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钱汉东:李白与采石矶

Image 2021-02-07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强盛的唐朝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伟大时代,遍及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是最真实的写照。李白是盛唐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文化高度和卓越才情无人可及,被誉为谪仙。对李白的出生地,学界争议颇多,但对李白归宿之地——当涂采石矶,几乎没有争议。十多年前,笔者曾去太白墓地凭吊,寻幽探胜。登高眺望滚滚东逝的万里长江,浮想联翩,往事越千年。李白真是投江揽月吗?他为何选择于采石矶?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楚汉相争,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马鞍山)招兵买马,东山再起?自东汉末年起,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最著名的莫过于采石之战了,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重要战役,金兵战败,从此南宋转危为安。采石矶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也是一块令人思索玩味的宝地。

李白钟情采石矶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矶”是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采石矶,是大自然在长江边上鬼斧神工般雕琢出来的,因集“秀、奇、险、文”为一体而闻名于世。典雅的太白楼更是锦上添花,将其点缀得文气盎然。少时背诵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云“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从此,诗便时常萦绕在我脑际,采石矶也成为我向往之地。

采石矶位于马鞍市西南7公里处的翠螺山麓,壁立于长江东岸,浓荫簇拥,矶悬峭壁,兀立江流。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的古建筑青莲祠,背倚翠螺山,面临长江。传说矶下岩洞中曾有金牛出渚,故名牛渚矶;三国时一僧人挖井时挖出一块五彩石,人们遂将之改称为采石矶(“采”古通“彩”)。

李白出生于武则天执政后期的701年。少年时勤奋好学,除儒家经典外,李白还浏览了诸子百家之书。他喜欢道教,学道求仙,又有建功立业的志向,一生游历遍布大半个中国。这就形成了他思想中出世与入世之矛盾。忧国忧民,成为李白创作的基调。

开元十三年(725年),25岁的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壮心,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沿着蜿蜒的长江顺流东去,第一次登上采石矶。举目眺望:长江如练,天门洞开;青山滴翠,飞舟击浪。李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打动,创作了名传千秋的《望天门山》,从此与马鞍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酷爱采石山水,他举樽对月,泛舟咏唱,写下了众多华丽诗篇。62岁时,李白终老于采石矶。

采石矶“千古风流”;李太白“千载独步”。采石矶因李白而名扬世界,成为天下文人雅士朝拜之圣地。“跳江捉月”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后人为了纪念李白,在采石矶翠螺山麓建造起巍峨的太白楼,表达对李白的敬仰和热爱。据史书记载,在李白逝世后至今1200多年间,太白楼共修建了16次。

李白的衣冠冢始建于817年。相传李白身着宫锦袍,在采石矶头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镇神霄宫内,冢前立有“唐李翰林衣冠墓”石碑,为宋嘉泰元年(1201)道士秦德智募建。1972年采石公园管理部门将李白衣冠冢从神霄宫迁至翠螺山南麓。冢前立一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镌隶书“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出自书法家林散之手书。离李白墓不远处的联壁旁,塑有一尊创意独特的李白合金钢雕像,由雕塑家钱绍武宗长创作。钱绍武宗长向我介绍说,这是他的得意之作,表达了诗仙不凡的气度。李白雕像高约2米,体态飘逸,似大鹏展翅,游人来此瞻仰凭吊,总会怀着敬仰之情与李白雕像合影。

李白投江揽月说

在采石矶翠螺山陡峭崖壁上,有一块突出的石台,俗称捉月台。据传李白晚年常在此独自饮酒赏月,一次因酒醉,看到江水中若隐若现的月影,误为月落,便跳江捉之,然后骑鲸上天。李白爱酒,也爱月,更爱狂,由此人们自然将他的死因同“水中捉月”挂起钩来,便产生了富有浪漫气息的“溺死说”。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个充满传奇和浪漫色彩的故事。

李白醉酒揽月的传说不仅在民间流传甚广,在文人骚客的笔下,更是精彩纷呈,妙趣横生,使得这个传奇故事成为人们饭后茶余津津乐道的话题。唐人项斯《经李白墓》诗云:“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五代时王定保在《唐摭言》中云:“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宋代诗人梅尧臣诗:“采石月下逢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李白醉酒揽月的故事,被诗人们写得愈发神奇。宋代洪迈《容斋五笔》也有类似记载,不过他在文章的前面冠以“世俗言”三字,表明文章依据于民间的传说。

宋朝文人陈善在《扪虱新话》记载:“坡(苏东坡)又尝赠潘谷诗云:‘一朝人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曰:“(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元代杂剧作家王伯成编《李太白流夜郎》杂剧,有李白误入水中,被龙王迎去之说,这对李白揽月投江说起到了推波助澜、广而告之的作用。随着戏剧的演唱,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综上所述,李白醉入水中、捉月溺死的说法,自古已有之,且流传甚广。李白客死于采石矶,被后人描述得生动有趣,富有传奇色彩,亦不失为一桩美谈。

至于李白死后葬于采石矶,这是确切无疑的。唐代白居易来此凭吊,曾写下“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的诗章。白居易认为这里掩埋的是诗仙。而后人都说是衣冠冢,当地的碑上也清清楚楚地写着衣冠冢。在我看来,这里埋葬着的是诗仙还是诗仙的衣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诗魂、诗梦长存于此!

李白病逝采石矶

久久地伫立在李白墓前,我想到了谪仙的知己李阳冰。李阳冰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颇有政声。他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其书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变革者,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与李白有过一段不平常的交往。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年),李白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兵败之后,李白因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唐上元二年(761年),晚年的李白虽被大赦,但居无定所,穷困潦倒,遂投奔族叔李阳冰。话又说回来了,李白倒不是因为他的族叔李阳冰是一个县令便投奔他,他更看重李阳冰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也爱好文学,只有他能够把自己的万卷诗稿整理流传于世。李阳冰时任当涂县令,仰慕李白的文才和人品,得知李白遭遇后,毅然将李白在当涂安置下来,生活上也给予多方照顾。这样,李白的晚年,有了栖身之所和归宿之地。

唐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李白一病不起。李白病重之际,在病榻前亲自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李阳冰,请他编辑作序。李阳冰不负诗仙所托,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并为序。在《序》中他说道:“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这是说李阳冰在“临当挂冠”正要罢职的情况下,为李白编辑诗集,写序言。李阳冰出色地完成了诗仙的嘱托,可见他的高尚人品和古道热肠。对李白的文学成就李阳冰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称李白是“千载独步,唯公一人”,“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李白的诗作之所以能广为流传,除李白本身杰出的才情外,李阳冰的编辑整理也是功不可没的。虽说李阳冰编辑的《草堂集》今已散佚,但《新唐书·艺文志·四》仍有“李白《草堂集》二十卷,李阳冰录”的记载。

唐代李华《故翰林学土李君墓志序》云:“姑熟东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李白〕年六十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离李白殁时二十九年后,唐德宗贞元六年(791)刘全白在《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中也说:“君名白,天宝初诏令归山,偶游至此,以疾终,因葬于此。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墓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止。”可见当时李白墓已经荒芜凄凉了。晚唐诗人皮日休作《李翰林诗》(《七爱诗》之一)也说:“竟遭腐肋疾,醉魄归八极。”这就明确无误地说李白因醉疾,虽胸怀大鹏之志,而命运之神为其安排的是“中天摧兮力不济”,他的灵魂是带着醉意升天的。古代文献所谓“疾亟”、“赋临终歌而卒”、“以疾终”,都明白地告诉人们,李白是病卒的。一个傲岸不羁,意欲驰骋于天地之外的人,竟落到了如此潦倒的境地,那是人们不愿接受的,于是,富有浪漫情怀的故事经过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复旦大学文学史教授刘大杰认为:“李白,六十二岁,以腐肋疾死于当涂……说他入水捉月而死,那是不可信的。” 刘大杰教授的学问还是严谨的,他的说法比较靠谱,因他不是一个随便说说之人。

有人认为稗官野史之言,也并不是毫无价值的无稽之谈。李白之死,作为正史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也是一笔带过,没有明确肯定死因。既没有说是“腐肋疾”致死,也没有说“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清代学人王琦就此评论道:“岂古不吊溺,故史氏为白讳耶?抑小说多妄而诗人好奇,姑假以发新意耶?”这就是说“病卒”和“溺水”两者或许都有可能。查阅了不少史书,我觉得李白的死因还是清楚的,民间流传浪漫传奇故事无伤大雅,它正反映了世人对李白的无比敬仰和偏爱。

千百年来,慕名前来李白衣冠冢凭吊者络绎不绝,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白居易、孟浩然、杜牧、刘禹锡、王安石、苏东坡、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赵孟頫等等,诗文吟唱,代不乏人,人们对李白的同情、赞美、歌颂、敬慕之情,浸润于诗作的字里行间。

采石矶因李白的诗作和衣冠冢而名声大振,涂鸦者也不在少数。但自明未巡抚梅之焕《题李白墓》诗“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之后,一般游人不再题“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文字,而是怀着敬意默默地凭吊,尔后静静地离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