适、马寅初、张崧年(申府)、张岱年等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在中国大学任教。李大钊更是在中国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达5年之久。

最美属“惠园”

郑亲王府中的“惠园”,被认为是清代北京最美的王府花园。“惠园”在西路,园后为雏凤楼,前有水池,后有瀑布,意境极美。中国大学在郑亲王府内办学时,花园被辟为操场,后来,在花园原址上的是二龙路中学。

在教育部大院的西部,紧挨二龙路中学有几幢灰砖建成的二层小楼。这是20世纪50年代所建的教育部职工宿舍,被称为西一楼、西二楼、西三楼。曾有两位对中国的几代青年人都影响深远、却又英年早逝的作家,在此生活过。

王小波和他的“黄金时代”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西三楼一个干部家庭。他的义务教育,是在二龙路小学和二龙路中学分别完成的。之后又插过队,当过工人,上过大学,还在美国读过研究生。直到1997年4月11日,死于心脏病,英年早逝。

王小波(1952——1997)

在王小波去世后,他的作品被一版再版,《黄金时代》、《我的精神家园》等被广泛追捧,形成了独特的王小波现象。那些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语言和荒诞离奇的情节,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

汪国真“风雨兼程去远方”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当高晓松用诗和远方俘获众生之际,老读者们会暗自一笑,想起多年前汪国真写给大家的有关远方与拼搏的真挚人生寄语。

汪国真(1956-2015)

比起王小波,出生于西二楼并在那里长大的诗人汪国真更为人们所熟悉。不少文艺青年们在中学、大学时的笔记本里都曾留有汪国真那纯美的诗句。毫不夸张地说,汪国真的诗伴随着许多人度过了美好的青春。

汪国真的诗歌有多火?那要问出版商,1990年在出版界甚至被称为“汪国真年”。

两座相邻的小楼里走出了两位当代有影响的作家,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不多见,这是郑王府的造化,更是二龙路文化底蕴深厚的象征、骄傲。

再说郑王府的所在地大木厂胡同,在明代是皇宫木材储存地,因谐音相近,口口相传,被后世念成了大木仓。

大木仓胡同除了35号郑王府外,31号院落也曾经红极一时,那里一度是内地流行音乐的前沿阵地。

二龙路大木仓的“音乐沙龙”

国际声像艺术公司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内地的流行音乐刚刚起步,原创寥寥无几,歌手多是模仿和传唱港台通俗歌曲。为了促进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国际声像艺术公司定期开办音乐创作沙龙。

当时活跃在北京的音乐人、词曲作家、乐队和歌手都成了大木仓31号四合院里的常客。人们经常看到,怀抱吉他,头发凌乱的年轻人在大木仓胡同出入。

不久, 随着《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中的太阳》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原创歌曲在大木仓31号问世,内地乐坛的第一个辉煌期终于来临。

这些歌曲在西北民间音乐素材中加入了摇滚因素,风格淳朴、豪放而又清新,受到广大歌迷的喜爱,很快唱遍大江南北,形成一股强劲的“西北风”。

在“西北风”的演唱中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歌手和词曲作者,日后他们都成为中国流行乐坛的中坚力量。

刘欢

内地歌坛一哥,代表作品《弯弯的月亮》、《千万次的问》、《少年壮志不言愁》、《我和你》。

毛阿敏

内地歌坛著名女歌手,代表作品:《思念》、《绿叶对根的情意》、《渴望》、《天之大》。

崔健

内地摇滚乐先锋者,“苦摇”开拓者,代表作《假行僧》、《一块红布》、《一无所有》。

徐沛东

内地流行乐坛著名作曲家、音乐人。创作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地飞歌》、《爱我中华》。

您看这阵容,才算是中国流行乐坛的“半壁江山”吧?说完了娱乐圈,咱们再说回到教育口儿,除了郑王府变身教育部外,二龙路地区一度汇集了三所北京市级重点中学,在教育资源优势显著的西城区,都堪称是翘楚之地。

★北京八中★

北京市第八中学,简称八中,最初由1921年建立的私立四存中学和1947年建立的北平市立八中发展而来。1949年,两校合并为北京市第八中学。

几十年的发展,做为市重点的八中一直走在中学教育领域前列。

1986年,领先施行素质教育;2006年起,斥资9500万元人民币兴建起北京市第一个标准高架操场,地下配有4个篮球馆,并可调节成可容纳4000人的大会议厅。

2008年,北京八中体育馆成为奥运会蹦床训练场馆。

而八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于1985年起开设的“少年班”。这是一群怎样天才的孩子呢?这么说吧,当你18岁,正在分析高考前的一模考卷时,同龄的八中“少年班”学生已经在进行考研复试了,嗷,不对,他们通常都会保研的。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创建于1917年,西城人习惯叫它实验中学,前身为师大女附中。是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验基地。1952年8月,校址正式迁到二龙路甲14号。

从1993年开始,实验中学开设了“理科实验班”,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为国家的理工科高等院校输送大批优秀生源。

★北京三十五中★

北京三十五中学始建于1923年,其前身为志成中学,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曾任学校董事会董事。1952年定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是西城区的重点中学。

如今,三十五中的高中部搬到了新街口,初中部落户月坛。可老西城们对三十五中的印象多数还停留在位于民族宫后身的老校区那里。

在多年的传承与创新中,三十五中培养了宋平、王光英、李锡铭、王光美、邓稼先、王歧山、陶西平等杰出优秀人才,成为一所全面育人、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学校。

由此可见,二龙路教育、政务教育区位的定位,实至名归;另外,这里虽毗邻西单闹市,但却胡同交错,生活节奏舒适,可谓闹中取静。

辟才胡同

如今的辟才胡同已是东西走向、宽约40多米的街道,从西单北大街一直向西延伸到太平桥大街。您一定想象不到,在未扩建前它只是一条4米多宽的小胡同。

辟才胡同原叫劈柴胡同,因明代很多劈柴火的商人在这里营业,到了清代,被命名为劈才胡同。而这条胡同也被很多专家考证疑似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不知道老佛爷百货在西单选址的时候是否考虑过这个梗?虽然此老佛爷非彼老佛爷,但相邻不远,总归是缘分。

皮库胡同

这胡同名跟汪峰和邓紫棋都没啥关系,据说最早是为清朝皇家储存裘皮衣裤的地方,故而得名。

李大钊1915年从日本留学回来,最初与白坚民、张泽民曾一起在皮库胡同租过房,当北漂。

二龙路风物汇

民族文化宫

坐落在北京长安街西侧,建于1959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小北记得上中学那会儿,组织来民族宫的礼堂看过几次电影,印象最深的就是张艺谋的《英雄》了。

民族饭店

就在民族文化宫的西侧,同样位列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曾经有欧美、亚非拉等三十多个国家的元首随行团在这里下榻,并举办酒会、记者招待会。举世瞩目的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新消息就是从这里向全世界发布的。

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小北也是来吃过一次的,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松鼠鱼和烤羊腿是记忆中吃过的最佳味道,而红烧骆驼蹄更是只尝到那一次,回味至今。

二龙路医院

创立于1937年,主治肛肠疾病,又名北京市肛肠医院。

肛肠科一直是北京市二龙路医院的重点科室,在治疗各种痔疮、肛裂、肛瘘、直肠尿道瘘、直肠阴道瘘、直肠粘膜脱垂、结肠息肉等疾病上均有独到之处。

2012年7月16日北京市肛肠医院(二龙路医院)北院区(北京西城区德外大街16号)正式投入使用。

协和医院西院

协和是北京最难挂号看病的医院,是大家的共识,位于东单的院区患者总是人满为患也是常态,可您是否知道:协和在二龙路的大木仓胡同41号,还有个西院区呢!

协和医院的风湿免疫科是我国最早成立风湿病学的专业科室之一,拥有多位全国知名的专家和教授。风湿免疫科是国家教委唯一风湿病专业全国重点学科,如今,整个风湿免疫科室就位于西院区。

齐白石故居

位于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从1919年第一次来北京,到1957年仙逝,先后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北半截胡同、法源寺、前门外西河沿排字胡同、陶然亭附近的龙泉寺、石镫庵、三道栅栏、高岔拉(后改称高华里)1号、跨车胡同15号(今13号)、地安门东不压桥附近的雨儿胡同等十几个地方住过。而居住时间最长的,就是在跨车胡同。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