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书画、楹联、泥塑……南阳文艺界送出的牛年祝福,又美又暖!

2021-02-08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迈入了2021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传统意义的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壮气吞牛”“牛气冲天”“气冲斗牛”“牛劲十足”等一个个关于牛年的祝福语也闪亮登场,充满了“牛”味,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牛”气象。数日来,南阳文艺界纷纷以“牛”为主题进行创作,用一幅画、一幅书法、一副楹联、一张剪纸、一个泥塑等,送来“牛”的祝福和美好祝愿。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勤劳的象征,国人对牛的评价非常高,它往往与勤劳善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等诸多优良品质紧密联系。牛是较早被人类驯服的牲畜,据称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把牛驯化进行役用,于是数千年间,牛都是农事生产的得力助手,承担了大量繁重的生产活动。在农耕文化的发展中,牛文化也变得丰富多彩。

牛文化在南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南阳地处伏牛山以南,南阳黄牛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黄牛品种,生于南阳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庄子在《庄子·田子方》中说:“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故饭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贱,与之政也。”南阳还有许多与牛相关的传说故事,比如牛郎织女传说,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为有了南阳黄牛的助力才成为家喻户晓的传说。上世纪70年代,在白河西岸的白滩汉墓还发掘出一块“牛郎织女星座”汉画像石,右边牛郎执鞭牵牛,从牛的体态、神态及行走姿态来看,无疑是经过驯化的南阳黄牛。比如伏牛山的传说,据说伏牛山原本为嫦娥耕地的一头神牛,因逃避王母娘娘捉拿,逃到人间钻入地下变成了八百里伏牛山。当然,流传甚广的“王莽撵刘秀”传说,也少不了“牛”的存在。玄妙观前身为“老君堂”,据说刘秀与王莽有一次在南阳激战时被打得溃不成军,危急之时,一青牛出现将刘秀救到老君堂,刘秀此时发现青牛已化为一泥牛,明白是太上老君安排青牛来救自己,后在此立“泥牛古迹碑”。此外,伏牛山的传说中,也有一说是太上老君安排来救刘秀的大青牛变成的。

牛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格化的魅力,其品性和精神也因此被人们广为歌颂。过去有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现有钟南山院士面对疫情时“千钧重托奔前沿,一发冥悬责在肩”。而“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更需要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扬和践行。

农历牛年即将到来,南阳文艺界纷纷行动起来,以“牛”为主题开展创作,用画、书法、楹联、剪纸、泥塑等不同形式展示牛形象、牛气派、牛精神。

国画 百牛迎新春 李宝玉 作

国画 牛气冲天 李宝玉 作

画家李宝玉创作了《百牛迎新春》和《牛气冲天》,前者由抽象化的牛卡通符号构成,笔墨色彩明亮,充满童稚妙趣;后者形象写意,筋骨健硕,牛目炯炯。两幅画虽截然不同,但都带着喜气吉祥的过年调子。

国画 春耕图 李举民 作

画家李举民则画了一幅写实的《春耕图》,老农扶犁,老牛奋力,铺开一幅简单质朴的农耕生活图,展现了老辈人筚路蓝缕却又安宁祥和的农耕日常,亲切,温暖,充满深情,系着乡愁。

撰联 朱启亮/ 书法 孙文兴

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我市楹联名家姚河予、朱启亮创作了一副副“牛”楹联。

撰联 姚河予/书法 刘国方

姚河予创作了“独山泼彩,淯水放歌,大美南阳花竞艳;牛势冲天,龙威振世,小康中国梦初圆”,“牛耕沃土千仓满,党播春风百业兴”以及“福地呈祥春意好,牛年报喜画图新”等楹联。朱启亮创作了“燕裁春锦焉能辍,牛步康衢仍不停”,“铁骨铮铮,梅花岂畏寒流涌;和风习习,牛笛又吹春意来”及“百载红船开胜境,五中全会布春风”等楹联。南阳元素、牛元素以及新时代关键词等,都在他们的楹联中得以体现。我市书法名家孙文兴、刘国方则热情挥毫,将他们的楹联用书法展现,联与墨相映生辉,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馨香。

书法 “三牛”精神 余明怀 书

南阳市书法名家余明怀挥毫写下“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他说,“牛年颂‘牛’,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践行‘三牛’精神,砥砺奋进,取得更好成绩”。

剪纸 金牛送丰收 吕登阁 作

剪纸名家吕登阁则剪下了一张张“牛”剪纸,“牛转乾坤”“金牛送福”“金牛送丰收”等剪纸作品,喜庆、质朴,充满了美好祝愿。

泥塑 牧牛 李显礼 作

市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显礼也创作了“牛”泥塑,低头食草的牛让人不由想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名句,也不由想到了牛身上蕴含着国人自强不息、埋头奋斗的精神密码。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牛年将至,“耕耘”最美,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牛气满满,干出牛气冲天的2021年!

来源:南阳日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