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一座3000年的古墓,挖开5天后,考古队慌忙退出:快请北京专家
2004年春天的一天夜里,家住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北村的很多村民被一声巨响所惊醒,当村里巡查人员赶到村北的麦田时,发现了几个深不见底的大洞。联想到最近几天,村子中出现的很多陌生人的身影,巡查人员立刻意识到有人在盗墓,于是立刻将情况上报了文物部门。
山西省考古队赶到现场后发现,在一片被踩踏严重的麦田中,一共散布着9个盗洞,里面还有很多盗墓贼遗留的工具和文物残片。通过勘探,考古队发现在横北村的地下是一片规模宏大的商周时期的墓葬群,整个墓地占地超过三万五千平方米,共发现墓葬超过1300座,其中有几座中字形大墓,墓主人很可能是当时诸侯国国君级的人物。
在最先发掘的1、2号大型墓葬中,考古队清理出各种珍贵文物多达14000件,其中国宝级的青铜器、玉器就有数十件之多。在2号墓,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带有铭文的青铜鼎,上面刻有“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倗伯为毕姬做的一件青铜鼎。
短短的几个字,却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首先2号墓的墓主人应该是国君夫人,名叫毕姬,倗伯则是倗国的国君。既然2号墓是国君夫人墓,那与她相邻的1号墓很可能就是国君墓?接下来的发掘工作证实了考古人员的猜想。
他们在1号墓中清理出了16件青铜器,其中8件上面带有铭文。铭文记载:“倗伯……作宝鼎……其万年永用。”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倗伯为自己铸造了铜鼎,希望死后一直用下去。通过这些文字记载,考古队确定1、2号墓是倗国国君和夫人的合葬墓。
倗国之前从未在史料中出现过,历史学家一直认为横水地区属于晋国的统治范围,不过倗国墓地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90年代,上海博物馆收藏过一件青铜器,上面铭文记载:“晋侯令……追于倗,休又禽。”意思是:晋侯派人追杀敌人,到了倗国边境停止了。说明当年在晋国周边,确实存在有一个倗国。
考古队员介绍说,在整个考古过程中,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就是发掘国君夫人墓。虽然是国君夫人墓,但她的墓葬规模和出土随葬品的数量都远远超过老公倗伯。专家认为,毕姬的“姬”很可能是姓,说明她应该是周朝皇室女子,甚至可能是周天子的女儿,所以享受的待遇要比倗伯高。
在一号墓中还出土了 一件千年难得一遇的宝物,在发掘工作开始的第五天,在墓室的泥土中,考古队员意外发现了红色丝织物的痕迹,这一发现惊呆了现场所有人。三千多年前的丝织品,能够保存下来简直是奇迹。
可接下来的提取工作却难倒了所有人,经过研究考古队决定所有人先撤出墓葬,立刻请求西安和北京的专家前来进行技术指导。北京的专家赶到之后,考古队才慢慢从墓室中提取了10平方米的丝织品。
经过专家的鉴定,这块丝织品名叫“帏荒”,是用来罩棺材的。虽然《周礼》、《仪礼》等书中对于“帏荒”都有记载,但考古界还从来没有出土过西周时期的“帏荒”。考古专家介绍说:倗国墓地出土的“帏荒”,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墓内装饰图案实物。